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安全管理在急診輸液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20年9月-2021年9我院收治的88例急診輸液室收治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是否采用安全管理的方式將其分為參考組和研究組。并通過護理有效率對研究結果進行評判。結果:采用安全管理的研究組護理有效率和為97.72%,高于參照組的88.63%。且經數據軟件分析P<0.05,研究結果有意義。結論:安全管理在急診室輸液室護理管理中應用效果更佳,護理有效率更高,可以進一步推廣使用。
關鍵詞:安全管理;急診輸液室護理;應用
引言:
隨著醫療行業的不斷發展,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不僅強調治療效果,還強調護理質量。急診輸液室每日的患者相對較多,年齡跨度大,并且患者的患病類型也有所不同。急診室內醫護人員工作內容單一,但是工作強度相對較大。護理人員在對現場患者進行管理時容易出現失誤問題,引起患者的不滿。為了提高安全管理效果,減少在門診輸液室護理現場中出現的安全隱患。本院主要以安全管理為切入點,探究安全管理在急診輸液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F做出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88例急診輸液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劃分為研究組、參考組。其中研究組44例急診輸液室患者,采用安全管理的護理方式,急診輸液室患者年齡在18-4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1.53±1.28)歲,其中參考組44例急診輸液室患者,采用常規管理方式進行管理,急診輸液室患者年齡在17-4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3.23±1.19)歲。本次所選取的88例急診輸液室患者,患者事先均已知情,同時除采用的管理方式不同之外,其他情況均相同。
1.2方法
參照組主要采用的是常規管理方式,醫護人員會根據醫囑對急診輸液是患者進行常規管理。研究組主要采用安全管理的方式,對急診輸液室患者進行護理。
首先,對門診輸液室的醫護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包含安全防范意識、法律意識、溝通技能、協調技能等。在培訓結束之后要通過考試的方式對培訓結果進行考核,考核成功之后才能夠開展管理工作。在開展護理安全管理是,要至少兩個人為一個護理安全管理小組,并且每個護理安全管理小組都要有一個經驗豐富的老護士。其次,要制定相應的安全管理計劃,并嚴格按照安全管理計劃,開展相應的護安全管理工作。由于急診輸液室的工作內容較多,工作相對細瑣。所以為了避免出現安全管理問題,在開展安全管理工作之前,必須要結合急診輸液室的實際工作內容制定相應的工作計劃,然后護理人員要按照計劃開展安全管理工作。為了提高安全管理成效,還要進行分區管理,不同病情的人員要進行分開管理。對于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要額外關注或者將其單獨放到某個區域進行管理。最后,為了提高護理人員安全管理的規范性,還要設置獎懲制度,根據獎懲制度對護理人員的工作行為進行評判。
1.3觀察指標
為了觀察安全管理在急診輸液室患者安全防范中的應用效果,本次研究主要選取了護理有效率這一觀察指標。其中護理有效率的評判標準有三個:顯著、有效、無效。主要是通過急診輸液室患者的護理情況以及急診輸液室患者身體的改善情況,判斷安全管理的護理效果。
1.4統計學方法
主要采用SPSS20.0對此次研究數據進行分析,采用X2對計數的資料進行檢驗,用t對計量進行檢驗,數據之間的差異使用P值來分析。
2.護理效果對比
通過采用兩種不同的護理方式對兩組急診輸液室患者進行護理以后,其護理效果對比如下表所示:
從護理有效率圖表中可以看出,采用安全管理對急診輸液室患者進行護理的研究組,護理有效率比利用常規管理方式進行護理的參考組高9.09個百分點,因此從數據可以直觀的看出采用安全管理方式的在急診輸液室護理管理中應用效果更佳。
3.討論
為了安全管理在急診輸液室護理管理中應用成效,縮短急診輸液室患者的恢復時間。本院以安全管理為切入點,對急診輸液室患者進行觀察分析,并對兩組數據進行歸納整理。本次研究表明,從護理有效率中可以看出,安全管理在急診輸液室護理安全隱患方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采用安全管理的研究組護理有效率為97.72%,優于參考組88.63%。因此從研究數據中可以看出,安全管理能夠更好的彌補常規管理在急診輸液室護理管理中的不足,在日后對急診輸液室患者進行護理時,醫院可以在常規管理下融入安全管理,提高安全防范效果。
參考文獻:
[1] 黃娟娟. 分析風險管理在急診科輸液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 家庭醫藥, 2020, 000(001):342-342.
[2] 俞紅玲,嚴立仙. 分區域和層級管理在輸液室管理中的應用[J]. 中醫藥管理雜志, 2020, 28(20):2-2.
作者簡介:邱文燕 ,女,漢族,江蘇宜興,1985年6.20,本科,護師,研究方向:護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