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宇
(山西交通養護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32)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日益進步,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的公路交通事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公路總里程不斷增長,國家公路網建設日益完善[1,2]。我國90%的路面為瀝青路面,通過調查發現,我國瀝青路面的早期破壞非常嚴重,很多道路在建成不久即出現路面沉降、裂縫和車轍等破壞[3,4]。而路面的破壞大都是由于路基強度和穩定性不足造成的,路基強度不足會引發路基的凍脹破壞,而凍脹破壞又會加速路基出現翻漿現象,因此使路面的結構層斷裂[5],例如陜北延安至黃陵高速公路工程,由于路基填筑時采用粘性土,土體本身強度較弱,路基本身強度較低,在運營后由于路基強度不足出現一定的沉降,導致路面局部出現裂縫。路基強度與路基土的性質、含水率和壓實度等因素密且相關[6]。
土的類型不同,其工程性質不同,在相同施工條件下路基的強度不同,因此土的工程性質直接決定著高速公路路基的強度和穩定性。不同的土類顆粒組成必定會有所不同,如果土中的砂粒土含量較多,則土的強度主要以內摩擦力為主,且土的整體強度高,穩定性好,受水流沖刷的影響小,用此類土修筑的路基強度較高、穩定性較好,但是施工時不容易壓實。較細的砂性土,當發生滲流作用時,容易發生流動而形成流砂,因此用此類土修筑的路基其強度較低、穩定性較差。粘性成分較多的土,其強度的構成主要以粘聚力為主,同時密實度對其強度的影響很大,密實度越大,粘性土的強度越高;粘性土的強度也受濕度的影響,濕度越大強度越低。粉性土,由于其毛細現象強烈,在車輛荷載的碾壓作用下毛細水逐漸上升,使路基路面的強度和承載能力下降,同時粉性土濕度越大,對應的路基的強度越低;在季節性冰凍區,由于晝夜溫差比較大,產生的溫度應力使水分通過毛細管移動并發生積聚,使公路路基部分區域濕度大幅增大,從而造成路基發生凍脹破壞,凍脹的出現加快了路基的翻漿破壞,從而造成路面出現結構層斷裂的破壞。綜合起來講,用土進行高速公路路基填筑時,砂性土最優,粘性土次之,當選用粉性土時,最容引發路基的種種破壞。
進行柔性路面結構設計時,對路基的回彈模量進行計算
E0=A(W/Wy)-h
(1)
式中:M為砂粒含量,以小數記,%;Ipy為以76 g平衡錘測得土的液限與塑限之差,%;w為路基的含水量,%;wy為以76 g平衡錘測得土的液限,%;KL為路基壓實度,%。
為了驗證路基回彈模量計算公式的正確性,以陜北延安至黃陵高速公路的粘性土為例,測定粘性土的壓實度、物理指標,并計算其回彈模量E0,并利用大型承載板試驗測定粘性土的真實回彈模量,與計算值作比較,驗證計算值得準確性,結果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粘性土路基回彈模量的計算值與實測值之間具有很好的相關性,相關性系數為0.96,表明公式(1)對路基的回彈模量進行計算是可行的。
含水量影響路基的強度,是因為含水量會直接影響著路基的壓實度,含水量太大或者太小都會嚴重影響著路基的壓實度,只有當含水量達到最佳含水量時,壓實度才會達到最大值,此時路基強度最高,穩定性最好。規范中常用擊實試驗確定路基土的最佳含水量,擊實試驗結果見圖1。

圖1 細粒土擊實試驗曲線
從圖1可以看出,當含水量低于最佳含水量時,隨著含水量的增大,土的干密度逐漸增大,而當含水量超過最佳含水量后,再增大含水量反而會使土的干密度減小。存在于土中的水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具有液體通性的自由水,一類是包裹在土體顆粒表面的水,這種水在土顆粒表面形成一層彈性水膜。由于電子吸力的作用,彈性水膜具有典型的粘滯性、抗剪性和彈性,且彈性水膜越薄,這種作用越明顯。對應的土樣含水量越小時,彈性水膜越薄,土顆粒表面的電子吸力就越大,因此土的抗剪能力越強,路基壓實時所需要的壓實功就越大。隨著含水量的增大,彈性水膜厚度逐漸增加,土樣的抗剪能力逐漸降低,當土樣的抗剪力趨于0時,只需要很小的壓實功就能使土的干密度達到最大值,此時對應的含水量為最佳含水量。當含水量超過最佳含水量時,再增大含水量,土樣的吸水達到飽和狀態,多余的水分在土顆粒之間形成一層潤滑膜,潤滑膜的出現,降低了土顆粒之間的粘結力和摩擦力,此時隨著壓實的進行,壓實功不能全部傳遞至土顆粒上,相當一部分壓實功作用在自由水上,而水又不能及時排除土體外部,因此產生孔隙壓力,孔隙壓力的出現,阻止了土顆粒之間的緊密排列,土的干密度反而會降低,壓實度隨之減小。
研究表明,80%左右的道路損毀是由于路基變形而引起的,同時路基強度的大小直接影響著路基的變形。因此,為了保證道路具有足夠的強度很穩定性,就必須保證路基具有足夠的強度,而路基強度又與壓實度密切相關。路基土通常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由多個土顆粒黏聚在一起形成的土塊或土團,另一部分是單個的土顆粒,在對路基進行碾壓時,會使土塊、土團和土顆粒進行重新排列,并且使小顆粒進入大顆粒形成的孔隙之中。
土經壓實后具有一定的抗剪能力,且抗剪能力與土體受剪時對應的含水量和密度密切相關。當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時,由于孔隙壓力的作用,土的強度很低,隨著含水量的降低,土的強度逐漸增大,直至低于最佳含水量時,雖然土的干容重較小,但其強度卻有很大的提高。這是因為此時壓實功并未使土樣達到最佳的密實狀態,但壓實功能夠克服土體顆粒之間相互作用力所做的功,使土的結構發生變化,因此強度提高。在一定條件下,提高壓實功能明顯提高土樣的密實度,使路基強度得到提高,但壓實功不能太大。
高速公路路基強度與路基土的性質、含水量和壓實度等因素密切相關,經分析各因素路基強度的影響規律如下。
(1)土的類型不同,其工程性質不同,在相同施工條件下路基的強度和穩定性不同;用土進行高速公路路基填筑時,砂性土最優,粘性土次之,粉性土最差;粘性土路基回彈模量的計算值與實測值之間具有很好的相關性,用相關模型對路基的回彈模量進行計算是可行的。
(2)當含水量低于最佳含水量時,隨著含水量的增大,土的干密度逐漸增大,而當含水量超過最佳含水量后,再增大含水量反而會使土的干密度減小。
(3)壓實功能夠克服土體顆粒之間相互作用力所做的功,使土的結構發生變化,因此強度提高。在一定條件下,提高壓實功能明顯提高土樣的密實度,使路基強度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