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摘要:在雞群生產過程中,呼吸道疾病一直是管理人員最頭疼的問題,如果環境管理不良、尤其通風不當、空氣污濁等惡劣條件下,都會對雞只呼吸道黏膜產生強烈的刺激作用。再加上防疫工作跟不上,環境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數量較多,就會暴發呼吸道疾病。大多情況下,養殖戶不清楚整個呼吸道基本的發病過程,失去治療疾病的最佳時機,促使病情進一步加重,造成雞群發生較高的死亡率,給養雞生產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為了更好的防控呼吸道疾病,有必要將雞呼吸道由輕到重的發病過程簡述如下,希望引起管理人員的重視,有效防控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關鍵詞:雞群;呼吸道疾病;感冒;黏膜炎癥;腹膜炎
雞群生活環境中往往會發生一些突然變化,雞只上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發生感冒癥狀,并且呼吸道上皮細胞受損,給外界病原微生物入侵打開方便之門。這樣病原體通過呼吸道逐步對氣管和支氣管造成侵害,感染呼吸道疾病。如果生活環境污染嚴重,環境中存在的大腸桿菌、支原體和沙門氏菌等數量較多,就會繼發或混合感染其他呼吸道疾病。隨著病情發展,機體新陳代謝紊亂、腸道菌群失去平衡,雞只表現精神萎靡、食欲下降、采食量降低,體質和抗病能力下降,最后衰竭死亡。同時腸道內有害菌群繁殖過度,在給腸道造成危害的同時,還可以產生大量的毒素,隨著血液循環發生中毒現象,致使雞群發生較高的死亡率。
1 感冒引起上呼吸道炎癥
在雞群飼養管理過程中,如果環境溫度突然降低,或者通風管理不善,促使進入雞舍的冷風直接吹到雞只身上,這樣冷空氣就會對雞只上呼吸道產生強烈的刺激,引起雞只發生噴嚏和甩鼻等感冒癥狀。另外雞舍衛生條件較差,病原微生物含量較多,空氣污濁,病菌就會附著在粉塵中被雞只吸入上呼吸道內,也會促使雞群發生呼吸道疾病。隨著病情發展可以引起雞群發熱和上呼吸道炎癥,如果防控不及時就會影響雞只體質和呼吸道健康狀況,有時雞舍濕度過高,環境中病原微生物繁殖速度過快,這樣環境中的致病菌數量增加,增加雞群攝入病菌機會。由此可見上述因素都會給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帶來可趁之機。
雞群發生感冒后的主要癥狀是上呼吸道炎癥,發生噴嚏和甩鼻現象。通常雞只鼻腔屬于呼吸道的門戶,外界病原微生物可以通過鼻腔和眼結膜侵入機體,所以先從鼻腔入侵,開始發生甩鼻癥狀,此時說明鼻腔內分泌黏液增加,已經有炎癥感染,如果此時沒有進行有效防治的話,病原微生物會進一步達到喉頭,當喉頭出現炎癥時就會發癢,出現咳嗽癥狀。在實際生產中一旦雞群出現甩鼻癥狀時,需要引起注意,首先改善雞舍環境條件,保持溫度相對恒定,空氣新鮮和濕度較低等狀態,結合使用抗菌消炎藥物,就可以幫助機體盡快恢復健康。否則致病菌會逐步向下呼吸道侵入。
隨后炎癥進一步向下呼吸道感染,引起氣管和支氣管發炎,刺激呼吸道黏膜受損,為環境性病菌的入侵創造有利條件。此時最容易入侵機體呼吸道的病原體往往有常見的大腸桿菌和支原體等病菌,致使雞群感染慢性呼吸道疾病,整個病程較長,容易反復發作,因為環境中的大腸桿菌和支原體經常存在,在衛生條件惡劣的情況下,就會誘發雞群感染呼吸道疾病。如果環境中存在傳染性流感病毒或傳染性支氣管病毒,就會造成更大的危害,致使雞群暴發各種傳染性支氣管、傳染性新城疫和禽流感等疾病[1]。
2 呼吸道黏膜受損而發熱
在雞只呼吸道黏膜受到損害后,長期存在于環境中的支原體就會趁虛而入在呼吸道上皮細胞進行繁殖,刺激呼吸道炎癥反應很快加重,此時呼吸道病情發展很快,經過短短的一個晚上時間,就可以由原來的少數雞只發生咳嗽癥狀,轉變為大群發出呼嚕、咳嗽等呼吸道異常聲音,雞群的呼吸道癥狀明顯加重,機體體溫明顯升高,雞群食欲下降、采食量減少,生長發育受阻。此時使用治療支原體的藥物,最好選擇噴霧給藥能夠很快控制病情,如果診斷或防治不及時,混合感染病毒后,就會加重病情,增加疾病治療難度,給雞群帶來巨大損傷。臨床方面一般會選擇在飲水中添加泰樂菌素、鹽酸多西環素等藥物來治療支原體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但是由于用藥方法不當,容易產生耐藥菌株,給雞群投藥后效果不明顯。并且支原體屬于環境性病菌,在外界空氣污濁、濕度較大等情況下,非常容易引起雞群反復發作。這也是冬季雞群反復感染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有時繼發感染病毒后,病情更難以恢復,所以建議使用治療支原體的藥物同時,選擇麻黃、苦杏仁、甘草、川貝、雙黃連等中草藥,來抑制病毒在機體內復制,起到鎮咳化痰等作用,幫助雞群呼吸道恢復健康。
3 混合感染引起肺臟出血、壞死
在雞只呼吸道黏膜受到破壞,致使呼吸道癥狀突然加重,此時通過上呼吸道侵入機體的傳染性流感病毒和支原體可以快速達到下呼吸道和肺部,引起機體感染肺炎,肺臟出現出血和壞死等病理變化。如果機體僅僅感染支原體時,肺臟只有壞死、氣囊渾濁等病變。如果混合感染流感病毒,就會致使肺臟壞死、淤血,整個肺臟呈紫黑色,肺泡被嚴重損傷,剖檢后放置在水盆中會很快沉下去的。此時雞群病情非常嚴重,死亡率會明顯增加,有的雞群死亡率高達90%以上,使用藥物治療效果也不會太明顯,只能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替米考星、鹽酸多西環素等廣譜抗生素來防止雞群繼發感染其它細菌性疾病,或進行輔助治療。臨床方面經常使用板藍根、雙黃連、金銀花和大青葉等中草藥來增強雞只體質和免疫力,起到抗菌消炎、抑制病毒復制和清熱解毒、鎮咳化痰等作用,促使雞群盡快恢復健康狀況[2]。
4 外界空氣可以直接到達氣管和肺臟
雞群感染肺炎后,就會表現呼吸困難、張口喘氣等癥狀,失去氣管黏膜黏附或過濾空氣的機會,外界空氣可以直接到達氣管和肺臟,空氣中的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也會直接達到氣管和肺臟,對整個呼吸道造成嚴重破壞,進而增加了呼吸道癥狀。由此可見當雞群肺臟受到感染后,呼吸道中的氣管部分已經失去黏附病原菌的功能,如果外界環境衛生條件較差,粉塵飛揚、氨氣濃度超標等,病菌和有害氣體都會通過呼吸道直接到達肺臟,對氣管和肺臟直接產生毒害作用,致使病情更加嚴重,增加治療疾病的難度,雞群的死亡率勢必會更高。所以說改善雞群生活環境,對防控雞群呼吸道疾病非常有效。
5 雞感染肺炎后發熱情況加劇
雞群感染肺炎后,呼吸嚴重困難,體溫由原來的低熱發展到高熱,雞群精神萎靡、采食量明顯降低,這個時候雞只攝入機體的營養明顯不足,致使機體體質和抵抗力進一步降低,此時出現氣囊炎,引起氣囊渾濁、有泡沫、膿黃色干酪樣物附著。整個過程發展很快,僅僅經過1d時間,就會致使整個雞群明顯打蔫,精神狀態非常差。此時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藥物來治療疾病會沒有什么治療效果,建議使用地塞米松、安乃近、替米考星等注射液,來降低雞只體溫,提高雞群精神狀態,促使其增加采食量,有利于康復。
6 進一步發展成腹膜炎
雞只呼吸系統具有特殊的結構,全身的氣囊都是相通的,一旦胸部氣囊受到病原體感染,很快就會引起腹部氣囊發炎,而腹部氣囊與整個腹腔緊密聯系在一起,致使雞群感染腹膜炎,病菌可以通過腸壁,進一步對整個腸道造成感染,雞群發生腹瀉癥狀,糞便呈白色石灰樣。病雞泄殖腔沾滿污穢糞便,病原體可以隨著糞便和分泌物排泄到自然環境中,對飼養環境的土壤、飼料或飲水等造成污染,促使疾病進一步擴散和蔓延。此時治療疾病時,不僅需要治療呼吸道的藥物,還需要治療腸道的藥物,大大增加治療難度,病情雞群的死亡率也會更高。
7 雞體高熱、腸道免疫力下降
在雞群感染腹膜炎之后,在病菌的刺激和作用下雞只體溫升高,隨著體溫的進一步升高,雞只食欲下降、采食量降低、精神萎靡,機體體質嚴重下降,促使腸道發生炎癥、腸道內菌群失去平衡,優勢菌群受到抑制,腸道內的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魏氏梭菌等有害病菌就會快速繁殖,通過腸道毛細血管運輸到整個身體的血液當中,在全身進行繁殖引起敗血癥,致使各個心臟、肝臟、腎臟等主要臟器發生出血癥狀。
8 出現包心包肝和敗血癥
在大腸桿菌引起雞只全身發生敗血癥后,雞只心臟和肝臟周圍附著大量的白色干酪樣物質,機體各個組織和器官的機能受到抑制,新陳代謝紊亂,這時候再使用藥物也沒有什么治療效果。同時大腸桿菌還可以產生大量的內毒素,在機體中蓄積后能夠引起自體中毒。同時在腸道菌群失去平衡的情況下,給有害菌群的繁殖提供適宜環境,例如,魏氏梭菌繁殖迅速,引起壞死性腸炎的同時,魏氏梭菌產生的梭菌毒素還會蓄積在肝臟,造成肝臟腫大破裂,進而開始出現大量死亡現象。
9 小結
總之,雞只受到外界溫度突然變化,濕度較大或者空氣污濁等情況下,呼吸道黏膜容易受到強烈刺激,雞群首先表現甩鼻和咳嗽等癥狀,如果環境條件未及時改善,就會給外界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帶來機會,雞群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如果環境條件較差,或者環境中大腸桿菌或支原體等病菌含量較多,就會繼發或混合感染其它疾病,促使病情一步步向嚴重處發展,需要使用抗生素藥物和抗病毒藥物進行有效治療,否則就會促使病情很快加重,這樣在雞群呼吸道疾病發展到后期,不僅受到病毒感染,還會受到大腸桿菌的感染,引起包心包肝或敗血癥狀,致使雞體內臟逐漸衰竭,進而造成很高的死亡率[3]。
參考文獻:
[1]趙金棟.雞呼吸道疾病綜合防控[J].中國動物保健,2021,23(4):37+40.
[2]郭維軍.如何預防雞群發生呼吸道疾病[J].新農業,2021(5):56.
[3]鄔方基,姜玉財,宋瑞艷.有關雞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技術探析[J].吉林畜牧獸醫,2021,4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