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鳳蔓 楊少麗 周 艷 李 倩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廣西·南寧 530021)
常規護理模式無法應對彌漫性肺泡出血患者病情復雜、多變情況,無法滿足患兒高質量、高要求護理工作標準,因此需要摒棄常規護理模式引入現代化醫學護理模式用以優化彌漫性肺泡出血患兒護理工作[1][2]。個案管理照護模式屬于一種靈活、系統管理照護護理模式,能夠為彌漫性肺泡出血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護理,該種護理模式當圍繞患者個案開展護理工作,最終達到患者醫療照護質量提升和醫院醫療水平提升的雙重效果[3][4]。基于此本文深入研究個案管理照護模式應用于彌漫性肺泡出血患兒中的應用效果,見下文:
計劃組:男患兒27例,女患兒25例,年齡(2~14)歲,平均年齡為(10.25±0.93)歲;預設組:男患兒28例,女患兒24例,年齡(2~ 14)歲,平均年齡為(9.87±1.23)歲。一般資料差異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兒家長均已對研究知情,患兒監護人簽署知情文件,本次研究通過院內審查并立項,研究全程接受監督。
預設組接受常規護理模式。
計劃組接受個案管理照護模式:(1)建立患兒檔案:護理人員需要全面了解患兒的病情進展,在護理跟個案中記載患兒的性格特點、家庭情況、患兒病情發展預判,記錄患兒監護人聯系電話,與患兒監護人取得聯系,同時建立良好溝通模式[5]。為順利推進患兒個案管理照護模式,患兒自身無民事行為能力的情況下,醫療決策需要監護人代為決定,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和患兒監護人交換醫療信息,讓患兒監護人了解患兒當前的身體狀況,可讓患兒監護人參與護理措施制定,需要詳細詢問患兒監護人對于患兒的護理需求,結合患兒本身的病情、心理護理需求,綜合制定個案護理服務[6][7]。(2)心理干預:患兒年齡較小,驟然住院治療會引發患兒對陌生環境的應激反應,心理應激反應嚴重的情況下,患兒會對治療、護理產生較大的抗拒,患兒自身不配合的情況下強行采取護理措施可能會誤傷到患兒,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取得患兒的信任感,接近患兒時眼神要友好,說話的語氣要溫柔,語速適中,當患兒不明白具體含義時,可用通俗的語言再行解釋,通過友好的舉動取得患兒的信任,可讓患兒配合護理、治療工作[8][9]。護理人員可用游戲行為引導患兒,可將護理服務與游戲任務類比,當患兒接受護理服務后,可給予一定的獎勵,通過該方法可患兒不再抵觸醫院[10]。(3)病情護理:護理人員在患兒接受藥物期間,護理人員需要加強對患兒的呼吸道護理,保持患兒呼吸道通暢,鑒于患者發病后肺部通氣功能受損發生進行性低氧血癥,患兒呼吸困難,胸悶會導致患兒身心舒適度下降,為提高患兒身心舒適度,需要加強肺功能護理,同時考慮到患兒年齡較小,獨立思維能力有限,發生護理隱患后患兒很難察覺到,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密切監視患兒病情治療效果,定期進行口腔護理、排痰護理,避免患兒發生呼吸道阻塞[11]。為保障患兒身體舒適度,護理人員需要及時為其更換貼身衣物、床單被褥,進行皮膚護理,皮膚干燥可使用無色素、香精潤膚露。患兒接受治療選擇應用留置靜脈針方法建立血管通路用于輸液治療,可用于患兒治療與搶救,故而護理人員需要重視維護患兒血管通路,保持血管通路順暢,能有效應用[12]。鑒于彌漫性肺泡出血癥治療耗時較長,患兒需要在病房獨立治療較長時間,由于患兒年齡較小不容易控制情緒,治療產生的痛苦對于患兒情緒影響較大,護理人員需要關注患兒情緒變化,及時對患兒進行情緒安撫,避免患兒出現躁動,患兒完成輸液治療之后,護理人員需要保護好穿刺點,避免發生感染、出血[13][14]。(4)用藥護理:在長期應用抗生素為預防感染,護理人員需要將檢查各種感染源,每日為患兒清潔皮膚,在大劑量應用糖皮質類固醇激素藥物治療,每天使用3%碳酸氫鈉溶液漱口五次,分別在三餐后和睡前、晨起,避免口腔衛生不佳引發鵝口瘡。護理人員還需要定期監測血糖、血壓水平,發現上述兩項指標異常及時讓醫生處理。在飲食控制方面,鑒于患兒糖皮質激素治療周期較長,患兒食欲較健康時大幅增加,飲食控制鈉鹽、糖分攝入,增加蛋白質、維生素攝入,選擇易消化的烹飪方式。護理人員需要記錄患兒遵醫囑服藥情況,讓患兒按時按量服用藥物,因加量、減量或停服發生不適時至醫院就診。需要講解鈣劑及維生素D的正確用法,讓患兒按時服用用以預防骨質疏松。在患兒服用激素前,需要先口服護胃藥,在進餐后服用激素藥物保護胃腸道,可有效預防消化道潰瘍、出血等胃腸道不良反應。(5)出院指導:讓患兒定期到眼科門診監測眼壓,有效預防警惕白內障、青光眼等眼部病變。長期接受激素藥物治療,配合延續性護理服務,讓患兒能夠獲得醫療支持,從而正確面對激素藥物使用后的外貌變化,能夠保持穩定的身心狀態。(6)改進:針對上述護理措施進行個案護理改進,針對每個病例所變現的護理效果進行針對性改進,例如存在患兒持續發生抵觸行為,此時可讓患兒家屬介入,為患兒提供親情支持,能夠改善患兒情緒,讓其順利接受護理和治療。
(1)記錄護理有效率,顯效:病情明顯好轉;有效:病情有一定好轉;無效:不符合以上情況;護理有效率為顯效率加上有效率。(2)記錄護理認可度,患兒家屬匿名評價,分為優、良、差三個評價等級,護理認可度為優良率。
SPSS24.0分析數據,P低于0.05有統計學意義。
表1,計劃組護理有效率更高,(P<0.05)。

表1:護理有效率[(n)%]
表2,計劃組護理認可度更高,(P<0.05)。

表2:護理認可度[(n)%]
彌漫性肺泡出血可危及患者生命,該種病癥可引發人體肺泡功能受損,與肺泡毛細血管基底膜損害無法正常發揮肺泡功能有關,終末細支氣管遠端肺泡發生廣泛性內出血,患者主要臨床病癥為嚴重貧血、咯血,患者肺部通氣功能受到影響因此患者發生進行性低氧血癥,臨床上測量患者氧飽和度低于95.0%,臨床上診斷彌漫性肺泡出血可應用影像學技術進行胸部影像檢查,發現雙肺初選彌漫性浸潤影為影像學特征。急性期彌漫性肺泡出血的病死率為30.0-100.0%,臨床上發現高病死率與急性腎功能障礙有關。由于彌漫性肺泡出血在急性期病死率較高,臨床為提升醫療質量,針對彌漫性肺泡出血患兒需要優化、改進護理措施。本文針對密碼行肺泡出血患兒采取個案管理照護模式,通過護理有效率、護理認可度兩項觀察指標判斷護理價值,發現應用新型護理模式后,兩項指標均較常規模式有極大改善。護理有效率可直接反映彌漫性出血患兒病情變化情況,通過護理發現患兒病情有較大改善,表明新型護理模式較常規護理模式的優越性,其在彌漫性肺泡出血癥患兒護理當中的實用性更高。護理認可度則可反映患兒家長對科室醫療水平的滿意度,當前大眾醫療服務滿意度對醫院可持續發展建設有較大影響,當患兒家長對醫院提供的醫療服務認可度高,有利于醫院正面社會形象被大眾所熟悉和認可,有利于醫院品牌的建立和推廣。實施個案管理照護模式,需要充分調動院內的醫療資源,該種模式相較于常規護理模式,對于醫療資源的需求度較高,醫院需要在短時間內投入較多的醫療資源才能較好地完成新型護理模式的落地,短期分析,實施個案管理照護模式勢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對于醫療資源不足的醫院而言勢必會造成運營壓力,長期分析,應用個案管理照護模式開展臨床護理工作,對于患者康復質量的提高具有積極意義,患者床位周轉率提升,又可釋放一定量的醫療資源,因此應用個案管理照護模式,需要堅持進行,長期開展個案管理照護模式,投入的醫療資源將帶來極大的收獲。
綜上所述,個案管理照護模式應用于彌漫性肺泡出血癥患者當中,可有效提高護理質量,患兒家屬的滿意度也較高,值得在臨床中進行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