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波 羅春光 堯國民 羅世民 侯強紅 楊旭
摘要: 雞絳蟲病主要是由隸屬于戴文科賴利屬的幾種絳蟲寄生于雞的小腸內所引起的并以腹瀉、體重減輕、生長遲緩、產蛋量下降、腸道阻塞等為特征性臨床癥狀的一類常見的寄生蟲病;前殖吸蟲病是由隸屬于前殖科前殖屬的幾種前殖吸蟲寄生于雞、鴨等禽類的輸卵管、直腸、腔上囊和泄殖腔內所引起的以輸卵管炎、產蛋機能紊亂及排石灰樣稀糞為病理特征的一類家禽寄生蟲病。兩病呈世界性分布,既可單獨致病也可混合感染。一旦混合感染,患雞主要表現出精神萎靡、漸進性消瘦、生長發育遲緩、產蛋量下降、產畸形蛋及排石灰樣的稀糞;后期時常并發腹膜炎而導致病雞死亡。此外,雞絳蟲病與前殖吸蟲病的流行均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兩病常暴發于溫暖潮濕的季節,嚴重影響雞的生長發育,極大阻礙了世界養禽業的發展。在本次診療過程中,筆者結合臨床癥狀、病理剖解及實驗室檢查結果確診該病為雞絳蟲與前殖吸蟲混合感染。在此基礎上,采用吡喹酮+阿苯達唑+甲砜霉素對雞群進行驅蟲和治療,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雞;絳蟲病;前殖吸蟲病;診斷;治療;預防
雞絳蟲病主要是由隸屬于戴文科賴利屬的幾種絳蟲寄生于雞的小腸內所引起的以腹瀉、體重減輕、生長遲緩、產蛋量下降、腸道阻塞等為特征性臨床癥狀的一類常見的寄生蟲病[1];前殖吸蟲病是由隸屬于前殖科前殖屬的幾種前殖吸蟲寄生于雞、鴨等禽類的輸卵管、直腸、腔上囊和泄殖腔內所引起的以輸卵管炎、產蛋機能紊亂及排石灰樣稀糞為病理特征的一類家禽寄生蟲病[2]。兩病既可單獨致病又可混合感染,但雞絳蟲病主要危害幼齡雞群,而前殖吸蟲病對成年雞群影響較大。一旦混合感染,一般在早期患雞不表現出明顯的臨床癥狀,只有在感染中期才逐漸表現出精神萎靡、漸進性消瘦、生長發育遲緩、產蛋量下降、產畸形蛋及排石灰樣的稀糞[3];而在后期時常并發腹膜炎而導致病雞死亡[4]。此外,兩病均呈世界性分布[5],且前殖吸蟲病的流行具有明顯的季節性[6],發病往往集中于溫暖潮濕的季節,嚴重影響雞的生長發育,極大阻礙了世界養禽業的發展。
1 發病情況
懷化市中方縣某養殖戶在自家的果林里放養一批成年的土雞,共計1,200余羽。2020年8月16日,該養殖戶與筆者取得了電話聯系,據養殖戶反映:在其所養的1,200余羽雞中,部分母雞出現了異常狀況,發病母雞常出現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羽毛蓬亂、體格消瘦、腹部膨大、泄殖腔外翻,喜蹲伏作產蛋姿勢,產無殼蛋或畸形蛋及排帶有白色節片的石灰樣稀糞等一系列臨床癥狀。該養殖戶一直認為是細菌所引起的疾病,曾使用磺胺嘧啶、環丙沙星等抗生素進行治療,但病情未得控制反而愈加嚴重。遂邀請筆者前往該養殖場進行診治。
2 臨床癥狀
筆者在現場,經臨床檢查發現大部分發病母雞出現食欲不振、羽毛蓬亂、體格消瘦、貧血、腹部膨大、肛門外翻、走路搖擺、喜蹲伏作產蛋姿勢及排帶有白色節片的石灰樣稀糞等一系列臨床癥狀。少部分母雞還表現出排帶有血絲石灰樣稀糞之狀。
3 剖解及病理變化
隨機挑選病雞進行解剖。首先,臨床檢查可見病雞羽毛雜亂且毫無光澤、食欲不振、體格消瘦、貧血、胸骨突出、腹部膨大、肛門外翻及泄殖腔附近的羽毛粘有灰白色糞便。尸體解剖發現病雞的腸管及輸卵管充血腫大,輸卵管的部分部位有出血;剖開腸道,發現腸腔內充滿乳白色、帶狀、背腹扁平且分節,長度約為20~25cm的絳蟲,且部分腸壁黏膜肥厚、出血潮紅;剖開輸卵管,發現其部分部位有出血,黏膜變厚、充血潮紅,管內有白色滲出物,管壁上吸附有透明梨形的蟲體。
4 診斷
4.1 初步診斷
根據臨床癥狀、養殖戶用藥情況、剖檢所見的蟲體形狀及筆者臨床實踐經驗,初步診斷該病為雞絳蟲病與吸蟲病混合感染。
4.2 分子生物學診斷
分別收集蟲體于裝滿70%酒精溶液的小瓶,再置于冰盒內,拿回實驗室進行分子生物學檢測。用血液、組織DNA提取試劑盒(購買于北京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分別提取蟲體的總DNA。將提取的好的DNA樣品置于-20℃保存,備用。
利用引物JB3(TTTTTTGGGCATCCTGAGGTTTAT),JB4.5(TAAAGAAAGAACATA-ATGAAAATG)分別對兩蟲體總DNA的cox-1基因序列進行擴增。反應體系均為50uL,反應條件均為:95℃(預熱),5min;95℃(變性),30s;53℃(退火),30s;72℃(延伸),1min;共35個循環;最后72℃(延伸),5min。反應完成后,吸取5μL PCR產物在1.5%瓊脂糖上進行凝膠電泳檢測,結果顯示均為陽性。將陽性PCR產物發送至上海生工生物有限公司進行測序。
將獲得序列在GenBank上進行BLAST搜索分析,發現所獲得的序列與四角賴利絳蟲和卵圓前殖吸蟲的cox-1基因序列的相似度分別為99%和98%。由此確定該病的病原體為四角賴利絳蟲和卵圓前殖吸蟲,從而確診該病為雞四角賴利絳蟲病與前殖吸蟲病混合感染。
5 治療
根據確診結果,采用吡喹酮+阿苯達唑+甲砜霉素等三種藥物對雞群進行驅蟲和治療。使用吡喹酮對雞群進行驅蟲,按10~20mg/kg·bw口服灌喂,1次/d,連喂7d;使用阿苯達唑進行驅蟲,按15~20mg/kg·bw比例拌料飼喂,1次/d,連喂一周;同時,在水中加入甲砜霉素、B族維生素和VE,1次/d,連喂一周。用藥3d后,病情得到基本控制。一周后,病雞基本康復。
6 預防措施
6.1 加強飼養管理
養殖戶在進行飼料配比的過程中,應當注重雞飼料的營養均衡搭配,增加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含量,以期提高雞的身體素質,增加抵抗力[7]。
6.2 改善養殖場內的衛生條件
及時清掃雞舍,對雞舍進行定期消毒,確保雞舍地面干燥,雞糞要置于一偏僻處堆積發酵。特別驅蟲后的糞便要統一收集、發酵。
6.3 定期驅蟲
作好計劃性驅蟲,對成年雞每季度進行1~2次定期驅蟲,對雛雞每月進行驅蟲一次。一旦發現病雞立即隔離、治療。
6.4 殺滅中間宿主
四角賴利絳蟲的中間宿主主要為螞蟻、金龜子等一些無脊椎動物;前殖吸蟲的中間宿主為淡水螺和蜻蜓。根據中間宿主的生活屬性,在雞場內使用殺蟲劑對中間宿主進行滅殺。此外,防止雞群在蜻蜓出現的季節啄食蜻蜓及其幼蟲,并禁止雞群在清晨、傍晚以及雨后到池塘邊采食。
7 小結
雞絳蟲病是家禽體內較為常見的一類寄生蟲病,其主要以腹瀉、體重減輕、生長遲緩、產蛋量下降、腸道阻塞等為臨床癥狀;前殖吸蟲病是由隸屬于前殖科、前殖屬的幾種前殖吸蟲寄生于雞、鴨等禽類的輸卵管、直腸、腔上囊和泄殖腔內所引起的以輸卵管炎、產蛋機能紊亂及排石灰樣稀糞為病理特征的一類家禽寄生蟲病。雞絳蟲病與前殖吸蟲病分別主要危害于幼齡雞和成年雞。一旦混合感染,一般在早期患雞不表現出明顯的臨床癥狀,只有在感染中期才逐漸表現出精神萎靡、漸進性消瘦、生長發育遲緩、產蛋量下降、產畸形蛋及排石灰樣的稀糞;而在后期時常并發腹膜炎而導致病雞死亡。然而,患雞在感染早期不顯示出明顯的臨床癥狀,極易被忽略而成為傳染源,只有在感染中晚期才逐漸顯示出典型的臨床癥狀,且這些臨床癥狀極類似于細菌所引的疾病,非常難以鑒別。而傳統的檢測技術操作過于繁瑣,造成診治極為不便,且診斷出的結果也往往存在一定誤差,但利用分子技術檢測不僅克服傳統檢測技術的缺陷,同時也大大提高了檢測結果的精確性,為養殖戶對該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便捷有效的途徑。此外,本文所采用的診斷和防治方法,也為以后的臨床診療提供技術參考。
參考文獻:
[1] 孫 莉,李 明,盧瑋震,等. 卵圓前殖吸蟲病的診治[J]. 黑龍江畜牧獸醫,2011(6):79.
[2] 殷鳳彬,李忠,米瑞娟, 等. 雞前殖吸蟲病的診治[J]. 中國家禽,1998(3):47.
[3] 潘德彥. 一例雞前殖吸蟲病的診治報告[J]. 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6(1):117.
[4] 趙君和. 多例籠養蛋雞楔形前殖吸蟲病的診治體會[J]. 養禽與禽病防治,2017(9):36-38.
[5] 彭渝. 籠養蛋雞前殖吸蟲病的診治[J]. 中國畜禽種業,2008(18):43.
[6] 任志國. 雞前殖吸蟲病的診治[J]. 養殖技術顧問,2010(8):141.
[7] 李中波,侯強紅,堯國民,等. 四角賴利絳蟲( Raillietina tetragona) ITS-1 rDNA序列的擴增及分析[J].經濟動物學報,2020(2):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