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泓 楊玉珍
1931年4月,中共中央特科負責人顧順章在武漢被捕叛變后,中共中央在上海待不下去,于是逐漸向蘇區轉移,我的爺爺錢壯飛之后也去了蘇區。
爺爺到蘇區后,剛開始在紅一方面軍醫務室當醫生。周恩來到蘇區后,調他任紅一方面軍政治保衛局局長,負責保衛工作。在蘇區,爺爺除負責情報系統外,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是每天去為李德標地圖。剛開始我不明白為什么這項工作要交給爺爺來做,后來查閱資料才明白,爺爺在北京求學期間學的是德語,李德是奧地利人,母語也是德語。
爺爺在蘇區充分發揮自己的藝術特長,為蘇區設計了六大建筑。瑞金有個紅軍廣場,紅軍廣場上有五大建筑是爺爺設計的:一是紅軍紀念塔,二是紅軍檢閱臺,三是紀念黃公略將軍的公略亭,四是紀念趙博生將軍的博生堡,五是紅軍紀念亭。除此之外,位于沙洲壩的中央大禮堂也是他設計的。
爺爺的字也寫得很好。中央蘇區有兩大報紙,一是黨報《紅色中華》,一是軍報《紅星》報。黨報《紅色中華》四個字,就是爺爺題的。作為《紅星》報的特約漫畫家和兼職美術編輯,爺爺是鄧小平的得力助手。1933年8月1日,中革軍委向優秀紅軍指戰員頒發的紅星獎章,也是他精心設計的。
(春草摘編自《縱橫》2021年第6期,錢泓口述、楊玉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