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汝佳怡
(遼寧師范大學,遼寧 大連 116029)
影視藝術是聲音與畫面相結合的綜合類藝術,其不僅重視畫面的呈現,更要求聲音色彩與內容的表達。影視表演中的臺詞相當于連接鏡頭和畫面的橋梁,利用對白、獨白、旁白等多種表現形式對影視人物形象進行塑造,生動呈現角色的性格特點與心理情緒,甚至還能使畫面從抽象轉為具象,營造更逼真的氛圍。演員需要對臺詞進行深入剖析,明確劇本的核心思想,找出臺詞中的矛盾和沖突,從而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合理運用臺詞技巧,突出人物的性格特點與心理活動,這對影視表演的效果有著重要積極影響。
從字面意思來看,臺詞就是演員在影視表演過程中所說的話,是交代影視劇故事情節、揭示內在中心思想、表達人物矛盾沖突、塑造角色形象、感染觀眾的重要手段。臺詞是演員塑造角色的首選方式,是影視劇作品的靈魂所在。影視劇作品的完成離不開語言,它無法像文學作品一樣單純靠著文字予以展現,它需要演員運用合理恰當的肢體語言與有聲語言進行表達。只有如此觀眾才可以更直觀的感受到各個角色的差別以及作品想要表達的內容,體驗豐富的藝術情感,最后產生情感共鳴。從表演藝術上看,臺詞是“氣、聲、字、情”的和諧統一,即氣息充足、聲音悅耳、吐字清晰、聲情并茂[1]。按照表現方式,臺詞大致分為三類:對白、旁白與獨白。而臺詞技巧通常需要演員做到內外兼修,首先是內部技巧,要對人物的內心進行深入了解,找出人物隱藏于劇本外的內容,利用臺詞內部技巧,讓觀眾更好的理解角色形象。其次是外部技巧,即探索人物臺詞的性格化,并對其進行二次創作,全面體現出來。比如哭和笑的技巧、聲音四要素、氣息變化等。唯有熟練掌握臺詞內外部技巧,才可以把角色塑造的活靈活現,從而提升整個影視作品的表演效果。
在現代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影視行業也獲得了巨大進步。特別是近幾年,播出的影視作品越來越多,其中不乏一些優秀、經典的影視作品。在這些影視作品中,無一不是依靠臺詞技巧刻畫人物形象的。對影視表演專業的學生而言,臺詞更是非常重要的學習課程。臺詞要求演員在具備高超語言交流技術的同時,也要具備恰如其分的情感內容。臺詞是影視表演中的關鍵內容,既要對人物的身份地位予以清晰展現,又要在符合邏輯思維的基礎上,將不同人物的交流予以體現,實現內容的連接與視角的變換。為了對角色的臺詞進行準確有效的表達,演員應在表演前對臺詞進行全方位理解,分析角色的臺詞內涵,加強內在邏輯性,提升角色的感染力,激發觀眾產生共鳴。前文提到過,臺詞技巧包括內部技巧與外部技巧。對影視表演而言,內部技巧比較注重語言行動上與潛臺詞的挖掘分析,且大多數都是用行為動詞予以表現。舉個例子,影視劇中人物在會面時,角色臺詞“你來說”可以利用眼神變化突出整體表演情緒,然而在場景劇中,“你來說”代表的是情節。用較大的音量和較強的語氣說出“你來說”,可傳遞出演員此時的憤怒情緒,用平穩緩和的語調說出“你來說”,表現了演員此時冷靜的心態。掌握語言的情感是臺詞表現效果的要點,演員應合理運用重音、停頓、語調等各種技巧,充分理解語言內涵,同時掌握語言外部技巧,借助語言聲音動態變化、氣息,為觀眾呈現一個有血有肉的形象。
在影視表演過程中,演員不僅要對臺詞語言表層涵義進行深入分析,還應探尋其蘊含的深層內涵。同時,演員還需要在長期練習中,尋找精準有效的表達形式,結合微表情與肢體語言對角色進行塑造[2]。所以,臺詞表述時的聲音技巧尤為關鍵,需要精準掌控停頓點、節奏與音色等多個要素,這樣才能刻畫出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這個過程也被稱為臺詞二次創作,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直指影視作品主題,提升受眾的觀感體驗。在塑造角色時,演員應充分考慮自身所詮釋的角色特點,特別是角色的性格,或者熱情開朗,或者嫉惡如仇,或者木訥老實等,根據影視作品主題,運用合適的發音技巧,比如停頓、重音等,將該角色的潛臺詞、內心獨白予以準確表述,這是提升影視表演效果的關鍵。比如《我的青春誰做主》電視劇,雖然該作品的臺詞容易理解,但是在塑造人物形象時,演員還需利用合適的發聲技巧,對劇中角色的情緒語言進行處理,看似簡單的臺詞卻對演員的發聲技巧提出了嚴格要求,這也是客觀呈現影視作品中各個角色個性化特征的關鍵點。在這部電視劇中,人物之間的交流運用了大量發聲技巧,例如重音、節奏、語氣等,通過對話的方式,將錢小樣、趙青楚等角色鮮明的個性展現地出神入化。而且也將這些角色在成長背景、價值觀、世界觀等方面的差異進行了清晰呈現,營造了姐妹間相互幫助的溫馨氛圍,使得該影視作品簡單化的臺詞內容變得更加生動、形象,其中發聲技巧占較大功勞。
演員敘述臺詞時的語氣對影視表演效果也有重要影響。語氣,也叫作語調,是由聲音的高低強弱等構成的,具備豐富角色情感和思想的作用。同樣的一句話,人們用不同的語氣進行表達代表的含義也大不一樣。可見,臺詞相同,演員所使用語氣不同,所呈現的效果也存在很大差異。在所有臺詞技巧中,靈活運用語氣是最高級別的臺詞技巧,與影視表演效果息息相關。演員用不同的語調進行臺詞的表達,會達到各種各樣的表演意圖。若是想增強情節的生動性,一定要多練習語氣的運用,讓影視作品中的情感變化更加波瀾起伏。因此,要想輕松自如、靈活準確地闡釋人物的內心情感,為觀眾展現一個性格鮮明的形象,促使觀眾產生共鳴,演員需要對語氣的掌握與運用技巧進行研究分析。合理的臺詞技巧能夠直觀地表現人物的內在與外在形態,加深觀眾對該角色的印象。臺詞音調高低控制反映了演員的表演水平與二次創作能力。所以,演員應重視聲調掌握技巧的練習,掌握影視表演的概念、特點與核心要點,借此加強對臺詞運用的持久性與靈活性。如果演員把臺詞語調的跌宕起伏、輕重緩急處理的恰到好處,就能夠將劇中的情節推向高潮,增加劇中情感呈現的時間,加強作品的感染力,吸引更多觀眾觀看。所以,演員在練習臺詞技巧時,一定要重視語氣的靈活運用,直至達到最好的表達效果,為觀眾提供更好的感受與情感體驗。
氣息是人類發出聲音的動力,是演員塑造角色形象、表達各種情緒、展現行動目標的重要手段,也是反映人物內心節奏變化的必要技巧。氣息變化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而在影視表演過程中,對氣息進行藝術化處理,可有效增強作品的感染力與表現力,激發觀眾的情感共鳴。人物在講話時,保持自然的呼吸最為重要,特別是在情緒穩定的狀況下,應運用自然的換氣方法。比如,在氛圍緊張的情形下,可對偷氣進行合理運用,即同時打開口鼻快速地吸入氣息;在需要突出角色明顯的情感變化時,可對急換氣進行合理運用,即短促快速地換氣,并發出喘息聲,伴隨一定肢體動作,渲染氣氛;在劇中人物不愿繼續說下去,突然停頓時,可運用憋氣技巧,即聲音突然中斷,憋住氣息不外漏;在處理提問、深思、感嘆等臺詞內容時,為了突顯人物復雜多變的心理,可對托氣技巧進行合理運用,指臺詞停止但氣息沒有放松,而是輕輕托住并延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聲斷氣不斷”;當遇到表現驚訝、意外、震驚等情緒時,可采取倒吸氣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倒吸氣應結合不同規定情境予以控制。總的來說,人物情感的表現方式多種多樣,不僅能夠通過“情緒記憶”幫助演員對人物產生更深入的理解,還能夠借助“身體記憶”掌握人物特點。氣息和情感息息相關,相輔相成,氣息狀態變化也代表人物情感活動的變化。人物不同的性格、情緒、態度都需要用相應的氣息進行呈現,人的生命在呼吸間,角色的生命力也在氣息間。
臺詞是影視表演中必不可少的組成元素,是塑造角色形象的重要基礎,而臺詞在影視表演中還有一種特殊的表現形式,就是潛臺詞。演員通過潛臺詞能夠讓人物變得更加生動具體,借此賦予人物鮮活的生命力。潛臺詞往往都隱含在臺詞中,不會直接呈現在觀眾面前,但是只要稍加思考就能理解其意義。因此挖掘并運用潛臺詞可以塑造飽滿立體的人物形象,使其更加真實,讓觀眾印象深刻,更好進入演員創設的情境中。潛臺詞語言分為性格化、情緒化等多種類型,在影視表演中,一般選擇性格化潛臺詞構建人物的行為舉動,該類型潛臺詞要求演員對人物性格特點有深入全面了解,在此基礎上為觀眾展現完美的行為表達,不用語言進行描述,而是用肢體語言進行展現。這類潛臺詞能夠使觀眾更直觀形象的看到演員的表演能力與專業水平,而且也能夠把劇本中沒有用語言描述的內容予以全面呈現。其次,運用情緒化潛臺詞呈現人物之間的關系,影視表演對演員的口語表達能力與肢體語言配合度以及整體的協調性有嚴格要求,生硬的語言和動作,直接影響影視的表演效果。特別是影視表演中的潛臺詞表達,除了要在行為動作上有所體現之外,還應當在臺詞處理、情感傳遞以及人物關系理解上多加剖析。演員傳遞的情緒是否真摯,是否符合劇情與角色設定,會為觀眾帶來不同程度的感官刺激與心靈沖擊。大部分情況下,影視表演中的潛臺詞都是通過情感化的形式予以表達,具體的形式、方法對觀眾受到的作用力有著直接影響。演員要充分了解劇中各個角色之間的關系,然后巧妙運用潛臺詞對其進行呈現,這對影視表演效果有著重要作用。
在影視表演中,演員應構建一個內心視像,促進內心情緒的表達,同時對角色的塑造也有很大幫助。這種內心視像屬于二度創作,就是將生活中積累的經驗與經歷的事件、獲得的體會都應用到人物塑造中,使其更加飽滿立體,將這種理論和實踐進行有機結合,能夠更清晰準確的闡釋臺詞含義。在二度創作中,演員勢必會針對人物性格、劇情進行深入思考和創新處理,能有效增加人物臺詞的情緒性,使字面上的文化變得形象化,賦予文字與人物性格上的差異,塑造出真實生動的角色。對影視表演藝術而言,二度創作離不開語言。所以,演員在二度創作時,應對人物的臺詞進行深入分析研究,并非是單純地從字面意思入手,而是應當根據人物的情感變化、劇情發展對自己要扮演的角色進行全方位了解,如此方能感受到臺詞的獨特味道。完美表達臺詞的味道和臺詞二度創作有著密切關系,演員開展臺詞二度創作就是為了了解人物內心,捕捉臺詞的精髓,對臺詞進行藝術化處理,進而塑造出獨特、讓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
對影視表演者而言,規定情境的運用尤為關鍵。創設規定情境,使演員在該情境中進行表演,可以增強表演的準確性與生動性。演員表演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尋找正確的角色的心理感覺,研究劇本可以讓演員對人物特點有更深入的理解。當演員找到正確的心理疏導后,人物的性格特點、心理變化會越來越明顯,在此情形下,演員才能真正感受人物面臨的處境、人物在劇中情境中應有的情緒,從而和角色進行充分融合。所以,演員在接到劇本的時候,需要了解人物的性格、思想、情緒、情感以及所處環境,這是塑造角色形象的根本。對劇本臺詞進行解讀是臺詞技巧之一,也是臺詞二度創作的必要手段,這對演員綜合素質有較高要求。優秀的演員會將臺詞與情感支配進行結合,并保持二者之間的平衡,掌握操縱臺詞的主動權。不僅如此,演員在對臺詞進行二度創作時,還需對自我進行塑造。除了要對角色的性格特點、內心情感予以準確表達,還要思考影視表演中要運用怎樣的臺詞技巧才能塑造出真實的人物形象,達到脫離“表演”的狀態,比如人物所遭遇的就是演員本身所遭遇的。這樣用心詮釋塑造人物形象,是創作有棱有角、鮮活靈動角色的重要方式,也是影視作品能成功的主要原因。
綜上所述,臺詞技巧對影視表演效果有著直接重要影響。唯有對臺詞技巧進行科學合理的運用,比如理解掌握臺詞內涵、合理運用發聲技巧、靈活控制語氣強弱、恰當調整臺詞氣息、深入挖掘潛臺詞等,才能充分滿足現代影視表演的需求。同時,影視演員也要長期堅持臺詞技巧的練習與創新,提升自身的表演能力,做到精益求精、聲情并茂,再配合恰當的肢體語言,塑造飽滿立體的人物形象,達到較好的表演效果,引起觀眾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