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芮
中華詩詞當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什么?是創新。
中華詩詞借助漢字方塊、獨體、單音、四聲的獨特優勢,按照符合美學規律的格律規則,形成了同時兼有均齊美、節奏美、音樂美、對稱美、簡潔美的大美詩體。成為中華文化的瑰寶,人類文明的財富。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古典詩詞的意象符號和語言結構,已和當下的生活語境相距甚遠。網絡上有人這樣打趣,唐詩基本可總結為:“田園有宅男,邊塞多憤青;詠古傷不起,送別滿凄情。”而宋詞基本可總結為:“小資喝花酒,老兵坐床頭,知青詠古自助游;皇上宮中愁,蘿莉嫁王侯,名媛丈夫死得早,MM在青樓?!彪m是說笑,但也真實反映了古典詩詞意象符號和現代生活的差距。如果現代人寫一首詩,還總是什么“寥落”“飄零”“斜陽”“芳草”“孤影”“雁字”之類,那就成了胡適所說的“陳詞濫調”,都被古人寫完了,也就不用寫了。
今人寫詩,是寫給今人看的、今人聽的,而不是寫給古人看的、古人聽的,需要引發時代的共鳴。就好比唱戲,表現當代人事,不能穿著過去的衣服、說著過去的事兒一樣。所以,真實反映新生活、新時代,也就成了當代詩詞創作的最大呼聲。近年來,詩詞界在這方面,做了很多積極的探索。有的人從形式入手,創作了一些當代竹枝詞、新古體或自度曲,力求像宋人一樣,在詩體上有所突破。更多的詩詞家和愛好者,則遵從古韻新聲,借鑒新詩的意象新穎、詞語錯位等寫作手法,白話入詩,新詞入詩,創作出不少優秀的作品。比如,沈陽青年彭莫的“金魚體”作品:“樹蔭如蓋,小店無wifi,壁角刻痕猶未改,衣袂飄飄年代。 久熬湯底濃香,新切瓜片清涼。自倒兩杯白水,一杯似那姑娘。”劉慶霖老師的“五聲”:“推窗抓把鳥鳴聲”“踩響荒村犬吠聲”“拾起蘑菇破土聲”“聽得殘冬倒塌聲”“擔回溪水有蛙聲”,等等,以獨特的語言風格和情景制造,給人一種全新的審美體驗,讓人留下深刻印象。黃俊卿所寫歌頌小平同志的《茶館》:“春風滿座溢清香,海論山談聚四方。藥石醍醐評國事,牢騷塊壘滌詩腸。無須心悸金箍緊,再沒人揪辮子長。為問何來天地闊?鄧公關閉一言堂?!辈粡恼鎸?,也不從大處寫,而是選擇茶館的熱鬧氣氛,突出“無須心悸金箍緊,再沒人揪辮子長”的寬松環境,這樣的寫法,比正面歌頌的效果,不知要好很多。
以上所舉,都是詩詞成功創新的范例,但縱觀我們的很多詩詞,新則新矣,卻又沒有了“古意”,沒有了傳統詩詞的美學意蘊。初看,可能令人新奇,但時間一長,卻又覺得缺乏詩意,索然寡味。
有位詩人寫了一首《一筆稿費》:“郵局一趟小開心,投稿得來零碎銀。只有三十不嫌少,證明咱也是詩人。”詩本身寫得很清新,很有生活情趣和心理特點,尚不失為佳作。但這樣的詩歌,偶爾為之可以,漫天撲面則是問題。畢竟詩歌如果過于流俗,也就成了打油詩。對比杜甫“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杜牧“謝公城畔溪驚夢,蘇小門前柳拂頭”這樣的句子,就可以知道其中的詩意差別之大。一位詩人寫《快遞員》:“循環一朝轉,蜂蟻五更勤。貨發江浙滬,客催毫秒分。新時代生態,大數據功勛。風竹猶枝葉,蕭蕭不得聞”。總體寫得不錯,既抓住了現代物流的特征,又寫出了快遞人員的艱辛,但其中“新時代生態,大數據功勛”句,在整首詩中顯得突兀,有一種“夾生飯”的違和感。又比如寫疫情解封后的游園:
“山桃面色多陽性,野杏胳膊尚鼓包。紅臉忍冬燒未退,綠芽垂柳腳仍飄”。嵌入新詞費了一番功夫,但是比喻帶給人的感覺并不美。新詞入詩,本是突破“詩詞審美圖式”、促進傳統詩詞創新的重要途徑,但需要寫得“化”、入得“巧”,不能破壞了意象和意境。古人認為辛棄疾詞“本色自見”,“有稼軒之心胸,始可為稼軒之詞”,以鄉語猥談信筆涂抹,只會失之粗率,也包含有這種意思。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言氣質,言神韻,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氣質,神韻、末也?!庇械膭撔?,確實稱得上是舍本逐末。而那種時不時就把“齊心協力”“眾志成城”“全力以赴”搬進詩詞,以集體意識代替個人意識的所謂“老干體”,更無遑論矣。
中國古代繪畫注重寫意傳神,注重筆墨精神。中國古典詩詞也是這樣,不追求對客觀事物作逼真的刻畫,而是力求創造和表現具有個性特點的意境。這是中國古典詩詞一條重要的藝術規律。如果偏離了這樣一條藝術規律,那么,所謂創新,就要重新審視了。我們不能操之過急,過于人為地去追求時代風格,而要通過逐步的探索與努力,自然而然形成新的時代風格?!鞍兹找郎奖M,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边@樣淺顯的語言,表達出的無窮意蘊,才是中華詩詞獨有的美學特征。面對時代生活的變遷,我們不能因循守舊,要有新發掘、新感受,但在探索詩詞的形式和內容創新時,必須強調繼承與發展的關系,兩者不可偏廢,不能丟掉傳統,最主要的是不能丟掉中國古典詩詞的美學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