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磊明
(江西省建昌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江西贛州 341000)
在經濟高速發展背景下,建筑行業呈現出了跨越式發展的趨勢,建筑工程的數量及體量均不斷提升。與此同時,也帶來了較高的能源損耗,并產生了一定的環境污染與破壞。在社會可持續發展目標提出后,建筑行業需要在經濟效益保證的基礎上注重節約建筑施工能耗并保障施工安全,需要在綠色節能理念的引入與應用下創新與優化建筑施工技術,以此減少對外界環境的干擾,節約建筑材料用量,高效利用建筑土地,合理利用水資源,進而推進建筑行業的節能性、環保性與安全性發展。
綠色節能是當前建筑行業發展的主流趨勢,在建筑工程項目施工中引入綠色節能理念,可為建筑施工技術創新提供思路,同時也可實現建筑行業中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全面落實,利于促進資源友好型、環境保護型社會的構建。
立足建筑工程施工層面分析,在建筑施工中引入綠色節能理念,有利于創新綠色化的施工技術,減少建筑施工中能源的使用量,并可逐步優化與完善施工工藝,改造不合理的施工流程,既能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質量,也可節約資源與能源,有助于整體性提升建筑工程的節能水平,進而為建筑施工單位的發展轉型與成功升級產生驅動。
建筑工程施工需要多種類別、數量眾多的施工技術及管理人員,而綠色節能理念的融入可對這些施工人員的綠色施工意識進行強化,能夠使之在施工及管理過程中主動運用綠色節能理念改造施工流程,實施綠色化的施工管理措施,不僅能夠強化施工管理人員的綠色施工能力,也利于提升建筑工程節能施工管控的效果,可在施工能源損耗降低的同時增強建筑空間的舒適度與功能性,進而打造出更加契合用戶需求的實用性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需要應用大量的資源及能源,社會發展過程中建筑工程量越大,社會資源緊缺的形勢將更為嚴峻。作為高能耗產業之一的建筑行業,需要通過施工技術創新改善這一不利局面。因而,建筑施工領域中,綠色節能理念的引入與當前社會發展需求相符,可基于綜合性節能技術應用化解能源短缺問題,有利于促進施工技術的創新優化,并有助于整個建筑行業節能水平的整體性提升。
2.1.1 遮陽板安裝施工技術
在建筑工程領域中綠色節能理念融合應用下,逐步誕生了綠色節能施工技術,其中,遮陽板施工技術的應用率相對較高,主要應用于幕墻節能施工環節,既能保證建筑物的美觀性,也可起到良好的遮陽效果,同時能夠有效降低室內用于溫度控制的電力資源損耗。通常,在光照較強的區域,遮陽板施工技術應用率較高,此技術的應用可降低室內光照,可使室內溫度下降,從而減少夏季時節空調應用所產生的能耗。此方法目前已成為南方高溫地區普遍應用的綠色節能施工技術之一。
2.1.2 保溫隔熱施工技術
溫度保持、熱量阻礙是建筑工程施工需重點考慮的問題。通常,建筑工程施工中會應用室內保溫與室外保溫兩種保溫技術。目前,建筑施工中室內保溫技術應用率更高,主要是將保溫材料安裝于室內以有效降低室內空間的熱損失[1]。為此,建筑工程保溫隔熱施工中,應選用具備良好保溫性能的材料,并應確保材料性能均國家質量標準及技術要求相一致。與此同時,建筑保溫隔熱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還應詳細分析建筑工程所在區域的氣候特點,設計出合理可行的幕墻施工方案,在高綠色節能保溫材料應用下,在保溫效果達到的基礎上,降低資源損耗量。
城市化發展進程的逐步加快、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導致城市土地被大量占用,綠色面積逐步縮小,因而,綠色施工技術創新過程中,可通過綠色屋頂施工技術的應用,擴大城市綠色面積,從而優化城市居住環境,打造出兼具功能性與生態性的建筑工程。以往建筑工程是以瀝青混凝土作為屋頂施工的常用材料,此種材料不具備良好的降水吸收能力,且造型不夠美觀。綠色屋頂施工技術的應用則是通過在屋頂種植綠植以改善環境溫濕度,如此能夠有效防止熱島效應產生[2]。此外,還可通過栽種綠色植物凈化空氣,對城市溫度效應產生延緩作用,并增強建筑物的美觀性。
門窗施工屬于建筑工程施工的關鍵環節,需要應用大量施工材料,因而,可通過綠色節能理念的融合創新門窗施工技術,從而有效降低施工材料的損耗量。傳統建筑施工技術以普通玻璃材料為主,而綠色化施工技術應用后,則可選用輔助性功能較強的施工材料作為替代,例如,可利用具備防水功能的材料制作天窗,或是運用高封閉性材料封閉門窗,并可根據建筑工程特點研發與應用多元化的采光天窗系統[3],從而有效降低門窗施工中的材料應用量。立足節能層面分析,還可基于低導熱系數施工材料的應用,降低室外氣溫對室內空間的影響,進而降低室內暖通工程的能源損耗。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屋面施工兼具防止室內熱量散失、阻礙太陽輻射傳導到室內兩方面功能,由于其是太陽輻射面積最大的區域,因而可通過屋面施工技術的節能化與綠色化創新降低建筑工程的能源損耗。傳統施工方法中,主要是利用混凝土澆筑屋面。而基于綠色節能理念的屋面施工,則可在屋面上下區域之間設計一個通風隔熱層,以此增強建筑物的熱阻隔效果,并能提高室內空間的通風性。屋面節能施工技術的應用需要嚴謹篩選隔熱材料,盡可能選用具有低隔熱系數的輕質材料,并在防水層施工中將此材料填注其中。當前,建筑領域中多采用“生態覆蓋式”屋面節能技術[4],即在屋面上覆蓋特殊物質,構建屋面花園,基于綠植栽種分散光照、增大濕度,通過降低室內溫度變化幅度,增強建筑屋面的隔熱性能。
2.5.1 環保技術
(1)揚塵控制技術。采取密封方式運送施工材料或清運建筑垃圾,應于施工現場出口處建設洗車池,所有車輛離開施工現場均需清洗輪胎,防止車輛帶泥上路而污染道路環境。同時,還需要做好施工現場圍護結構設置,且應做好道路硬化與灑水處理,既能降低噪聲,也可減少揚塵。
(2)噪聲控制技術。施工時,利用消音設備或在特殊施工機器輔助下實施作業,車輛出入施工現場時不可鳴笛,且需在施工現場安裝噪聲測量設備,以有效降低施工現場的噪聲污染。
(3)光污染控制技術。夜間施工中,要對所有照明設備加裝燈罩,對施工區域進行集中照射。電焊施工及切割作業時,需要做好圍護遮擋,以減輕光污染。
(4)污水控制技術。通過建設三級沉淀池,對建筑施工中的污水進行過濾,防止有害物質滲入地下,或是降雨水污水隨徑流流入周邊農田,從而污染地下水或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
(5)垃圾控制技術。施工現場垃圾應裝袋存放,并應及時清運磚石土方等殘余施工材料,通過降低施工現場的垃圾量,減少對周邊環境所產生的污染。
2.5.2 “四節”技術
(1)節地技術。節地技術的應用是指合理規劃和布置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永久性道路與臨時性道路,應以總施工平面圖為依據,合理進行道路規劃布局的調整,從而盡可能節約道路施工所占土地面積,減輕對耕地的破壞,且可在施工現場的空地上栽種適合的綠植,進而吸收部分施工煙塵,以改善施工環境。
(2)節水技術。綠色施工技術應用時,要做好水資源應用的精準計量,實現水資源定額利用。同時,應設置好水資源回收與循環利用系統,在施工現場建造沉淀池。另外,還應做到施工現場管網的科學布設,防止管網因泄漏或受損而導致水資源被浪費。施工現場、辦公區及生活區均應使用節水用具,安裝水資源計量裝置,并于取水處張貼或安放醒目的節水標志,以提醒工作人員節約用水。
(3)節能技術。建筑室內安裝節能型空調,且需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的節能產品,需要做好設備性能參數檢驗及功能檢測,確保節能設備可在低能耗基礎上安全穩定運行。同時,建筑室內所有照明燈具應盡可能選用節能型細管熒光燈;室外照明時,則可應用碘鎢燈與鏑燈[5];施工現場的宿舍、倉庫及辦公區域應選用低功率照明燈具,每平米的照明功率應控制在5~8W,生活區應安裝太陽能淋浴設施。施工現場應用大能耗機械設備之前,應預先計算好設備性能參數,以防止持續高負載運行而增強電能損耗。
(4)節材技術。建筑工程外墻施工時,需要構建保溫層與保護層,施工時,應盡可能選用擠塑聚苯板、模塑聚苯板等綠色環保型施工材料[6]。同時,墻體施工過程中,也應采用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輕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等節能環保型材料,這些材料具備更為穩定的力學性能,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功能,且材料重量較小,更加契合綠色節能施工的理念,可有效實現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節材目標。
建筑工程施工應結合項目所在地的環境條件,親臨施工現場展開詳細勘察與信息收集,進而制定出契合區域氣候條件特點、覆蓋內容全面且科學可行的施工方案,防止建筑工程施工開始后因施工方案不合理而變更施工方案,或因質量不合格返工重建。應在施工方案設計環節將綠色節能理念納入其中,確定好所需應用的節能環保材料種類及數量,明確各項綠色節能技術的具體應用流程。同時,還應全面評估分析施工現場的生態環境,合理設置施工建設時的照明設備設置量,施工方案設計中應巧妙應用自然光與自然風,在建筑室內舒適度提升的同時,盡可能降低能源損耗。施工方案中要明確各個施工環節的監督管理責任人,從而通過嚴格的監管確保建筑工程能源及資源損耗可得到有效控制。
將綠色節能理念融合應用于建筑施工中,是對我國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有力踐行,因而,政府部門需要對建筑施工單位的綠色施工技術應用給予一定的引導,應給予相應的政策或資金支持。一方面,政府部門需要針對建筑施工出臺綠色環保施工相關政策要求,同時還應明確建筑施工的技術標準,達到施工技術標準后方可開展施工。另一方面,政府部門應充分展現自身的號召力與影響力,引導與鼓勵建筑企業引進與應用綠色節能施工技術,并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或是資金補貼。
建筑領域中,綠色節能施工技術的充分融合與應用需要以施工技術推廣模式更新為前提,并應逐步加大技術創新力度。目前,我國技術應用與開發部門未詳細區分技術類型,因而存在技術研發方向重復的問題,這會大大降低研發效率,從而會影響綠色節能施工技術的應用與推廣,并會阻礙新型綠色節能技術的創新發展。為此,科學創新部門應加大改革力度,構建完善的綠色節能施工技術推廣機制。同時,應在政府部門、建筑施工積極推廣與應用綠色節能施工技術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推廣途徑,引入多元化推廣方式,進而逐步增大綠色節能施工技術的應用范圍。
建筑工程綠色節能施工技術應用中,應將材料浪費問題的化解作為重中之重,因而,建筑單位需要詳細分析施工設計圖,對材料日常用量進行精準統計,進而采取統一化的形式采購施工材料,應對各個施工環節的材料用量進行定量管理,并在此基礎上制定科學完善的施工材料應用規劃。材料管理人員應根據項目施工進度規劃,以周、月、季度為單位詳細制定材料應用規劃,對材料應用量與預計不相符的施工情況進行深入分析,追溯施工材料過量應用的具體原因,進而制定出針對性的整改措施。與此同時,應將精細化管理理念融合于施工材料成本控制過程之中,要求各個施工班組根據施工計劃按規定領用施工材料,并確保施工材料的正確性與高效性利用,進而降低施工過程中的材料損耗量。
新時代背景下,社會發展速度加快,對人的思想觀念帶來了較大沖擊,人們除了滿足基本生活要求之外,還產生了強烈的環境保護意識。當前,建筑行業仍然存在資源能源耗損率高、環境污染破壞性大的問題,從而對建筑企業的發展產生了一定制約。為此,建筑企業需要加強幕墻節能施工技術、綠色屋頂施工技術、門窗施工節能技術、屋面節能施工技術、“四節一環保”技術等綠色節能施工技術的應用,并在合理設計建筑施工方案、加強政府部門的引導與扶持、加大新型綠色節能技術應用推廣力度、實現施工材料精細化管理4 個方面保障措施實施下,確保綠色節能施工技術得到有效應用,從而驅動建筑行業的低碳化、綠色化與長效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