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剛 江蘇凱進生態建設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師
持久與可持續發展是生態環境建設的一個基本原則。園林事業的開展不僅可以促進生態環境改善,而且能夠美化環境,為市民提供觀賞與休憩的優良空間。景觀園林的可持續性發展代表著居民的幸福指數,代表是否能夠從時間的持久度上改善生態環境,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可實施的路徑[1]。可持續發展是近年來綠色園林建設和綠色景觀建設的理論基礎,也是我國一直提倡的國家發展原則和社會發展準則。在景觀綠化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做到長久可持續發展,就可以在生態學原理上保持環境的穩定性,保持園林生態的穩定性,促進園林成為市政工程中的永恒風景,不斷增強園林本身的經濟效益和景觀效益,因此建設者應當始終追求長遠可持續發展。
景觀園林工程是綠化工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施工過程中應該遵循整體性設計原則和綜合發展原則。景觀園林在具體的項目開發過程中要保持與路面和地形相吻合,并保持園林路徑優化和水系統的生態平衡。例如在園林路徑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周邊的環境因素,全面徹底地分析整個場地的自然景觀資源和各項環境影響因子[2]。風景園林設計的道路建設在選線過程中應該與園林的地貌相吻合,道路線路類型應該豐富多變,同時應該避免大量的土方工程建設,減少對風景園林的原生態干擾和破壞。
此外,景觀園林工程要時刻關注到與全局的整合和有機聯系,在設計整體性目標的時候要綜合性地選擇與環境學、觀賞心理學以及生態美學進行諸多結合,從整體設計方案上得出科學的結論,并總結出具有建設性的知識點和建設要點,以此來凸顯景觀園林工程的綜合性建設原則。
現實的情況是很多景觀園林在市場化的運作中失去了生態上的平衡,首先體現在景觀園林人文資源的破壞上。每一個景觀園林都有其人文特點,需要加以保護,但是很多城市的景觀園林自然資源沒有得到有效保護。為了給景區拉投資和找贊助,很多景區引入了一些低俗的企業文化,這些企業在旅游景點中設置廣告,破壞了自然資源的原生態,導致旅游資源的自然風光性難以恢復[3]。
很多旅游景區出現了環境污染的問題,一些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沒有得到妥善處理,環境保護不夠及時,造成了景區衛生狀況堪憂,環境污染普遍存在。生態效益是為了保證景觀的可觀賞性,并保證不破壞原生態的環境資源,而景觀效益是為了保證景區的經濟收入能夠進行市場化的運作。如果想要做到兩者之間的平衡,就必須有所取舍。
景觀園林綠化工程在工程實施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以下4 個方面的技術問題。
首先是地形方面,景觀園林對地形的選擇十分挑剔,而地形對于施工技術和施工品質有著直接影響,所以很多景觀園林在面臨施工的第一道工序上就遇到了困難,包括對地形的勘探以及對地勢的合理利用等方面都存在關鍵的技術難題。其次是對原土的選擇方面,植物的移植過程是景觀園林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選擇的原土不適合,那么在移植過程中很容易發生植物死亡的現象,而如果綠植的成活率比較低,那么后期就要進行大量的補充。再次時景觀綠化園林的技術實施標準比較高,如果施工人員無法掌握科學的種植技術和科學的土地開發技術,就會導致景觀園林的觀賞性受到損害[4]。最后是綠植的選擇方面,因為要考慮綠植的成活率、可觀賞性以及整體結構布局,所以要合理選擇,進一步提高整體景觀園林的觀賞性。
景觀園林施工過程中,園林的綠化規劃并沒有想象中完美,最重要的原因是園林的設計圖紙沒有達到既定要求。園林的設計圖紙是園林基礎設施建造前驅,也是園林結構布局的重要示意圖,應該在平面圖上用文字和圖表的形式對施工的具體位置與具體設計結構加以標注。然而實際施工中,因為設計方對園林的基礎設施不夠了解,沒有提前充分調研植物的適宜生長條件,導致最終的設計圖紙與施工成果表現出嚴重的差異性。此外,在施工管理的過程中,如果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比較低且責任意識不強,也會影響到園林的建設質量,不但在施工過程中無法使施工進程按照設計圖紙進行標準化操作,也無法對后期的工程驗收進行有效監管。而且園林景觀種植管理環節的薄弱會導致園林中的植物無法達到預定的設計效果,使得園林建設工程無法順利按期完成。
在景觀園林的工程實施過程中常說“三分栽、七分管”,可見養護管理的重要性。就園林的工程建設而言,植物的質量是園林的基礎,其占地面積占整個園林的3/4 以上,因此做好植物的基本養護是最根本的管理原則。在項目建設初期,應該綜合且動態地考慮周圍的環境因素,包括植物的種類選擇、植物的數量設計、植物的搭配以及后期養護問題。與此同時,要充分考慮到資金的投入情況,盡量避免項目建設過程中出現資金鏈短缺的問題。
養護管理過程中最重要的是養護原則,應該讓植物在優秀的環境中得以成活和生長,并得到后期的完整養護。后天養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經過后天的充分養護,植物才能持續生長,才能長遠地體現其經濟價值,降低園林的維護成本。通過科學養護,植物才能展現最美的姿態,彰顯觀賞性價值,因此后天的養護尤為重要[5]。此外,養護人員要了解植物的生長習性,并進行定期修剪、施肥、除蟲、澆水以及除雜草等,以確保植物能夠以最佳的姿態展現出其應有的園林風采,從而給人們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同時,優秀的養護能夠使植物生長得繁榮茂盛,并且清新空氣,提高環境的質量和空氣的質量以及環境的宜居性。
正確地處理景觀園林施工過程中的技術難點,應該在施工準備階段就擬定適合的施工方案。首先要注意勘察施工現場地形,把真實的地勢圖和地形圖當作施工前資料提交給施工設計方。其次,在施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突發性的問題,會造成負面影響,應全面探究,并提出預防性的建設策略。再次,關于綠植的栽種問題,應該保證科學的種植距離和種植密度,根據綠植的不同發育特征優化種植策略,同時施工單位要對植物進行預先栽培,并觀察綠植的存活率。最后,要做到不同綠植之間的科學搭配,以提高景觀園林的創意性、藝術性以及觀賞性。
在施工機械的運用上,要不斷優化機械的管理和機械的技術化應用,可以借助起苗機、割草機以及挖掘機等現代化的機械設備來提高園林施工的整體效率和整體質量(如圖1 所示)。在種植過程中,挖土挖坑后應利用徹底的消毒和施肥設施來提高綠苗的成活率,促進其后期的生長發育。在苗木種植完之后,可以借助割草機和自動噴灑機等設備對園林進行澆水、消毒、除草以及除蟲等后期維護與管理。
圖1 挖掘機現場施工圖
景觀園林的施工成本包括植物的來源、施工人員的開支以及相關的設計費,而主要開支在于施工過程中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的費用支出上,因此在景觀園林綠化工程立項前應該完成施工過程的設計方案和管理方案,實現對園林景區的信息化設計管理和科學化設計管理。例如,在針對某市的生態林養護中心展開綠化施工的設計過程中,主要基于人力資源成本、能源資源成本、生態環境成本、材料成本以及機械裝置成本等方面實現對施工成本的實時管理,有效地規避資源的浪費現象,盡可能提高施工機構綜合性的效益。另外,科學地配置好人力與物力方面的資源,可以進一步提升成本管理的實效性。
在園林的具體施工過程中,要制定組織計劃與進度計劃,保證施工進程與設計方案能夠進行標準化的運作,進一步優化工程的質量。在施工過程中,要加強組織的結構設計,保證工程量比較大且工期比較緊張的工程能夠按時完成。與此同時,在招投標過程中,組織設計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招標方會根據投標方的人員設計結構的科學性與合理性來決定是否中標。而施工過程中應該讓園林工程的職工明確自身的責任,履行其應該完成的職責。整個施工過程中耗費時間最長且難度最大的是植物的移植過程,這也是景觀園林中最關鍵的元素,因此要制定相關的組織計劃與進度計劃,保證重點工序按照科學的組織設計要求按時、按步驟地完成。
在植物的移栽過程中,首先要做好樹木的洞穴挖掘工作。如果是春季移植,則一定要特別做好養護措施,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樹苗的成活率。在天氣寒冷的情況下,必須做好大樹的營養供給,如水營養等營養養分,同時應該根據不同的水位和土質等種植條件確定栽植時候樹洞的深度和大小,并保證樹木在移植過程和后續的存活過程中有足夠的水分與養分。
其次,對病蟲害的防治也是重點工作內容之一。在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要以預防為主,后期處理為輔,這是因為在育苗的過程中幼小的樹苗最容易發生病蟲害,從而影響后續大樹的成活率。再次,在正式開展景觀園林施工前,工作人員應該充分地了解場地的土壤狀態和地下管線的分布情況。因為種植不同植物所需要的土壤厚度、營養成分以及pH 值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在建設過程中可以采用換土和置方技術,保證種植點的樹苗能夠有合適的土壤條件。
最后,在種植樹苗后,需要確保整個建設工地的土地地形平整,而對于凹凸不平的土地,應該對地形加以修整,以保證后期樹苗的可觀賞性。
風景園林專業具有天然的學科優勢,是一門交叉學科,融合了城市規劃和園林設計等豐富的知識體系,為生態文明的建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現代景觀園林工程是一個傳統經濟產業,它的興起和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時間,是國民經濟的新增長點,處于重要的戰略地位。中國景觀園林工程必須以更快的速度、更好的質量以及更穩健的步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在這一過程中,景觀園林作為現代市政建設中心和旅游產業的核心要素,同時還作為旅游產業鏈的核心環節與旅游消費面的吸引中心,必須率先在建設規模、建設結構、建設水平等方面實現跨越式發展,這也是歷史的要求和時代的選擇。
此外,中國的景觀園林施工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如施工技術的難點問題、施工管理體系的缺失與不足以及施工人員的專業性不強、理念性不高和綜合素質的參差不齊等,所以為了進一步促進是園林景觀的工程實施質量,應該不斷地提高施工人員自身的專業技能和道德素養,在源頭上做好植物的挑選和采購,并嚴格按照市政園林景觀的管理機制進行施工實施,從而保障市政園林景觀的美觀度和可觀賞性。
除此之外,要充分意識到綠植栽種的重要性和控制工程的關鍵性,做好設計的全面布局,并不斷改良土壤情況,做好栽種與后期梳理和養護工作。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應全面提高工作意識和工作理念,不斷提高景觀園林的施工質量,從而推動景觀園林的建設工作,為市政建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