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年星霜荏苒,居諸不息,120年云程發軔,干霄凌云。西北大學將于2022年11月15日甲子雙逢,華誕隆慶。同校慶、憶往昔、敘深情、聚共識,成為西大數學人心中美好的期望。
西北大學肇始于1902年的陜西大學堂和京師大學堂速成科仕學館。1912年始稱西北大學。1923年改為國立西北大學。1937年西遷來陜的國立北平大學、北平師范大學、北洋工學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組成國立西安臨時大學,1938年改為國立西北聯合大學,1939年復稱國立西北大學。新中國成立后為教育部直屬綜合大學。1950年復名西北大學。1958年改隸陜西省主管。1978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現為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建設院校、教育部與陜西省共建高校。
在長期的發展歷程中,西北大學形成了“發揚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負建設西北之重任”的辦學理念,匯聚了眾多名師大家,產生了一批高水平學術成果,培養了大批才任天下的杰出人才,享有良好的學術聲譽和社會聲望。
西北大學數學學科肇始于1923年,是學校歷史最為悠久的系科之一,創始人為著名數學家熊慶來教授,曾炯、傅種孫、段子美、趙進義、劉亦珩、張德馨、楊永芳、劉書琴、凌嶺、張棣、王戍堂、李繼閔等一批知名學者曾執教于此,為西北大學數學學科的建設與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西北大學數學學科為我國數學研究和科技事業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卓越人才,培養了王戍堂、徐宗本、辛周平、曲安京、鞏馥洲、田捷等一大批蜚聲中外的數學家,造就了閆章更、簡勁宏、朱民才、韓曉西、張宏俊等一大批各行各業的領軍人才。
數學學院現有數學研究所、非線性科學研究中心、陜西省數量經濟研究中心、數論及其應用研究中心、醫學大數據研究中心、現代統計研究中心、概念認知與智能研究中心、科學史高等研究院等科學研究機構。有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科學技術史),省級重點學科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科學技術史,數學,統計學),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1個(應用統計);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陜西省流體力學數學學理論與計算重點實驗室、陜西省文化遺產數字人文重點實驗室);省級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1個(數學人才培養創新試驗區)。有數學與應用數學(國家一流專業)、信息與計算科學、金融數學、應用統計學4個本科專業。
數學學院科研與教學成果斐然,近五年在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5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200余篇;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研項目90余項,包括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基金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基金項目子項目2項等;獲省部級科研獎及其他科研獎10余項、獲省部級優秀教學成果獎6項。
《純粹數學與應用數學》于1985年創刊,由西北大學數學學院主辦。期刊創辦的目的是傳播數學及應用數學方面的新知識、科研新動向、學術新觀點,為數學研究者提供學術交流和展示新成果的平臺,為促進西北地區乃至全國數學學科的發展服務。得益于數學學院以及校友的長期強有力的支持,期刊成長快速,見證和促進了西北大學數學學科的發展,刊發了國內外大量優秀的數學領域科學研究論文,在國內外學術界引起了廣泛關注,為我校軟實力的提升作出了貢獻。
在喜迎西北大學120年雙甲子校慶之際,編輯部決定組織一期校慶專刊,以表達校友們對母校、母系的深切熱愛和衷心祝福。本專刊是在辛周平主編的悉心創意和大力推動下,在趙曉強編委的精心組織和耐心協調下,在全體校友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在此,編輯部全體成員感謝各位專家校友在百忙之中為學校120周年校慶所賜的優秀稿件。本期稿件的作者來自加拿大、中國、美國和英國四個國家,稿件的研究方向有生物數學及應用動力系統、機器學習及神經計算模型、公理集合論、微分方程、非線性泛函分析、數量經濟學、隨機分析及隨機偏微分方程、智能計算及圖像處理和大數據優化建模與優化算法,均為各個方向的詳實綜述或前沿成果,相信這些杰出的論文將會為推動國內數學領域的快速發展作出重要的貢獻。
最后,讓我們一起祝福西北大學數學事業蒸蒸日上!祝福西北大學繁榮昌盛!
2022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