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上甘嶺戰斗為何打成了上甘嶺戰役

2022-04-14 01:58:47葉青松
黨史博覽 2022年3期

葉青松

2019年10月1日,“英勇頑強功勛卓著”榮譽軍旗出現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閱兵戰旗方陣中,向人們講述著:“上甘嶺特功8連,向我們走來了!”

這面榮譽軍旗與眾不同,它是為獎勵而授予的軍旗,并非因榮譽稱號而授予的軍旗。旗面題款寫著“獎給步兵第一三四團三營八連榮立集體特等功”,旗面主體寫著“英勇頑強功勛卓著”8個大字,旗面落款是“中國人民志愿軍第三兵團司令部政治部”。8連在上甘嶺榮立集體特等功一次,被授予“英勇頑強功勛卓著”獎旗一面。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聲明,公開宣布干涉朝鮮內戰,命令美國駐遠東部隊總司令麥克阿瑟支持南朝鮮軍隊作戰。戰火很快燒到了中國東北邊境鴨綠江畔。中國應朝鮮首相金日成出兵援助請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毛澤東派出以彭德懷任司令員的志愿軍入朝作戰。10月25日,首批志愿軍參戰,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在1952年春以前,以美軍為主的所謂“聯合國軍”三易主帥,三次“跨越”“三八線”,但每次都被中朝軍隊打回“原形”。中朝軍隊先后發起5次戰役,也曾三次打到“三八線”以南,但都沒能站住陣腳。雙方近200萬軍隊在250公里戰線上對峙著。

中國人民志愿軍第15軍奉志愿軍總部和志愿軍第3兵團的命令,接防友軍防務,進駐平、金、淮地區,擔負扼守五圣山、西方山一線防御任務。

在五圣山主峰東南約4公里處,有個小村莊,叫上甘嶺。上甘嶺的北面還有一個小村莊,叫下甘嶺。上甘嶺和下甘嶺相距1000米。下甘嶺這個地方,在第五次戰役前曾經是志愿軍總部所在地。在上甘嶺的兩側,有兩個小山頭,右邊的是597.9高地,美軍稱“三角形山”;左邊的是537.7高地,美軍稱“狙擊兵嶺”。與537.7高地北山共處一個山梁的7個高地,均由美軍占領。

接防五圣山一線防御任務的是志愿軍第15軍45師。師長崔建功,政委聶濟峰。崔建功回憶:“1952年3月份,我們45師接的防。上甘嶺陣地原來是26軍他們先在,他們在的時候沒有一個坑道,都是石頭、樹林。我記得很清楚,把防接了以后,每天敵人的炮火打得我們要傷亡十來人。上去一個星期,我就算了這個賬,這樣還得了!這樣零打就把我們的隊伍打完了,一天十來個人,十來天一個連,一個連就搭進去了。這樣消耗下去不得了,所以才開始挖坑道。”

崔建功說:“我師的口號是‘人在陣地在,與陣地共存亡’,但工事不堅固,人員傷亡過大,豈不是人亡地失兩頭空!我們必須構筑坑道,站穩腳跟。師里本著先一線后二線的原則,坑道要以發揚火力與反擊敵軍為第一要求,同時兼顧屯兵,儲藏糧彈。各坑道陣地要能互相支援,要按具體規定的長度尺碼施工。”

聶濟峰回憶:從整個朝鮮戰場上看,(美軍)如果選擇從西線進攻的話,他們的顧慮會很大。因為如果打不好的話,連談判都談不成了;而整個東線戰場又都是山地地形,美軍曾經吃過苦頭。現在志愿軍和人民軍都有了準備,如果他們再選擇從東線進攻,在那邊哪怕打一個小山頭也很費力,所以也不行。相比下來,如果選擇從中線進攻的話,假如說平康被打下來了,那他們就可以進到淮陽甚至元山,而如此一來,對中朝方面的威脅就會很大。所以最后克拉克同意了打中線方案。

所謂“中線方案”,就是范佛里特的“攤牌計劃”,也叫“金化攻勢”,同時又叫“鐵三角戰役”。這些名稱,都是為了美國國內大選服務的,目的是支持杜魯門競選美國總統。克拉克是1952年4月任美國遠東地區總司令,5月接任“聯合國軍”指揮官的。范佛里特是1951年接替馬修·邦克·李奇微任第8集團軍司令,上任時正趕上中朝軍隊發起第五次戰役,領教了中朝軍隊的下馬威。

1952年10月8日,在克拉克的授意下,美國首席談判代表哈里遜少將在板門店對中朝談判代表公然叫囂:“讓大炮和炸彈和你們去辯論吧!”正是在這一天,范佛里特的“攤牌計劃”開始實施。擔任主攻任務的美軍第7師和南朝鮮軍第2師進入戰斗狀態,參加“攤牌計劃”戰斗的美軍第8集團軍炮兵共計16個營近300門大炮全部進入發射陣地。13日中午12時,“攤牌計劃”的“金化攻勢”作戰命令生效。14日凌晨3時,范佛里特通過美聯社駐漢城記者向全世界宣布:“金化攻勢開始了。”“這是一年來聯軍向中國軍隊主要防線所發動的一次最猛烈的進攻。”

范佛里特宣布“金化攻勢”消息半個小時后,負責“攤牌計劃”行動的美軍第9軍軍長詹金斯少將向美軍第7師下達開戰命令。轉眼間,上甘嶺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被硝煙火海所籠罩。

時任志愿軍第15軍軍長的秦基偉回憶:“1952年10月14日凌晨3時,美軍第8集團軍司令范佛里特苦思良久、慘淡經營的所謂‘金化攻勢’展開了。美軍集中16個炮兵營的300門大炮、40架飛機和120輛坦克,向上甘嶺地區五圣山前沿的597.9和537.7高地北山進行規模強大的火力準備。我陣地內,平均每秒鐘落炮彈6發,終日落彈達30萬發,飛機投炸彈500余枚。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表面陣地工事大部被摧毀,山上的巖石變成粉末。4時30分,美7師第31團、南朝鮮軍第2師第32團及第17團一個營,共7個營的兵力,在空中和炮兵火力、坦克的支援下,分6路向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發起猛烈進攻。著名的上甘嶺戰役從此便開始了。”

閱兵方陣中的“英勇頑強功勛卓著”榮譽軍旗(右一)

10月14日凌晨5時許,美軍第7師兩個營和南朝鮮軍第2師一個營加一個連,潮水般地沖向上甘嶺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

守衛在597.9高地的是志愿軍第45師135團8連、9連。他們同美軍和南朝鮮軍展開了浴血奮戰,打退美軍和南朝鮮軍幾十次沖鋒。最后,597.9高地的2號、7號和11號三個表面陣地被美軍占領,而9號陣地由9連副指導員秦庚午帶領戰士始終堅守著。

聶濟峰回憶:“打了一天的結果是,我們兩個陣地,敵人占了537.7高地北山的表面陣地,597.9高地只占了三分之一,而主陣地還在我們手里。當夜,乘敵人立足未穩,尚暴露在表面陣地上之際,我們組織反擊以奪回陣地。師長崔建功命令炮兵于19時分別對597.9高地2號、7號、11號陣地的敵人和537.7高地北山的敵人射擊。戰斗打響,炮兵集中火力急襲射擊5分鐘,之后炮火延伸,我步兵開始反擊。經過反復沖殺,陣地多次易手,戰至21時10分終將敵人擊退,恢復全部陣地,當夜的反擊,炮兵打出了威風。”

陣地得而復失,失而復得,戰斗進入到第4天。10月17日晚,志愿軍第45師134團8連接到反擊597.9高地的任務。

134團3營8連一直作為預備隊留在后邊。連長李保成一聽說要把反擊任務交給8連,二話沒說,痛痛快快地接受了下來。

那天下起了毛毛細雨,天很快就黑了。8連140多人,在李保成率領下,排成一路縱隊,按3排、2排、1排、4排的順序,悄悄地向597.9高地進發。

8連從出發地到597.9高地有1500多米的距離。出發前,李保成帶人把地形、運動道路、敵人炮火、照明彈發射規律等情況都摸清楚了,還派一個班將必經之地上的7名南朝鮮軍把守的地堡炸掉。

志愿軍第45師師長崔建功(右一)和政委聶濟峰(右二)與機關人員制訂作戰計劃

有了充分的準備,8連的指戰員們前進非常順利,很快就摸到了597.9高地。可是,在高地上摸來摸去,卻怎么也找不到坑道口。

在前面帶路的是7連的通信員,他已經在597.9高地堅守了好幾天,對這里的地形非常熟悉。他是昨天才奉命下山為8連帶路的。然而,他哪里知道,就在他離開的這一天時間里,美軍的炮火早把陣地炸變了形,認不出來了。

通信員滿地亂爬,急得想哭。李保成安慰他說:“別急,慢慢找!”

這時,美軍又開始發射炮彈了。借著炮火的亮光,李保成發現離他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坑。他滾了幾滾,想進坑去躲一躲。哪知道剛一進坑,身子就直往下掉,接著兩條腿被人接住。李保成不禁失聲叫道:“咋搞的?咋搞的?”

李保成這一叫,腿被松開了。原來,他正好掉進了要進入的1號坑道。

等了好一陣,后面的部隊卻始終不見動靜。李保成吩咐跟他一起進入坑道的8班班長崔含弼出去看看。

崔含弼鉆出洞口,一顆照明彈正好升到自己的頭頂上,他側身朝來路望去,只見全連百來號人,東一堆,西一堆,全都迷失了方向。更糟糕的是,7班已超過坑道口朝美軍那個方向爬去。崔含弼急忙摸小石子,朝7班甩過去,用手晃動帽子,示意他們往他這里爬。

崔含弼在坑道口外連續活動了6個小時,往返20多次,把全連140多人全部帶進了坑道。這一天深夜,志愿軍第45師另外4個連隊也都按時到達指定的坑道內。

8連官兵進入坑道后,開啟了堅守坑道14個晝夜的英雄壯舉。

10月19日,志愿軍第15軍協同后方炮火組織反擊。8連接連收復了1號、3號、9號陣地。在攻取3號陣地時,被東側一座美軍地堡火力所阻,李保成組織兩次爆破均未成功,負責掩護的機槍手賴發均受傷。賴發均拿著一顆手雷帶傷匍匐到距離美軍地堡2米處,趴在地上稍事休息,積攢體力后,突然一躍而起,連人帶手雷撲到地堡上。一聲巨響,賴發均與地堡同歸于盡。

李保成立即指揮戰士奪下3號陣地,然后繼續推進。在攻擊9號陣地時,被美軍主地堡密集火力阻攔。李保成仔細觀察后,發現這座主地堡是以一塊巨石掏空建成的,因角度制約,志愿軍炮轟也未能將其摧毀。8連的一名苗族戰士龍世昌奉命帶著爆破筒沖了過去。快要接近地堡時,一發炮彈在龍世昌身邊爆炸,龍世昌的左腿被炸斷。龍世昌忍著疼痛頑強地爬到地堡前,將爆破筒從射擊孔中塞了進去,地堡中的美軍馬上又將爆破筒推了出來。在雙方僵持不下時,龍世昌用胸脯死死頂住爆破筒。地堡粉碎了,龍世昌光榮犧牲,8連乘勢收復了9號陣地。戰后,賴發均和龍世昌都被授予“戰斗英雄”榮譽稱號。

10月20日一早,美軍出動30架次轟炸機對上甘嶺進行地毯式轟炸,300門重炮同時實施轟擊,40多輛坦克因受地形限制無法實施集團突擊干脆抵近作固定火力點,直接支援美軍步兵進攻。美軍投入步兵3個營,采取多路多波次集團沖鋒和輪番沖擊。

黃昏時分,8連經過連續一天一夜的激戰,傷亡巨大,后援無望,無力再戰,只得放棄表面陣地退入坑道。除597.9高地西北山梁上的4個陣地外,其余陣地均告失守。

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8連先后打退美軍13次沖鋒,殲滅美軍650人,自己僅剩的15人轉入坑道后,與4連僅剩的16人一起,接守全營陣地。按照上級指示,堅守坑道的所有人員統稱8連,歸李保成指揮;以8連為核心組建坑道黨支部,形成戰斗核心。8連指導員王土根形象地比喻說:“井岡山時期是支部建在連上,我們現在是支部建在坑道里。”編入8連的所有志愿軍戰士都覺得無上光榮,表示堅決為8連爭光,為犧牲的戰友報仇。

10月23日,志愿軍第45師又組織了一次大反擊。聶濟峰回憶:“就在23日晚上,我們又要組織一次反擊。”“這一天晚上,3個連隊反擊,反擊2號陣地的部隊沒有反上去,發生了個誤會。反擊0號陣地的部隊也沒有能完全打上去,真正打上去的就是堅守在坑道里的這60個戰士(其中有8連指揮的30多名戰士),他們是各個連隊的‘精華’。他們上去之后,死打硬拼,奪回陣地,迅速地消滅美7師32團一個守備連,一度占領了1號和2號陣地。在向主峰發展的時候,敵人又集中兩個連隊進行了3次瘋狂反撲,均被我們擊退。敵人繼續增兵至一個營,分兩路向8連反撲。我們的戰士就與敵人激戰,甚至展開了肉搏,到后來就是手上有什么就用什么了,最后終因寡不敵眾,退回坑道。返回來只有20多名戰士,副連長負重傷。他們艱難地爬回到坑道里,其他參與反擊的官兵幾乎都犧牲在陣地上了。”“24日又趁敵人在表面陣地運動的時候,以突襲火力殺傷敵人400余人。到這時候,我們幾乎將美7師的部隊打了個遍,甚至有的已與敵人連隊‘見面’并交戰兩三次,雙方消耗都很大。24日以后,美軍傷亡已經有5000余人。傷亡人數那么多,有的連隊打得還剩幾個人,尤其是32團死傷最為嚴重,補入的新成員達到90%以上。從10月17日到24日,美7師3個步兵團就整補一至二次。這樣一來,美7師就無力再打了,已經到了實在受不了的程度。于是,美7師在25日撤下陣地,脫離了上甘嶺戰場。打得正激烈的時候,隊伍撤離戰場,那是非常狼狽的!由此也給我們隨后的反擊創造了有利條件。”

10月25日,美軍第7師被迫撤走,留南朝鮮軍第2師在上甘嶺當“替死鬼”。

美軍被迫撤走時,志愿軍也快頂不住了。10月24日晚,秦基偉將志愿軍第15軍軍部警衛連96人派往597.9高地1號坑道。警衛連指導員王虜是秦基偉在太行山時期的警衛員,他率警衛連通過上甘嶺腳下的炮火封鎖區時,連隊遭受巨大傷亡,最后只有24人到達1號坑道。王虜途中犧牲。

秦基偉回憶:“10月25日,軍在道德洞召開作戰會議,分析上甘嶺戰斗狀況。目前我們減員較大,兵力有限,敵人一下子集中那么多的兵力和火力,看來是要大打出手了,其勢正旺。在這種情況下,也有的同志考慮,是否可以暫避其鋒,作戰略退卻。兵團王近山代司令員給我打電話,也說了一句活話:‘現在有兩個方案,一是打,二是撤。’這位硬將軍也有點躊躇了,給了兩個方案,讓我選擇,實際上是逼我下決心。參加10月25日作戰會議的除軍領導同志以外,還有各師師長、政委。我說了個人看法。認為,目前整個朝鮮的仗都集中在上甘嶺打,這是15軍的光榮,我們打得苦一點,兄弟部隊休整時間就長一點。我們已經打出了很硬的作風,咬著牙再挺一挺,敵人比不了這個硬勁。上甘嶺打勝了,能把美國軍隊的士氣打下去一大截。戰場上常常是這樣,我們最困難的時候,敵人也可能更困難,這個時候就要較量膽魄和意志。所以我提出,上甘嶺戰斗要堅決打下去,就要跟美國人比這個狠勁兇勁,這是朝鮮戰場全局的需要。與會者的思想非常統一,都支持打下去。”

堅持在上甘嶺打下去的決心,變成了志愿軍第15軍廣大指戰員的自覺行動。8連官兵在堅守坑道期間,美軍和南朝鮮軍經常用手榴彈、炸藥炸,用汽油彈、噴火器燒,用土石堵,用硫黃熏,甚至投放毒氣、破壞坑道,殘害志愿軍戰士。然而,破壞坑道還不是8連最大的威脅,缺糧斷水才是最嚴重的問題。美軍和南朝鮮軍對坑道部隊與后方交通線實行嚴密炮火封鎖,使得8連在坑道里幾乎到了糧盡水絕的境地。

10月28日夜,運輸連指導員宋德興和兩個火線運輸員終于沖過炮火封鎖線,將三袋蘿卜和一些慰問品送進了1號坑道。那個夜晚簡直就是8連最盛大的節日。但是,蘿卜吃多了胃會不舒服,所以志愿軍第15軍決定從后方采購蘋果,派人送往坑道。但是火線封鎖實在嚴密,志愿軍第15軍采購的3萬多斤蘋果難以送上去。為此,志愿軍第15軍政治部下令:凡送入坑道一筐蘋果者記二等功1次。即使這樣的獎勵,仍然沒有一筐蘋果能夠完整地送進坑道。運輸員劉明生冒著炮火向其他坑道送彈藥時,在途中撿到一個蘋果,舍不得吃,帶進了坑道。一個蘋果大家你讓我,我讓你,傳了兩遍才吃完。

30日中午12時,志愿軍第15軍以133門大口徑火炮和30門120毫米重迫擊炮,向597.9高地實施猛烈的炮火襲擊。炮擊持續達4個多小時,日落時分才沉寂下來。南朝鮮軍唯恐志愿軍趁機發動攻勢,立即爬出隱蔽部搶修被毀工事。不料一個半小時之后,志愿軍第15軍又突然開火,對高地進行了5分鐘的炮火急襲,接著炮火開始延伸。南朝鮮軍以為志愿軍攻擊迫在眉睫,急忙進入陣地準備迎戰,不料志愿軍的炮彈猛然又落在高地上,南朝鮮軍被打了個正著。如此幾次炮火真假延伸,597.9高地上的南朝鮮軍已傷亡過半。晚上10時許,志愿軍第15軍決定性的大反擊開始。8連的戰士們奮不顧身,勇猛沖擊,首先恢復1號和3號陣地,殲滅南朝鮮軍200余名,最終將紅旗插在了上甘嶺主峰。

11月1日,8連奉命后撤。14天時間里,志愿軍第45師先后向1號坑道補充兵員800余人,相當一部分戰士沒能沖過美軍和南朝鮮軍的炮火封鎖線,進入1號坑道的不到300人,回撤時僅有8人幸存。回撤途中,又有兩名戰士因遭遇南朝鮮軍炮火襲擊而犧牲。在幸存的8人中,戰前屬于8連原建制的僅有連長李保成、指導員王土根和通信員楊榮貴。在134團3營8連的連史中記載著這樣一組數據:“14天的坑道戰中,8連先后從16個單位補入355人,3次打光、3次重建。”

后來,王土根認真地數了數插在上甘嶺主峰的紅旗上面的彈洞。這面嶄新的紅旗,每一次上高地反擊,就插上陣地一次,一次次被彈頭崩、彈片穿,不到2平方米的紅旗上,布滿了381個彈洞。這面紅旗見證了8連參加上甘嶺戰役的慘烈程度。

經過43天空前慘烈的戰斗,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不但寸步未進,反而損失了2.5萬余人和大量物資,我軍的陣地傲然屹立,上甘嶺戰役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布滿381個彈孔的戰旗飄揚在上甘嶺主峰

戰后,志愿軍第3兵團給第15軍45師134團3營8連記集體特等功,并授予“英勇頑強功勛卓著”獎旗一面。毛澤東在接見秦基偉時稱贊:“歷史上沒有攻不破的防線,上甘嶺防線沒有被攻破,是個奇跡。”

永遠攻不破的上甘嶺防線是怎么打造出來的呢?其實,這是毛澤東把“上甘嶺戰斗打成上甘嶺戰役”思想的勝利。聶濟峰說:“毛主席對上甘嶺戰役很重視,他認為‘什么東西都有一個度,要熱心打下去,把這個戰斗打成一個戰役’。‘上甘嶺戰役’,這是毛主席、中央軍委定下來的。上甘嶺作戰發展成戰役,毛主席是根據敵我情況下的決心。本來是兩個陣地的戰斗,此后逐漸發展成戰役規模。通過成排、成連、成營地殲滅敵人,達到積小勝為大勝,實際這個成果加起來就是一個大殲滅戰。

“應該說,領會主席的思想有個過程。戰役初始,在指揮上,師、軍都有些急躁情緒,總想把敵人一巴掌打下去;還有一種情緒,人家都在打勝仗,你把陣地丟了算什么?表面陣地丟了,我們檢查;但越檢查,上級卻越肯定。比如在前幾天反復爭奪過程中,我們說:‘把陣地丟了,實在不好交代。’上級答復:‘好啊!丟得好啊!’當時我們內心感到實在無法接受。等到我們把美7師打殘,打得它狼狽地撤下陣地時才明白上級的作戰意圖,懂得了‘丟得好’的真正含義——陣地丟了,它又來了;來了,我們又敲了。敲了,它又來了;又敲了。這就是45師打殘美7師的四個反復過程。上級的意圖不是說你‘丟了陣地’,而是說你‘把敵人牽制住了沒有?’這一下子,我們倒清醒過來了。在戰斗實踐中想要很好領會主席的思想并不是那么容易。敵人占住了,陣地丟了,覺得不好受,上級并沒有批評‘你丟了陣地’,而是考慮‘你怎么去反’。事實也是這樣,十天的反復爭奪,我們牽制了美7師,而總指揮官詹金斯耍了滑頭,與美7師一起下陣地,干脆把‘鐵三角’這仗交給了韓國人去指揮。”

毛澤東在總結上甘嶺戰役時說:“今年秋季作戰,我取得如此勝利,除官兵勇敢,工事堅固,指揮得當,供應不缺外,炮火的猛烈和射擊的準確,實為制勝要素。”

“官兵勇敢,工事堅固,指揮得當,供應不缺,炮火猛烈”這20個字是毛澤東對上甘嶺戰役的高度總結。中央軍委在一份電報中表彰上甘嶺戰役,引用了毛澤東的話:“如果要照這樣子打下去,必能制敵于死命。”

“制敵于死命”確實讓美國人感覺到了。11月29日,美國新任總統艾森豪威爾乘坐飛機到達朝鮮半島,用了三天時間聽取克拉克關于“三角形山”戰斗經過的匯報,最后得出結論:“我們在朝鮮打仗,沒有機會打贏這場戰爭。”

兩個月后,組織實施“攤牌計劃”的范佛里特,被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解除軍職退役。在范佛里特從朝鮮半島回美國養老時,他的兒子小范佛里特,在夜間轟炸志愿軍運輸線時被擊落喪生,未能同他的爸爸一起回歸故里。

1984年9月18日,由志愿軍第15軍45師134團8連改稱的空降兵第15軍45師134團8連,被空軍授予“從嚴治軍文明帶兵特功8連”榮譽稱號。正史這樣記載8連這個榮譽稱號的事跡:空降兵第15軍45師134團8連,前身組建于紅軍時期,參加過長征、關家垴攻堅、保衛黃崖洞、淇縣攻堅戰、淮海戰役、圍攻蚌井洞等戰役戰斗。在抗美援朝戰爭上甘嶺戰役中,浴血奮戰43天,堅守坑道陣地14晝夜,殲敵1700多人,反攻時,將被穿有381個彈洞的紅旗插到上甘嶺主峰,榮立特等功。抗美援朝歸國后,先后出色完成空降演習、國防施工、搶險救災、國慶閱兵,以及探索現代戰爭條件下的空降作戰等任務,安全跳傘1.7萬多人次無事故。他們注重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堅決抵制腐朽思想侵蝕,創造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從嚴治軍、文明帶兵、支部堅強、干部帶頭、官兵互管”全面建設連隊的經驗。連續30多年無政治事故和行政責任事故,29年保持先進,20次被上級機關樹為各類標兵,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10次。1978年、1981年和1982年,先后被空軍黨委批準樹為“硬骨頭六連式連隊”“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先進單位標兵”。1983年11月,空軍黨委作出向8連學習的決定。1984年9月18日,空軍授予該連“從嚴治軍文明帶兵特功8連”榮譽稱號。

1986年8月,秦基偉重返上甘嶺。雖年逾花甲,但他一口氣爬了好幾個山頭,直到正午時分,在陪同人員的提醒下,才依依不舍地踏上歸途。返回平壤的當天晚上,秦基偉即興賦詩一首《重登上甘嶺》:

五圣山麓松柏翠,疑是遍野綠鋼盔。

上甘嶺上尋舊部,巨石林立皆崔嵬。

四十三個夜與晝,打出軍威和國威。

鮮血凝成金達萊,中朝友誼樹豐碑。

(作者聲明:本文由《黨史博覽》獨家編發,未經允許,不許選編、摘編、上網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色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综合一二三区在线| 日韩无码真实干出血视频| 国产永久免费视频m3u8| 久久一本精品久久久ー99|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站软件| 国产成人精品2021欧美日韩 | 强奷白丝美女在线观看| 日本免费一区视频| 欧美国产三级| 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码|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18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18禁高潮出水呻吟娇喘蜜芽| 四虎精品国产AV二区| 国产噜噜噜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毛片| 亚洲一区波多野结衣二区三区| 毛片国产精品完整版|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 欧美翘臀一区二区三区|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女人喷水视频| 人人看人人鲁狠狠高清| 国产精品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国产亚洲欧美另类一区二区| 色婷婷成人| 欧美影院久久| 国产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国产精品尤物铁牛tv| 免费国产不卡午夜福在线观看| 日本不卡免费高清视频| 女人毛片a级大学毛片免费| 九九香蕉视频| 青青草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91免费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在线| 日韩 欧美 国产 精品 综合| 色婷婷电影网| 青青草原国产av福利网站| 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亚洲天堂| 一级毛片网|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 综合久久五月天|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 国产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看| 欧美啪啪网| 日本中文字幕久久网站| 久青草免费在线视频| 欧美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中国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swag在线观看| 午夜成人在线视频| 婷婷在线网站| 丝袜亚洲综合| 色综合天天操|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网址| 国产成人在线小视频| 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网站| 91破解版在线亚洲| 亚洲国产欧洲精品路线久久| 欧美精品xx| 国产成a人片在线播放| 国产99精品视频| 久久semm亚洲国产| 二级特黄绝大片免费视频大片| 黄色片中文字幕| 色综合激情网| 国产午夜不卡| 久久久久88色偷偷| 成人免费网站久久久| 狠狠干欧美| 一本大道AV人久久综合| 在线欧美一区| 熟女日韩精品2区| 国产欧美性爱网| 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