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舒靜
(吳川市婦幼保健院,廣東湛江 524500)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臨床比較常見的婦科疾病,其中最常見的類型之一就是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多見于育齡期女性。對于該疾病患者來說,腹腔鏡手術治療可獲得較理想的療效,且因手術時間短,對患者的創傷比較小,目前腹腔鏡手術已經逐漸廣泛應用于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患者的治療中[1]。但由于內膜異位癥導致患者盆腔粘連嚴重,同時疾病本身的特性會影響到手術操作難度,術中可能會增加患者臟器損傷及出血等癥狀,甚至會導致患者卵巢功能的早衰,對有生育需求的患者來說,其影響比較大。有研究表明,在患者的腹腔鏡手術治療基礎上聯合應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GnRH-a)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卵巢功能,滿足患者的生育需求[2]。基于此,本文選取吳川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50例有生育需求的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患者作為研究樣本,分析腹腔鏡手術聯合GnRH-a治療的有效性,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吳川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50例有生育需求的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經雙盲法分為試驗組和參照組。其中試驗組患者接受腹腔鏡手術聯合GnRH-a治療,共25例,年齡22~44歲,平均年齡(28.46±3.04)歲。參照組患者接受腹腔鏡手術單獨治療,共25例,年齡21~43歲,平均年齡(28.02±3.42)歲。對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研究。患者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吳川市婦幼保健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實施。納入標準:①符合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診斷標準[3]并經CT檢查確診;②有手術指征。排除標準:①月經周期不規則;②屬于惡性腫瘤或多囊卵巢綜合征;③存在手術禁忌證或藥物過敏史。
1.2 治療方法 參照組患者應用腹腔鏡手術治療,具體內容為:手術全程為腹腔鏡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剔除術,患者術前需要完善相關檢查,于月經干凈后3 d內開展手術,同時需要實施宮腔鏡檢查、雙側輸卵管通液術,采用氣管插管全麻的方法,于臍部上端作1個10 mm左右切口,建立氣腹,置入腹腔鏡探查腹腔情況,分離粘連器官,恢復解剖關系;通過燒灼或切除處理,實施單側或雙側卵巢囊腫剔除術;由于患者均有生育需求所以術中術后均要予以患者輸卵管通液術,應用平衡鹽溶液沖洗盆腔,術后予以常規抗感染等對癥治療。
試驗組患者采用腹腔鏡手術聯合GnRH-a治療,腹腔鏡手術治療步驟以及術后常規抗感染等對癥治療方法同參照組。另外在患者術前予以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益普生(法國)生物技術公司,國藥準字H20140298,規格:3.75 mg]進行治療,每次于月經第3天進行注射,注射劑量為3.75 mg/次,每28/d肌肉注射1次,需要連續注射3次后開展手術治療。
1.3 觀察指標 ①分析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卵巢儲備功能(雌二醇、黃體生成素、卵泡生成素)的波動幅度:抽取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清晨空腹靜脈血液2 mL,采用化學發光分析儀(深圳新產業,型號:X8)檢測各項指標并以治療后的各指標數據-治療前數據,計算波動幅度。②對比隨訪1年后兩組患者的自然妊娠率、妊娠結局(自然分娩、足月生產、產后出血)。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涉及到的數據信息均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 21.0分析,卵巢儲備功能以()表示,采用t檢驗;自然妊娠率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卵巢儲備功能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各項指標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患者卵巢儲備功能波動幅度均小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卵巢儲備功能( )

表1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卵巢儲備功能( )
組別 例數 雌二醇(pg/mL) 黃體生成素(U/L) 卵泡生成素(U/L)治療前 治療前后波動幅度 治療前 治療前后波動幅度 治療前 治療前后波動幅度試驗組 25 70.35±4.26 -3.97±0.10 6.25±2.12 1.26±0.76 6.27±1.36 2.36±0.56參照組 25 70.52±4.45 -16.86±0.53 6.45±2.35 2.96±0.01 6.29±1.44 4.06±1.02 t值 0.138 119.495 0.316 11.183 0.050 7.305 P值 0.890 0.000 0.753 0.000 0.959 0.000
2.2 比較兩組患者的自然妊娠率與妊娠結局 經1年隨訪后,試驗組患者妊娠率84.00%;參照組患者妊娠率56.00%,試驗組的妊娠率明顯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自然分娩、足月生產例數多于參照組;產后出血例數少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患者的自然妊娠率與妊娠結局
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是臨床常見婦科疾病,也是一種激素依賴性疾病,有相關臨床研究表明:子宮內膜異位患者通常存在局部細胞、體液免疫功能異常的情況,細胞因子合成與功能異常均會導致患者不孕的發生[4]。目前有許多研究均表明腹腔鏡下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手術治療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癥狀,但也會對患者的卵巢功能產生不良影響。發生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有:首先是疾病本身因素,發生囊腫的部位在卵巢,而囊腫壁與卵巢組織聯系比較緊密無法區分,且部分內膜異位囊腫壁組織可能會呈現出浸潤性生長的情況,對正常卵巢組織產生不良影響;其次在于止血因素,患者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剝離卵巢囊腫其實并不會對卵巢功能產生不良影響,多數是因電凝止血會對卵巢功能產生一定影響,導致卵泡丟失,且部分組織還會出現出血性熱損傷;最后是手術方法因素,不同手術方法對患者的卵巢組織也會產生不同影響,術中采用不恰當方式剝離粘連組織,過多切除正常卵巢組織均會給卵巢功能產生不良影響[5-6]。綜合來說,腹腔鏡下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手術過程中,由于囊腫與正常組織粘連,層次不清,部分盆腔血管增生比較明顯,因此在手術期間可能會損傷到正常組織,導致卵泡丟失,卵巢儲備功能下降,從而對患者的生育功能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在患者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之外,還應該結合其實際情況聯合應用藥物干預,改善患者卵巢儲備功能,滿足患者的生育需求。
本次研究中,試驗組患者在接受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腹腔鏡手術治療之前,被給予了醋酸曲普瑞林肌注治療,結果表明,治療后試驗組雌二醇、黃體生成素、卵泡生成素的波動幅度均小于參照組(P<0.05),說明GnRH-a的應用具有穩定性好等優勢,能刺激垂體快速釋放黃體生成素與卵泡生成素等促性腺激素,也能誘發垂體增強其調節功能,降低卵巢激素水平,充分發揮卵巢的生物學效應[7]。另外,術前應用GnRH-a對患者進行預處理能減少新生血管的形成,縮小內異囊腫病灶,避免盆腔充血,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手術難度,減少患者術中出血量,進一步提升患者的手術效果;同時GnRH-a的應用也能模擬女性絕經狀態,促使卵巢暫時處于休眠狀態,降低手術對患者卵巢功能造成的不良影響,能最大限度幫助患者恢復卵巢儲備功能[8]。就本研究的結果上看:治療后試驗組患者妊娠結局均明顯優于參照組(P<0.05);試驗組患者的妊娠率相比于參照組明顯更高(P<0.05)。
綜上所述,針對有生育需求的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患者,采用腹腔鏡手術聯合GnRH-a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升手術效果,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