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旭東,張嵩洋,夏汝塵,陳 杰
(1.西南科技大學城市學院,四川 綿陽 621000;2.西南科技大學,四川 綿陽 621000)
鄉村公路作為鄉村農業生產原料采購、農產品運輸、文化傳播交流及居民日常出行的重要途徑,成為創建和諧文明新農村的重點內容。本文將概括山區鄉村公路特點與交通事故特征,并提出切實可行的提升交通運輸安全水平的策略,旨在維護鄉村公路運輸的經濟性。
我國山區鄉村公路集中分布在西南部地區,地理環境復雜,跨山橋梁與穿山隧道里程數較大,縱坡路段較多,冬季氣溫低,空氣濕度大,霧氣重,夏季氣溫偏高,降水量大,氣壓低。而這樣的地理環境、氣候環境與自然環境加大了交通事故發生率。據相關調查顯示,截止到2018年,我國鄉村公路總里程占全國公路總里程的82.3%。由于鄉村公路地理環境復雜、設計建造等級偏低、運營管理水平不足,使得交通事故發生率呈現逐年遞增趨勢。
當前,如何加強鄉村公路交通安全管理,降低交通運輸事故發生率,不僅成為鄉村公路運管單位致力探究的課題,也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本文筆者系統分析了山區鄉村公路交通事故數據,提出全局管理理念,針對山區鄉村公路道路交通存在的問題,從建立交通安全管制條例、加大道路交通安全宣傳力度及加強機動車駕駛員規范教育等方面入手,提出符合山區鄉村公路運營特點的交通安全管理手段。
部分鄉村公路的建設等級與交通運輸服務的協調適應性較差。近年來,隨著鄉村旅游業的振興發展以及鄉村機動車保有量的增加,鄉村公路的運載負荷遠遠超過預期。再加上鄉村公路地理環境復雜,路況條件較差,維護保養不到位,會加大交通事故的發生率。一旦遇到惡劣天氣,鄉村公路不得不處于封閉狀態,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及人們的正常出行。鄉村道路車行速度典型值調查表見表1。

表1 山區鄉村道路車行速度典型值調查表
從平面線形方面來說,由于受到地理環境、自然環境與村鎮空間布局規劃等方面的影響,彎道半徑的設計極限值無法達到行業標準。彎道數量多,縱坡坡度大,對機動車駕駛員的專注度與駕駛技巧都提出了一定要求。盡管部分路段的路面硬化程度有所提升,但線形仍存在不足,極易誤導機動車駕駛員,經常出現因超速行駛引發的交通事故。
國道省道等尚且存在交通安全設施不完善問題,對于等級較低的鄉村公路來說,更是普遍存在交通安全設施匱乏情況。如公路兩側防護欄破損嚴重、綠化隔離帶斷層、橋梁護欄缺失、路面標線不清晰、交通警示標志不完備等。
多數鄉村公路都處于失管狀態,缺少健全的管理條例和管理機制,各職能部門權責分劃不明晰,互相推諉責任。現有道路交通運營管理人員數量不足,責任意識淡薄,綜合素質偏低,難以將鄉村公路運營管理工作落到實處。此外,鄉村公路配套管理措施不合理,維護保養機制不健全,不僅縮短了公路壽命,同時也會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和資金損失。
以某地區的鄉村公路為例。通過對該地區2017~2019年期間發生的所有交通事故的文檔資料進行調閱分析,總結出如下幾方面特點。
(1)事故危害程度大,死亡人數多
造成人身傷害的交通事故占所有鄉村公路交通事故的98%以上,造成死亡的交通事故占所有鄉村公路交通事故的30%以上。由此可知,鄉村公路交通事故后果嚴重,會對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威脅。近年來,我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趨于平穩,但是歷年死亡人數超過六萬,山區道路的死亡人數大約占1/3。2000-2005年,這幾年我國汽車保有量逐年上升, 死亡人數逐年上升, 隨著汽車的性能的提升,以及人們安全意識的提高,死亡人數逐年下降,并且2010-2020逐年下降。2000年來我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對比如圖1所示。

圖1 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比數據圖
根據上圖可以看到,近年來我國交通事故呈下降趨勢,事故死亡人數大約6萬左右,盡管事故數和死亡人數有所下降,相比發達國家,我國交通事故發生率在全球排名靠前,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前提下,我國的汽車工業發展迅猛,基建的大力建設,國民駕駛水平和素質的提高,對交通事故數和死亡人數影響重大。為了避免和減少交通事故,我國在市政道路和高速公路的設計、施工、運營等方面需要前期的安全性評價和策劃,同時嚴格遵循交通部制定的安全措施,以此為基礎和導向,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尤其是山區道路,道路曲折,視野不好,更容易發生交通事故。2010-2020年全國涉及人員傷亡的交通事故統計數據如圖2所示。

圖2 2010~2020年全國涉及人員傷亡的交通事故統計數據
(2)違規載人
摩托車載人事故、農用機動車載人事故及非機動車載人事故分別占對應類型交通事故總數的22%、15%和17%。由此可知,違規載人也是引起鄉村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3)違法行為多樣化
鄉村公路的違法行為較多,如非機動車逆行、未按交規讓行、機動車彎道超車、會車速度過快、單行道轉彎等。另外,無牌照、套用牌照、惡意遮擋牌照和無證駕駛等現象屢見不鮮。
(4)交通工具種類繁雜
鄉村公路的通行交通工具既包括摩托車、電動車以及中小客運車輛,又包括農用機動車輛、灑水車及水泥攪拌車。
(5)線形設計不合理
公路下坡路段、轉彎處等特殊路段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更高。但是由于各方面環境條件的限制,鄉村公路普遍存在線形設計不合理的現象。
(6)交通設施不完善
因道路隔離設施不完善引起的交通事故約占事故總數的95%;因路側安全防護設施不完善引起的交通事故約占事故總數的85%;因交通指示牌與交通信號燈不完善產生的交通事故約占事故總數的89%。部分特殊路段并未按照要求設置交通標線、警示標志和信號指示燈。
鄉村公路交通安全治理不僅是構建和諧文明鄉村的重點工作內容,而且與公眾交通運輸安全息息相關。鄉村公路交通安全治理是一項長期且復雜的工作,只有促進各職能部門的協調配合,才能發揮處各職能部門的優勢作用。再者,應進一步明確各職能部門的職責權限,以增強交通安全治理工作的落實成果。
各基層政府部門要組建獨立的交通安全管理部門,成立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組,深入基層展開調研。根據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要求,創建聯合管制會議制度、安全事故緊急通報制度及事故檔案管理制度,統一工作戰略部署,下達基層執行單位,形成交通安全管理合力,從而擴大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覆蓋范圍,加大交通安全管理的執行力。
多數鄉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偏低,為此,有必要加大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力度,擴充鄉村居民的交通安全知識儲備。可制作交通安全宣傳手冊、滾動播放交通安全電子屏廣告、張拉交通安全條幅,組織開展交通安全黨員教育活動,增強全體鄉村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識與防范意識,督促鄉村居民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營造良好的鄉村氛圍。當地交警大隊也要參與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加大交通安全法規的威懾力。
加強對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員的安全教育,深化駕駛員的安全防范意識與社會功德意識,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禮讓行人,杜絕路怒。
加大對交通事故多發車行的管理力度,是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的關鍵舉措。由于重型機動車輛的交通事故危害程度較大,所以有必要從源頭上實施強化管理。
(1)農用車
貫徹落實農用車掛牌運營制度與年檢制度,對未掛牌、套用牌照、未按規定時間年檢等違法違規行為予以通報懲處。針對運載壓力較大的路段,采取限號通行或限制農用機動車輛通行的方式。
(2)摩托車和電動車
嚴格執行實名登記制度,限定摩托車與電動車通行時間和頻率,降低特殊時段發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交通管理部門應聯合各基層職能部門開展鄉村摩托車與電動車專項整治活動。
(3)客貨運營車輛
凡是進入鄉村公路路段的客貨運營車輛必須登記。針對交通安全風險系數較高的機動車輛創建管理檔案,如實記錄車輛的牌照、年檢、轉籍以及維護保養等信息。設置關卡,不定期抽查,對超重、超高、超速和超載等車輛依法依規予以處理。
將鄉村公路維護保養經費納入財政預算體系,結合鄉村公路運營現狀,對維護保養經費額度加以靈活調整。組建獨立的公路養護部門,成立專業的公路養護工作小組,形成縣域與鎮域聯動管理機制,制定公路養護計劃,做好公路病害修復處理工作和日常清潔工作。
在當地政府部門的協調引導下建立健全的交通安全管理機制,完善交通基礎服務設施,明確鄉村公路交通安全管理責任主體,杜絕占道擺賣、傾倒垃圾、私設路牌等違規行為,改善鄉村公路面貌。
綜上所述,在全面執行振興鄉村戰略的時代背景下,只有大力推動交通運輸事業的良好發展,才能改善山區的經濟建設。深入調查研究鄉村公路交通事故形態,加強鄉村公路交通安全管理,這不僅有助于加快山區經濟建設進程,還能保障公眾交通運輸安全,具有非常積極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