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丹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最復雜的關節,而當膝關節發生損傷后,可導致人體的運動功能發生障礙,嚴重影響人的正常生活及身體健康,那究竟什么是膝關節損傷,且在發生損傷后又該如何進行治療呢?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什么是膝關節損傷?
膝關節損傷主要是指由外界因素(主要是指外界碰撞及暴力作用等)、長期勞損(主要是指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的各項器官及關節發生老化,故極易導致損傷的發生)、骨質疏松(主要是指由于人體長期營養物質攝入不足等,導致骨質疏松,進而增加膝關節損傷的發生風險)、過度勞累(主要是指長時間工作,缺乏休息,進而對膝關節造成較大的危害,甚至引發損傷)等因素導致膝關節軟組織、骨、軟骨等發生損傷。且膝關節損傷主要把包括:(1)半月板損傷:多是由接觸性運動、日常活動等相關運動項目導致,其主要包括:內側半月板損傷、外側半月板損傷等,其中外側半月板損傷較為常見,多是由于小腿相對股骨內旋時導致,而內側半月板損傷,多是由于小腿相對股骨外旋時導致。不僅如此,膝關節過度伸屈、股骨及股骨受到直接撞擊等,可也導致半月板損傷的發生,且多伴有其他韌帶損傷,而在損傷初期,患者可出現膝關節疼痛、腫脹等,且此時疼痛較為廣泛,而隨著病情發展,在損傷后期,可出現定位疼痛,且在關節間隙可存在固定、局限的壓痛點,關節積液、關節交鎖、股四頭肌萎縮等,以及在活動時存在彈響等。(2)內側副韌帶損傷:主要是由暴力作用、小腿外展外旋、大腿內收內旋等導致,在發生損傷后,患者可出現關節內側疼痛、腫脹、淤血等,且在內側副韌帶完全斷裂時,多同時存在前交叉韌帶損傷。(3)外側副韌帶損傷:此類型損傷,比較少見,主要是由關節內側外力作用、膝關節內翻等因素導致,且多同時伴有關節囊腓腸肌、股二頭肌、腘繩肌等損傷,而在發生損傷后,患者可出現關節外側疼痛、腫脹、局部壓痛明顯等,而擋板有其他相鄰結構損傷,還可出現與結構相關的癥狀。(4)前交叉韌帶損傷:此類型損傷較為常見,多是由運動損傷導致,約占70%以上,且多發生于聯合損傷,但也有單純損傷的情況發生,在損傷后,患者可出現膝關節疼痛、撕裂感、關節不穩、不能重復進行活動及運動等,并可同時出現關節腫脹、淤血等情況。(5)后交叉韌帶損傷:由于后交叉韌帶較為堅韌,不宜發生損傷,即使發生損傷,也是由較大的暴力作用導致,且常伴有其他損傷,在發生損傷后,其臨床表現與前交叉韌帶損傷相似,但可通過X線檢查、MRI等影像學檢查進行鑒別區分。
膝關節損傷的治療方法?
膝關節損傷主要采用:急性期治療(主要以限制膝關節活動為治療原則,主要采用石膏固定或膝關節支具等,)、一般治療(主要以緩解膝關節疼痛、腫脹等為治療原則,主要采用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藥或止痛藥物等,且在發生損傷的24小時內,可采用間斷冰袋冷敷等進行治療)、手術治療(主要把包括:關節鏡治療、韌帶重建、切開復位等,其中關節鏡治療,主要是指在患者膝關節前方,切2個小口,然后具有照明作用的透鏡金屬管經小口置入,最后在關節鏡下,檢查患者病灶部位,并清理損傷等。而韌帶重建主要是指利用人工韌帶或患者自身的肌腱等進行治療,進而重建損傷的韌帶。而切開復位主要是指將患者發生損傷的部位切開,然后將發生錯位的部分進行復位、固定、縫合等,從而恢復關節原有的解剖結構及生理功能)等方式,且損傷類型不同,采用的治療方式也存在一定差異。
1.半月板損傷:在急性期,患者應嚴格制動休息,并及時將關節內的積液吸出,用彈力繃帶進行加壓包扎,且對于出現關節交鎖的患者,應及時予以手法解鎖,并根據患者的關節腫脹及疼痛程度等,予以相關藥物治療,而在慢性期,若患者出現明顯的臨床癥狀,并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時,可采用手術治療的方式,對半月板進行修復及切除等。
2.內側副韌帶損傷:首先應根據損傷情況及程度確定治療方式,若內側副韌帶未發生完全損傷,則可采用石膏固定治療,患者屈膝30度左右,并將石膏固定在內翻位,固定時間為3-4周,并可同時開展股四頭肌訓練等,患者損傷的韌帶可自行修復,若內側副韌帶發生完全斷裂,則需及時進行手術治療,對斷裂的韌帶進行修復或重建,且對于同時存在撕脫骨折時,應根據骨塊的大小,進行腱固定縫合治療或內固定治療等,且對于同時合并其他韌帶損傷時,應分別對其進行修復,且在手術完成后,在進行石膏固定,患者屈膝20-30度,在內翻位進行石膏固定,固定時間為4-6周,。
3.外側副韌帶損傷:在發生此類型損傷時,主要采用手術治療,且根據患者發生損傷的部位不同,手術方式也存在一定差異,即:對于發生股骨部位撕脫的患者,多采用骨道后腱固定治療,而對于體部斷裂的患者,直接進行縫合治療,對于腓骨附著處發生損傷的患者,可通過固定撕脫的骨片或腱固定等進行治療,若同時合并其他損傷,需同時進行修復、固定等處理。
4.前交叉韌帶損傷:在未發生完全損傷及斷裂時,可采用石膏固定治療,若發生完全斷裂,需及時進行手術治療,對韌帶進行修復及重建,且多在關節鏡下完成手術治療,主要由于其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等優勢。
5.后交叉韌帶損傷:對于單純發生急性后交叉韌帶損傷,撕脫骨折的患者,可通過固定骨片及修復韌帶等進行治療,而對于后交叉韌帶體部斷裂的患者,可采用股四頭肌代償等方式穩定膝關節,但若伴有半月板及其他結構損傷的患者,應及時急性修補、加強等手術治療,而對于晚期后交叉韌帶損傷的患者,多采用韌帶重建的方式。即在關節鏡下,采用一端帶骨塊的髕腱動力重建或采用骨—腱—骨的髕腱重建等進行手術重建治療。
總結
由于膝關節為人體最大、最復雜的關節,故發生損傷的風險較高,且在發生損傷后,可導致患者活動受限、甚至喪失運動能力等,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但仍有多數人對此類疾病知之甚少,甚至不知道在發生膝關節損傷后,該如何進行治療,基于此,小編整理了此篇文章,主要向大家介紹了膝關節損傷的類型、病因及各類型膝關節損傷的治療方法等,以便于增加大家對此類疾病的了解,以及可通過上述治療方式進行治療等,從而可盡快恢復健康,以上就是小編關于膝關節損傷及治療等相關內容的所有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最后祝大家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