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慧
摘要:在幼兒園教學中,教師的責任變得越來越重。因為幼兒教育雖然表面看起來簡單,但是實際上幼兒教育才是真正需要花費精力的。教師不僅要組織學生進行課堂學習,而且還要時刻關注幼兒學生的情緒心理變化。這個階段的孩子貪玩好動,心思比較單純,所以教師更應該注重孩子的學習情況、活動情況。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教育,然而教師的教學方法非常重要。教師要考慮到這個年紀的學生心思非常敏感,稍不留意,就可能讓孩子產生消極的想法,所以教師更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反思自己,將幼兒教育做到更好。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策略;健康成長
引言:學生在幼兒階段的課程學習不是最主要的目的,教師還需要帶著孩子進行一些運動和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多方面的不斷發展。并且教師要更加注重教學方式的趣味性,如果過分的枯燥無味、語氣生硬,那么學生的聽課效率就會大大降低,不僅浪費了教師的精力,也浪費了幼兒學生的寶貴時間。這個階段屬于是孩子的啟蒙階段,教師更要注重教學方法,只有教學方法應用正確,才能夠讓孩子在一個健康快樂的環境下學習、成長。但是注意不要過早的將小學階段的課程滲透進來,必須要適當的進行引導,不然會讓學生產生壓力,產生適得其反的教學效果。
一、幼兒園教學現狀
(一)過早銜接小學
現如今隨著社會的快節奏發展,幼兒教育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許多幼兒園的教學進度不適當,總是過早的銜接小學內容。這對于學生的學習成長來說都是不正確的,過多地注重學生的學習和知識的掌握會讓學生失去更多的實踐活動時間。這樣也會局限孩子的思維發展,讓孩子的認知水平停滯不前,這個階段教師、家長應該注重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愛好。幼兒的天性本就活潑開朗,如果過分的抑制,那么就會令學生更加反感,所以教師不能夠過于著急,過早的銜接小學課程。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一口吃不成一個大胖子”,只有慢慢地一步一步踏實地學習、成長,才能夠更好的為以后做鋪墊。教師要更多的關注學生現階段的狀態,才能進行適時的調整,這樣孩子以后的學習、生活才會變得更加順利。小學階段的許多內容都是不適合幼兒學習的,過多的滲透不僅會加重幼兒的課業負擔,也會讓幼兒的性格變得沉悶。所以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尤其注意教學內容的設置,要保證學生所學知識的適宜性。
(二)缺乏實踐活動
許多幼兒園很少開展實踐活動,認為實踐活動是沒有意義的,只是學習孩子之間的玩耍而已。但實際并不是這樣的,很多幼兒園會開設一些英語課程、算數課程,代替了學生的實踐活動,或者用一些鋼琴等興趣課把學生的課程排滿。但是卻忽略了學生的實踐能力發展,如果學校讓學生在幼兒階段就過早的承擔壓力,就會局限學生的動手能力、探索能力。家長與教師的合作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學生較小,只有教師、家長之間共同合作,才能盡可能的保證學生利用好自己的時間。許多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學校接受優質的教育,但是自己卻很少關注孩子的真實情況,甚至有些家長把幼兒園當成托兒所。家長常常認為自己比較忙,將孩子送進幼兒園里不僅能有人看管,又能接受教育進行學習,是一舉兩得的事情。但是其實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心理,幼兒教育不同于其他階段的教育,家長也是孩子重要的“教師”,家長的陪伴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幼兒園教育只是幼兒發展教育的一部分,家長還需要更多的關注自己的孩子,所以無論是家長,還是幼兒園都應該注重為孩子開展實踐活動,讓孩子能夠在益智類的運動活動中釋放天性,展示自己,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好的發展。
二、幼兒園教學策略
(一)關注現階段幼兒教學培養
在幼兒園教學中,教師應該要更加注重對于幼兒現階段的培養。如果把過多的精力放在以后的課程上,那么只是在拔苗助長,沒有任何意義。這樣不僅是違背了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而且也會使教學工作變得更加不順利。優質的課堂需要教師和幼兒共同配合,所以教師要從孩子的興趣愛好出發,注重學生現階段的發展。教師要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特征,對學生進行分層管理,尊重不同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在學習中表達自己。并且教師要關心愛護每一個幼兒學生,他們幼小的心靈需要呵護,才能茁壯成長幼兒,這就如同一棵正在成長的小樹,過多的進行澆水或者不去澆水都會讓樹苗枯萎,只有精心的呵護樹苗,才能使其茁壯地長。
(二)開展更多的實踐活動
幼兒園應該盡可能地組織幼兒進行一些有意義的趣味性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在實踐活動中更多的開發自己。如果想要使幼兒教學變得更加完整,那么就要更多的開展一些實踐活動。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們進行一些團隊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這樣不僅能為學生們營造一個積極健康的學習氛圍,又能夠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鍛煉。比如,在課下的空余時間,教師可以為學生們播放一些有教育意義的動畫片,以此來吸引孩子的好奇心,同時注重培養孩子的探索、創新精神。或者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歌唱比賽,讓學生明白團體的力量有多重要,一個人的聲音終究沒有一群人的聲音洪亮,要讓學生在幼兒學習階段能夠明白合作的重要性,這樣不僅能夠促進幼兒之間的友好合作,也有助于為孩子打造一個更加優良的學習、成長環境。
結束語:總而言之,幼兒教學非常重要。教師要注重學生在幼兒階段的智力開發、體力加強,而且不能將教育過度的向小學傾向。教師要更多的讓孩子進行動手、動腦的實踐活動來促進學生的學習成長。這樣學生才能在幼兒教育中體會到更多的樂趣,在這個階段學習任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讓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在這樣的基礎上,再去提升學生的知識技能水平,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不應當留給幼兒過重的學習負擔、心理負擔。如果讓幼兒在起始階段就形成了定勢思維,那么這對于孩子以后的學習成長都是十分不利的。在這個階段,教師應該注重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能夠勇于探索、勇于行動,成為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堅韌的心性,通過豐富學生的教學內容,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帶來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03.
[2]齊凌.幼兒園生活化科學集體教學活動的探索[J].幼兒教育研究,2020,05.
[3]石吟,李艷玲,海洋.創設條件,讓孩子感受探索的樂趣[J].河南教育(教師教育),2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