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棟
摘要:肉雞腸道炎癥是肉雞養殖過程中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顯著降低了肉雞的健康狀況和生產性能。肉雞患病早期沒有明顯的疾病癥狀,隨著病情的加重會出現采食量下降以及神經性癥狀等,嚴重影響肉雞的生產性能,降低了肉雞養殖的經濟效益。本文將對肉雞養殖過程中出現復合型腸道炎癥的癥狀、病理解剖變化以及相關的防治措施進行介紹,旨在為肉雞的健康養殖以及肉雞養殖產業的科學發展帶來幫助。
關鍵詞:肉雞;復合型腸道炎癥;癥狀;治療措施;生產性能
雞肉是我國肉類消費市場中占比非常高的一種,僅次于豬肉。優質雞肉的供給離不開肉雞的科學養殖,而隨著肉雞養殖產業規模化的快速發展,肉雞養殖的密度越來越大,集約化程度越來越高,這也導致肉雞養殖中的疾病問題開始凸顯。復合型腸道炎癥疾病是肉雞養殖中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腸道炎癥疾病的出現將顯著降低肉雞消化道對飼料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能力,最終對肉雞的生產性能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肉雞患得復合型腸道炎癥后早期會出現排糞量減少,糞便較稀以及采食量下降等癥狀,早期的患病情況并不容易察覺,很容易導致復合型腸道炎癥疾病的惡化,損害肉雞的生產性能。通常導致肉雞出現復合型腸道炎癥的因素包括球蟲感染,球蟲感染是導致肉雞出現復合型腸道炎癥的主要原因,同時肉雞腸道內環境的變化,飼料中營養物質的缺失以及中毒等因素也會導致肉雞出現復合型腸道炎癥[1]。本文將對肉雞養殖過程中患得復合型腸道炎癥的癥狀,病理解剖變化以及相關的防治措施進行介紹,以期為肉雞的健康養殖以及肉雞養殖產業的科學發展帶來幫助。
1 導致肉雞出現復合型腸道炎癥疾病的原因
肉雞養殖生產中導致出現復合型腸道炎癥疾病的原因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常見的寄生蟲感染、腸道內微生態環境的變化、飼料營養物質因素的影響、肉雞機體電解質的流失、肉雞自身機體中毒等因素。寄生蟲疾病感染中,小腸球蟲感染是一種常見的類型。球蟲是指一種寄生在腸道黏膜組織上的寄生蟲,球蟲在小腸黏膜組織上的大量繁殖會導致腸道黏膜組織的增厚,影響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而且會導致腸道黏膜組織的脫落,最終損傷腸道健康狀況。肉雞養殖中感染球蟲疾病后會顯著降低對飼料中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能力,同時黏膜組織的增厚也會降低肉雞腸道組織對水分的吸收能力,可能導致肉雞機體出現脫水的情況,這也是肉雞養殖中誘發復合型腸道炎癥疾病的重要原因。肉雞養殖中球蟲疾病的感染也會導致肉雞腸道內環境的變化,主要是由于腸道中球蟲在生長繁殖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氣,這將導致肉雞腸道組織中氧氣的含量顯著下降,同時降低了肉雞腸道中的pH,引起腸道菌群的變化。腸道中有害菌數量的增加,有益菌的相對豐度含量下降,最終導致胃腸道消化功能的下降,誘發肉雞養殖中復合型腸道炎癥疾病的出現。
肉雞養殖中飼料營養物質的供給也是影響肉雞腸道健康狀況的關鍵。首先需要保障肉雞養殖中飼料營養物質供給的充足,提高肉雞機體的抗病能力。做好肉雞養殖中飼料原料品質的把控,嚴格禁止飼喂在肉雞養殖中飼喂發霉變質的飼料原料,霉變的原料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很容易導致肉雞腸道組織出現炎癥病變,誘發復合型腸道炎癥疾病。飼養管理人員需要注意飼料存儲空間的陰涼干燥,降低飼料出現發霉變質的概率。實際養殖生產中發現營養元素含量越多的全價飼料相比較原料單一的全價飼料更容易誘發肉雞出現球蟲疾病感染,主要是由于多種營養元素有助于球蟲和病原微生物在肉雞腸道中的生長定殖。肉雞養殖中機體電解質的流失和不平衡也是誘發或者加重肉雞出現復合型腸道炎癥疾病的重要原因。肉雞在出現腸道疾病后,通常會出現消化不良的癥狀,腸道對于營養物質吸收的不全面,進而引起肉雞機體中電解質補充的不足,而且腸道功能的損傷也會導致機體中大量電解質的流失,誘發各種并發性疾病。例如肉雞機體中鉀離子的大量流失將導致肉雞機體肌肉的異常興奮,最終導致機體器官的衰竭而死亡。肉雞在出現腸道疾病后,腸道組織的上皮細胞結構會出現破損,組織破裂面積的增加會提高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風險。同時細菌類病原的感染會出現大量的毒素物質,這些毒素類物質進入血液后會導致肉雞機體功能的異常,常見的包括肉雞神經系統中毒的情況,導致肉雞出現異常興奮、昏迷、狂躁不安等癥狀,最終會導致肉雞出現器官衰竭死亡的情況。
2 肉雞患得復合型腸道炎癥的臨床癥狀
肉雞患得復合型腸道炎癥疾病的早期并沒有明顯的疾病癥狀,部分雞只會排出沒有消化完全的飼料,糞便沒有完全成型,隨著腸道炎癥疾病的惡化,在2 ~3d之后肉雞出現大規模的排糞異常,同時肉雞的采食量出現顯著下降,大部分肉雞出現采食廢絕的情況,到患病后期部分雞只會出現神經型疾病癥狀,出現興奮、亂竄等,最終癱瘓死亡。肉雞養殖中出現復合型腸道炎癥疾病后的癥狀表現和肉雞養殖的衛生環境條件也有密切的關系,在部分衛生條件和通風情況較差的雞場疾病惡化的速度更快[2],而且很容易造成整個雞群的患病,對于疾病的治療和凈化工作均帶來巨大的阻礙。
3 肉雞復合型腸道炎癥的剖檢分析
對患得復合型腸道炎癥的雞只進行解剖分析可以發現,患病雞只的十二指腸和空腸部位的黏膜出現顯著增厚的情況,同時黏膜組織呈現為灰白色。肉雞腸道組織的黏膜表層出現麩皮狀病變,容易剝落。肉雞的腸道中幾乎沒有內容物,只有極少量的沒有消化完全的飼料。對于復合型腸道炎癥患病后期的肉雞研究發現其腸道黏膜幾乎全部處于脫落狀態,肉雞腸壁變薄,腸道內容物為血色的膿狀物質,相比較一般的腸道炎癥,復合型腸道炎癥的病變情況更為復雜[3]。
4 肉雞復合型腸道炎癥的診斷措施
肉雞復合型腸道炎癥屬于一種綜合性的疾病,診斷措施一方面需要根據肉雞養殖過程中的表觀癥狀,例如肉雞的排糞情況等進行初步的判斷,隨后結合實驗室的診斷方法進行肉雞復合型腸道炎癥的確診。通過對患病雞的解剖分析觀察患病雞只機體內腸道的病變情況來判斷雞群是否出現復合型腸道炎癥[4]。
5 肉雞復合型腸道炎癥疾病的預防措施
肉雞養殖中對于復合型腸道炎癥疾病的預防措施主要可以通過控制肉雞的飼料供給、飲水和飼養管理三個方面進行。把控肉雞養殖中的飼料品質是預防肉雞出現復合型腸道炎癥疾病的關鍵。首先需要對肉雞養殖中所使用的飼料原料進行嚴格的甄選,避免出現使用發霉變質的飼料,同時注意部分含有有毒有害物質的非常規飼料原料的使用量,降低由于飼料原料因素導致的復合型腸道炎癥疾病。肉雞飼料原料在使用前需要對品質和營養價值進行檢測評估,對于出現水分含量超標或者毒素超標的飼料需要及時更換。肉雞養殖中飼料和原料的保存需要飼養管理人員嚴格注意,飼喂過程中需要對飼料原料的品質、形態、顏色和氣味進行甄別,對于出現異常情況的飼料及時進行更換。肉雞養殖過程中籠舍內的水線需要避開料槽,防止水進入料槽中導致飼料潮濕導致發霉的情況,飼料的飼喂注意秉承多次少量的原則,避免飼料的浪費以及大量飼料存積在料槽中引起飼料變質的情況。
6 肉雞復合型腸道炎癥的治療措施
由于導致肉雞出現復合型腸道炎癥的因素有很多種,對其進行治療的時候需要根據患病的原因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例如對于因為肉雞腸道受到球蟲感染引起的復合型腸道炎癥的,需要使用抗球蟲藥物和抗菌藥物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對于因為肉雞腸道內環境變化,電解質平衡失調的患病雞,可以在肉雞飼料中適量添加電解質以及部分維生素維持肉雞機體電解質的平衡,同時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硫酸黏菌素配合部分保健藥物飼喂肉雞可以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肉雞實際生產過程中還可以通過添加腸道保健到肉雞飼料中,連續使用3d后停藥2d觀察肉雞的疾病狀況后,繼續在肉雞飼料中添加2d,可以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肉雞雞群的采食量開始逐漸恢復,同時生產性能開始逐漸增加[5]。
7 小結
肉雞養殖過程中,疾病因素是限制肉雞健康狀況和生產性能的重大阻礙,復合型腸道炎癥疾病會導致肉雞采食量和生產性能的顯著下降,沒有采取及時的治療措施會導致肉雞的死亡,給肉雞養殖產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通過肉雞養殖過程中疾病的盡早發現,盡早診斷,對患病因素的嚴格考察后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可以有效的避免肉雞復合型腸道炎癥的惡化,保障肉雞養殖的科學發展。
參考文獻:
[1]夏明祥,王凌,王敏.肉雞復合型腸道炎癥的發病原因[J].獸醫導刊,2020(21):26.
[2]申露露,徐娥,肖英平,等.丁酸梭菌早期干預對大腸桿菌攻毒肉雞腸道炎癥因子和抗菌肽基因表達的影響[J].中國飼料,2020(7):42-47.
[3]宋志華,程康,張莉莉,等. 酶解青蒿對熱應激肉雞腸道炎癥反應的影響[A].中國畜牧獸醫學會.中國畜牧獸醫學會201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中國畜牧獸醫學會:中國畜牧獸醫學會,2017:1.DOI:10.26914/c.cnkihy.2017.011030.
[4]宮秀燕,韋明,蔣秋斐,等.凝結芽孢桿菌對腸炎沙門氏菌感染肉雞生產性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響[J].中國畜牧雜志,2015,51(17):74-79+98.
[5]李楠,趙思俊,王娟,等.肉雞生產鏈中腸炎沙門氏菌耐藥性分析及ERIC-PCR分型[J].食品科學,2016,37(3):1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