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慧
(諸城中醫醫院超聲科,山東諸城 262200)
甲狀腺結節指的是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甲狀腺內組織結構出現異常的腫塊,隨著吞咽動作的起伏,也在進行著上下移動,在臨床上是較為常見且多發的病癥,其發病機制為缺碘、退行性變、遺傳、正常甲狀腺組織過度增生等,臨床發生率較高,由于臨床癥狀缺乏典型性,鑒別難度較大,在臨床上的早期診斷中,采用各種檢測儀器或方法對結節位置、數量及良惡性特征進行準確的診斷,有利于臨床醫生對結節的良性與惡性進行準確的鑒別,為臨床治療方法的選擇和預后提供可靠有效的依據。目前臨床上通常采用常規的病理學檢驗,也常作為“金標準”來應用,但是其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可能對患者不同程度的損傷和風險,經過檢查后部分患者易出現甲狀腺功能減退等癥狀,且患者的依從性和耐受性無法得到保證,可能對檢查結果造成影響[1]。臨床上常用的彩色多普勒超聲也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可用于診斷腹部疾病、肢體血管疾病、心臟疾病及淺表器官疾病等[2]。高頻超聲檢查是利用一種波長極短的機械波,以高分辨率、動態實時掃查,因其無創等優勢逐漸應用于甲狀腺疾病的臨床診斷中[3]。故而,本研究旨在探討高頻超聲與彩色多普勒在甲狀腺結節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并將研究結果做以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諸城中醫醫院收治的117例甲狀腺結節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病理學檢查結果下的結節性質將所有患者分為甲狀腺惡性結節組(54例)和甲狀腺良性結節組(63例)。甲狀腺良性結節組:男性32例,女性31例;年齡20~70歲,平均年齡(54.72±5.09)歲;類型:30例單發結節、33例多發結節。甲狀腺惡性結節組:男性28例,女性26例;年齡20~70歲,平均年齡(54.98±5.12)歲;類型:27例單發結節、27例多發結節。兩組患者以上基礎資料經分析對比,P>0.05,表明數據差異在統計學研究中,無意義,故可進行后續的比較。諸城中醫醫院設置的醫學倫理委員會部門已審核并允許實施本次研究。診斷標準:參照《甲狀腺結節和分化型甲狀腺癌診治指南》[4]中關于甲狀腺結節的診斷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且經手術和病理檢查最終確診者;②均可耐受高頻超聲聯合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者;③溝通無障礙且意識清楚者;④臨床生命體征無異常者。排除標準:①患有器質性疾病或存在凝血功能異常者;②存在血液系統相關疾病者;③合并肝、腎功能嚴重異常者等。
1.2 檢測方法 兩組甲狀腺結節患者均采取高頻超聲與彩色多普勒超聲進行檢測,采用的儀器、探頭和頻率分別為彩色多普勒診斷儀(美國GE,型號:V7/V4)、線性探頭、10 MHz。嚴密監測兩組患者的腫塊內部及周圍血流情況(采用的是血流顯像技術);患者的血流特征表現,并通過檢測阻力指數(RI)、脈沖波多普勒甲狀腺血流收縮期峰值流速(PSV)來表示。高頻超聲診斷:取仰臥位,對患者進行連續性橫切面掃描(采用二維超聲),并且對患者甲狀腺的長度、厚度、寬度進行觀察與測量,對甲狀腺腫塊的數目、內部回聲、周圍淋巴結、囊化、形態、邊界、鈣化等情況進行重點觀察。
1.3 觀察指標 ①兩組患者高頻超聲聲像圖特點比較:結節結構:依據囊性或海綿狀、囊實性復合、實性或幾乎完全實性分別評為0、1、2分。結節回聲:依據無回聲、高回聲或等回聲、低回聲、極低回聲分別評為0、1、2、3分。②兩組患者血流分布等級比較:依據Adler半定量分級法[5]對兩組患者的血流分布進行等級評估,依據無血流信號、1~2個點狀或短棒狀血流信號、有2條管壁清晰血管或3~4個點狀血流信號、有≥2條管壁清晰血管或網狀血流信號分別評為0、1、2、3級。③兩組患者高頻超聲良/惡性結節圖像差異比較:高頻超聲診斷標準參照TI-RADS分類標準進行評分[6],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結節形態依據縱橫比<1、縱橫比≥1分別評為0、3分;結節邊緣依據光滑或模糊、分葉或不規則、腺體外侵犯分別評為0、2、3分;結節鈣化灶依據無或大彗星尾、粗鈣化、邊緣鈣化、星點狀鈣化分別評為0、1、2、3分。根據評分對患者結節進行TI-RADS分級,TI-RADS 1~TI-RADS 5分別為:結節良性,0分;無可疑,1~2分;輕度可疑,3分;中度可疑,4~6分;高度可疑,≥7分。按照AdIer半定量分級法對彩色多普勒超聲血流豐富等級進行分級:依據無血流信號、1~2個短棒狀或Ⅰ點狀血流信號、3~4個點狀血流信號或有2條管壁清晰的血管、網狀血流信號或≥2條管壁清晰的血管分別評為0級、Ⅰ級、Ⅱ級、Ⅲ級,按照等級分為良性(0級、Ⅰ級考慮患者)和惡性(Ⅱ級、Ⅲ級考慮患者)④兩組患者血流參數比較:主要包括PSV、RI。⑤兩組患者高頻超聲與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的符合率比較。符合率=符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例(%)]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高頻超聲聲像圖特點比較 良性結節組患者不同結節結構(囊性或海綿狀、囊實性復合、實性或幾乎完全實性)、結節回聲(無回聲、高回聲或等回聲、低回聲、極低回聲)與惡性結節組進行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高頻超聲聲像圖特點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高頻超聲良/惡性結節圖像差異比較 良性結節組與惡性結節組患者不同的結節形態(縱橫比<1、縱橫比≥1)、結節邊緣(光滑或模糊、分葉或不規則、腺體外侵犯)、結節鈣化灶(無或大彗星尾、粗鈣化、邊緣鈣化、星點狀鈣化)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高頻超聲良/惡性結節圖像差異比較[例(%)]
2.3 兩組患者血流分布等級比較 甲狀腺良性結節組患者血流分布0級占比為33.33%(21/63),1級42.86%(27/63),2級20.64%(13/63),3級3.17%(2/63);惡性結節組患者0級12.96%(7/54),1級7.41%(4/54),2級50.00%(27/54),3級29.63%(16/54),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0級:χ2=6.628,P< 0.05;1級:χ2=18.762,P<0.05;2級:χ2=11.144,P<0.05;3級:χ2=15.633,P<0.05)。
2.4 兩組患者血流參數比較 惡性結節組患者的PSV、RI值均比良性結節組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血流參數比較( )

表3 兩組患者血流參數比較( )
PSV:血流收縮期峰值流速;RI:阻力指數。
組別 例數 PSV(cm/s) RI良性結節組 63 35.78±3.09 0.47±0.15惡性結節組 54 41.82±3.12 0.76±0.17 t值 10.493 9.802 P值 <0.05 <0.05
2.5 兩組患者高頻超聲與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的符合率比較 高頻超聲診斷符合率和不符合率分別為87.18%(102/117)、12.82%(15/117),彩色多普勒超聲88.03%(103/117)、不符合為11.97%(14/117),經比較兩組符合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39,P>0.05)。
甲狀腺位于頸部正前方的位置,在喉結下方,形似蝴蝶,且是機體最大的內分泌腺,具有分泌甲狀腺激素的功能,此激素在機體的生長發育和新陳代謝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甲狀腺結節可分為良性結節和惡性結節,惡性結節主要為甲狀腺癌、甲狀腺轉移瘤、淋巴瘤,良性結節主要為甲狀腺腫、甲狀腺腺瘤。惡性結節在臨床上并不多見,術前鑒別診斷難度較大,且早期惡性結節無明顯癥狀,易與良性結節混淆。故臨床對甲狀腺結節患者進行早期良惡性診斷可在后期治療及預后恢復中發揮重要指導意義。
隨著超聲技術逐漸成熟與發展,臨床影像學技術已成為臨床檢查與診斷甲狀腺良性與惡性的最主要方式,并且超聲診斷不僅價格低廉、應用方便且不會對患者造成創傷,因此在臨床上可監測微小型甲狀腺結節及動態結節的形態、大小、內部回聲等,為臨床診斷提供可靠的依據。彩色多普勒超聲主要通過二維超聲心動圖定位和多普勒原理,同時通過一系列的電子技術將患者心臟或大血管內某一點的容積(SV)血流的頻譜圖進行實時顯示,可有效對心內分流和返流進行檢查且無創傷[7]。高頻超聲是常用于鑒別良性/惡性結節的檢查手段不僅操作簡便、分辨率較高卻無創,可檢測出直徑<2 mm的甲狀腺結節、結節的結構、結節回聲、結節形態、結節邊緣、結節鈣化灶等重要信息,為臨床提供可靠有效的診斷依據。高頻超聲下的良性甲狀腺結節形態特征表現為較規則、邊界清晰、血流信號分布較少;而惡性甲狀腺結節的形態特征表現為不規則、邊界較模糊、且無聲暈、內部回聲較復雜、常伴有鈣化。彩色多普勒超聲與高頻超聲兩種檢查對疾病均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均可對血流特征等進行有效鑒別與判斷。本研究結果顯示,在高頻超聲下的結構、回聲、形態、邊緣和鈣化灶的良性甲狀腺結節、惡性甲狀腺結節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高頻超聲和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符合率無明顯差異(P>0.05),說明高頻超聲可從不同的角度對結節狀況進行檢查評估,且高頻超聲和彩色多普勒超聲均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與李媛等[8]研究結果一致。
因甲狀腺癌的生長速度過快,需要大量的血液為新生血管做支撐,并且甲狀腺腫塊的血管粗大且豐富,顆粒也更高,與相對脆弱且管壁較薄的新生血管形成鮮明對比,機體平滑肌比較匱乏,可造成血流收縮期峰值流速增加,且PSV呈現普遍較高水平。而癌細胞分泌的活性介質,可導致甲狀腺的動脈血供出現異常,可使腫瘤內部的血供動脈PSV增加,RI減少,所以在惡性甲狀腺結節的檢查中,上述指標波動要比良性甲狀腺結節更加明顯。本研究結果顯示,惡性甲狀腺結節組的血流2級與3級的占比均比甲狀腺良性結節組高,良性甲狀腺結節組PSV與RI值均低于甲狀腺惡性結節組(P<0.05),說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甲狀腺惡性結節時,可觀察到患者的血流信號較為明顯,且易看到惡性甲狀腺結節患者甲狀腺動脈血流收縮期峰值速度更快,阻力更大。
綜上所述,高頻超聲與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在良性、惡性甲狀腺結節患者的診斷中可顯示不同的血流特征,依據各自影像檢測結果的特征與特點為臨床鑒別診斷良性與惡性甲狀腺結節提供可靠的依據,且高頻超聲與彩色多普勒兩者均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可根據臨床醫師及患者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檢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