江玉萍
“過去為了蘿卜能多賣5分錢,我要在冬天凌晨走上30多公里路……咱沒文化,只能靠力氣賺錢。”說起以前的日子,50多歲的青島地平線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姜波還是難掩激動之情。如今她的蔬菜銷路遍布全國甚至海外市場,穩穩地走上了致富路,而這一切的轉變源于她那顆不服輸的心。
窮則思變? 尋求致富新出路
生在農村長在黃土地的姜波對于貧窮已經司空見慣,像其他渴望跳出農門的農家子弟一樣,她曾經盼著通過考試這座“獨木橋”改變命運,擺脫貧窮,但中考時僅以三分之差無緣中專,上學的路走不通了,回家務農成了她唯一的出路。她的家鄉在大沽河河畔即墨區移風店鎮,大沽河的水滋潤了移風店豐沃的土地,舊時的移風店鎮就是即墨區的“糧倉”,移風店人一直就以種菜賣菜養家糊口。一開始姜波和丈夫種了5畝菜地,兩人辛苦一年下來剛夠吃飽少有結余。上世紀九十年代村里信息閉塞,莊稼人賣菜只能靠“車推人扛”到附近的農貿市場進行銷售,賣菜的利潤極低,有時候賣不出去為了倒茬,只能把菜倒進路邊水溝里……“難道就這樣過著沒有盼頭、貧窮的日子嗎?”姜波反復問自己,不服輸的她知道要想擺脫貧窮必須尋求出路。轉機發生在2003年,上大學的妹妹放暑假回來興奮地對她說,“姐,互聯網可以世界互聯,很神奇,你可以試試將賣菜的信息掛到網上,說不定能引來自世界各地的買家呢!”這句話讓姜波靈機一動,但轉念一想又犯了難,這窮鄉僻壤里上哪兒去找電腦,即使有了電腦也不會用啊!但辦法總比困難多,不服輸的姜波一咬牙掏出了2000元,讓妹妹幫忙買了一臺二手電腦和《信息技術》雜志,開始摸索著自學起來,隨后又在即墨農廣校舉辦的培訓班里學會了上網、做網頁。當她把蔬菜信息發到網上后,不到3天就接到一位臺灣客商的訂單,對方一開口就要100噸白蘿卜,姜波不僅把自家的2畝蘿卜都賣掉了,還把周邊幾個村的蘿卜都包圓了,鄉親們開心得合不攏嘴,都夸她有遠見,這件事讓姜波感到,要想化危為機、逆勢突圍,就必須接受新事物,學習新知識,擁抱新事物。
整合資源? 迎來發展新機遇
姜波的初次銷售首戰告捷,從此姜波成了四鄰八疃的蔬菜銷售經紀人,有訂單來,姜波就將周圍幾個村的蔬菜整合起來打包銷售。但好景不長,2008年姜波遭遇了一次“質量危機”,有位南方客戶想訂購大批西紅柿,但是來驗貨后,失望地搖了搖頭。原來,西紅柿由于是各村收購來的,大小、品質不一,賣相不佳,收購商將訂單取消了。經歷這件事后,姜波意識到單家單戶“小作坊”式的生產很難保證質量,而質量是訂單銷售的生命線。如何確保蔬菜質量,需要引進良種,統一標準,統一技術。可要想實現統一生產,僅靠姜波個人的力量難度很大。犯愁時刻,移風店鎮黨委、政府和即墨區農業農村局向她伸出了援手,他們建議姜波成立合作社,以“整合資源、合作經營”的理念將全村甚至周邊的農戶召集起來,“眾人拾柴火焰高”,這樣更有利于將蔬菜產業做大做強。聽了這些建議,姜波經反復思量并赴多地考察,2008年成立了青島地平線蔬菜專業合作社,姜波任理事長,村里的106戶菜農陸續入社,合作社按照統一提供良種、統一供應農資、統一標準品牌、統一技術培訓、統一收購加工的“五統一”模式進行經營管理,既解決了蔬菜質量問題,還帶動了鄉親們共同致富。自此,合作社的事業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反哺鄉鄰? 致富不忘眾鄉親
合作社成立后,姜波身上的擔子更重了,她不單純要負責選良種,還要負責培訓社員,因為她深知,保證蔬菜質量是合作社發展的前提條件。于是她跑到壽光,引進荷蘭“百靈西紅柿”等新品種,還請來當地最有經驗的老師,手把手地教社員整枝、打杈、留果、施肥、防治病蟲害等。由于管理技術有了進步,再加上新品種果型好、產量高、耐運輸,很快吸引了大量客商搶購。2009年,合作社獲得大豐收,社員平均每畝收入1.3萬元。從那以后,只要聽說哪里有蔬菜好品種,姜波就趕緊去“牽線引種”;哪里有培訓,她都去“學習取經”。十幾年來,姜波陸續參加了200多場培訓,學到了20多項新技術,引進了50多個蔬菜新品種,還建起了無公害蔬菜基地,探索出“白菜—西紅柿—蕓豆”一年三茬種植模式,使單個大棚年收入超過7.6萬元,翻了3番。
合作社的成功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十里八鄉的菜農都跑來取經,為了讓更多的農民搭上致富快車,2010年,姜波自費創辦了農民田間學校,輻射帶動更多的農民兄弟學技術、開眼界,12年來共舉辦培訓班300余次,培訓菜農1.5萬余人次,培育科技示范戶260多個,田間學校培育出來的菜農也紛紛加入了合作社,他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凝心聚力奔小康。近年來,合作社的菜不但銷往全國各地,還打開了臺灣、韓國、日本等海外市場,年銷售量突破1萬噸,價值1300多萬元,帶動周邊20個村莊、4000多名農戶走上了共同致富道路。
姜波的努力為她贏來了榮譽,她先后當選為即墨區政協委員、青島市女經紀人協會副會長,榮獲全國城鄉婦女崗位建功先進個人、全國優秀職業農民創業帶頭人、全國百名優秀學員扶貧先鋒、山東省勞動模范等稱號。面對成功和榮譽,姜波說:“這得感謝黨和政府對我的支持,農廣校對我的培育,也得感謝自己從未放棄,我是個農民,我要做個有理想、有尊嚴、有高素質的農民。”
(作者單位:青島市農廣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