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述軍
寫作文,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關鍵內容,我個人覺得,教會學生寫作,差不多算是語文學習的最終目標。因為學生學過的語文知識,都可以在寫作中得到體現。所以,寫作,也一直是試卷中占分值最大比例的一部分,幾乎占了少一半分數。 讓要讓學生的寫作水平不斷提高,就要經常訓練,讓學生形成一種寫作記憶。我會經常布置小作文,并擬出寫作指導,比如,我曾經布置這樣一個題目《我發現了幸福》,然后做如下輔導:
1、 理解題目,確定主題。本次作文是《我發現了幸福》,而不是我感到了幸福,所以應該去寫你看到的別人的幸福,而不是自己的。充分理解了題目的含義后,你需要給本次作文確定一個明確的主題,千萬不能拿起筆就寫,寫完了都不知道要表達什么。
2、選取素材,梳理脈絡。根據你確定的主題,去搜集、選取相關的素材,把最典型的那件事拿來寫進作文。搜集素材時要放開視野,不單獨局限于校園,更應該關注家庭和社會。選材盡量新穎,別人經常寫的,你最好不寫。有了素材之后,要進行梳理,如何布局,如何開頭,如何結尾,線索如何貫穿……做到脈 絡清晰。
3、 描寫環境,巧妙烘托。一篇優秀的記敘文,少不了環境描寫。把典型事件放在特定的環境中,才更有意義,才更吸引讀者。描寫的環境必須符合事實,不能胡編亂造。環境描寫能襯托人物的心里變化,也對人物的幸福感有烘托作用。
4、適當議論,升華主題。在作文的結尾,或者在敘事的過程中,可以穿插適當的議論,談談你對幸福的看法:什么是幸福?幸福在哪里?為什么有人感覺不到幸福……可以說,通過記述一件事,發現了主人公在某個時刻的幸福,作文的主題基本已經體現出來了。但如果加入了恰當的議論,做到敘議結合,會使主題得到更好的升華。
這只是個小作文,有力這樣的輔導,學生寫的時候就輕松多了,寫出來的文章也比較滿意。當然這樣的輔導只相當于給一篇作文搭起了最基本的框架,學生們要真正把作文寫好,還必須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第一、發揮想象力。獨特的想象,往往會別開生面,給人一種陌生化的感覺同時,也能讓要表達的中心更加突出。一些新奇的比喻、大膽的夸張,往往都是想象力的表現。還有寫同學拿起筆來不知道寫什么,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缺乏想象力。有想象力的同學,可以把枯燥的東西寫得很生動,可以把別人只寫一句話的東西寫成一段。當然,我們說的想象,不是胡思亂想,而是基于社會現實,反映社會現實。它甚至比照著現實原原本本地寫,還要顯得真實,深刻。
那些經典的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科幻故事,都充滿了神奇的想象,想象得無拘無束,海闊天空。但又都符合社會的發展,符合生活的規律,都是對現實社會的另一種反射。
第二,發揮觀察力。我們常說,寫作離不開觀察生活。那怎么觀察?像一部攝像機一樣把一個人從早到晚干的所有事都記錄下來,算不算觀察?當然不能算。那樣記下來,只能算是流水賬,不能算是一篇文章。
我們可以看看那些經典的文章,幾乎沒有哪一篇不是在做了細微的觀察之后才寫出來的。《蘇州園林》這樣的說明文也包括正確內,如果葉圣陶沒有去看過,去閱歷過,絕對寫不出那樣的文章。他觀察的很到位,每一個角落都不落下,才能把每一個角落寫出來。
要善于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東西,寫別人沒有寫過的特點。只有善于觀察,善于發現,才能寫出好文章。
第三,發揮語言運用能力。要使作文語言新穎脫俗,鮮明生動,必須注重錘煉詞語,尤其要重視動詞與形容詞的錘煉。例如:“我的母親早已迎出來了,接著便飛出八歲的宏兒.”這里的“飛”,飛出了親人的親熱,飛出了侄兒的活潑可愛;描寫語言至關重要,要對主體對象的色彩從不同方面進行細致描摹,使之具有畫面美、立體感,給人以豐富直觀的視角感覺;還有,各種修辭格都有各自妙用,恰當的運用可以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生機,化腐朽為神奇,增加文采。
第四,發揮審美能力。這里的審美主要是對語文文字的審美、對作文中人物的審美,對環境的審美,更有對主題的審美。關于文字、人物和環境的美,同學們都很清楚,我只想說一下對主題的審美,什么樣的主題是美的呢?我覺得,只要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就是美的,包括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也就是說,我們寫作文應當以弘揚正能量為主。
最后,我還想說一點,就是關于作文素材的積累問題。作文素材主要來源于觀察和閱讀。觀察前面已經提到了,這里只說閱讀。通過閱讀,可以從書籍里面獲取知識。我們讀一個作家的作品時,常會驚訝于他何以知道這么多——社會歷史、天文地理、中西藝術、工農醫藥,乃至養蟲逗鳥、冷熱兵器各類社會上不常出現的專門知識。這些當然不能僅僅靠百度搜索那樣的臨時抱佛腳,還要有長期的閱讀積累。
魯迅一生讀過的書很多。據他的弟弟周作人的回憶錄記載,家里有《聊齋志異》《三國演義》《白蛇傳》等書,這些書讀遍后,又開始閱讀《輟耕錄》《池水偶談》《徐霞客游記》等。正因為博覽群書,魯迅先生后來在寫作中,才能夠對各種知識信手拈來。無論哪個作家,都是愛讀書的,可以這樣說,他們寫成的書,都積淀著別人若干書的精髓。不閱讀,就沒有積累,不閱讀,就沒有閱歷,更不會借鑒。
總之,我覺得愛閱讀的同學,“說”的能力就比較好。也直接影響到“寫”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