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蓮
摘要:閑置宅基地的盤活利用對中國實現"農業強盛、農村美麗、農民富饒"的目標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各地實踐利用閑置宅地的盤點利用拓寬了農村振興發展用地的來源,繁榮了農村經濟,壯大了村里的集體經濟表示在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現在閑置宅地的盤點利用存在著規模不大、數量不足、效率不高、管理機構不完善等突出問題,為了加強宅地的盤點利用,完善了閑置宅地的盤點利用計劃采取加強閑置宅地盤點利用管理等措施,是優化閑置宅地盤點利用的主要途徑。
關鍵詞 ?閑置宅基地;盤活利用;優化路徑;鄉村振興
引言在農村振興中,清點利用閑置宅地是閑置宅地參與各種要素的再配置和利用的過程,是體現閑置宅地利用價值、實現附加價值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伴隨著閑置宅基地的資產化或資本化。激活農村閑散宅地,是繁榮農村市場經濟、蓬勃發展鄉鎮集體市場經濟、提高農民收入、改善村民福利水平的主要方法,也是促進農村經濟繁榮、推動城鄉因素自由流轉、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的主要引擎。
一、成效
近年來,在我國各地積極開展了閑置住宅地盤活管理利用的試點,并獲得了積極成效,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個方面。
1.增加耕地來源,有助于耕地占用和補充平衡。我國人多土地少,現在我國耕地面積僅1.28億公頃,人均耕地面積僅906.67平方米,所以我國實施了嚴格的耕地占有平衡政策。通過盤點利用閑置宅地,將有耕地再開墾條件的閑置宅地再開墾為耕地,可以增加耕地面積,是中國各地特別是經濟發達地區完成耕地保護任務的一條路徑。在耕地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可以將閑置宅基地的再開墾耕地指標置換為建設用地指標來獲得收益,將耕地指標改為地區,可以解決建設用地和耕地保護難以兩立的問題。
2.擴大村集體經濟,增加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入。激活閑置宅基地是吸引村里的集體企業,推動村里的集體經濟發展,推進產業振興的主要方式。許多地區的實踐是,對閑置宅基地的盤活利用,特別是成片式、項目式、計劃性的閑置宅基地的盤活利用通常會給村子的集體帶來新的項目、新產業,助長村的集體經濟的發展表示直接增加了村里集體經濟組織的收入。在閑置宅地活性化利用過程中產生的新項目、新產業不僅關系到本村或周邊地區的發展,還將帶動下產業及相關服務業等產業,促進農村產業的振興。
3.增加耕地源,有助于耕地占有平衡。我國人多土地少,現在我國耕地面積僅1.28億公頃,人均耕地面積僅906.67平方米,所以我國實施了嚴格的耕地占有平衡政策。通過盤點利用閑置宅地,將有耕地再開墾條件的閑置宅地再開墾為耕地,可以增加耕地面積,是中國各地特別是經濟發達地區完成耕地保護任務的一條路徑。對于土地資源比較充足的地方,通過把閑置宅地的再開墾土地指標置換成建設使用的土地指標來獲取利潤,才能解決城市建設用地與農田維護不能二立的問題。
二、問題點
我國近年來,清點利用閑置宅基地取得了良好效果,但由于相關制度不完善等原因,清點利用閑置宅地仍存在一些問題。
1.利用空置宅地存在效率低下的問題。目前,中國的成片式、項目式、計劃性的閑置宅基地盤點利用行為較少,已經發生的閑置宅地盤點利用普遍缺乏科學計劃和整體統一計劃,這突出了閑置宅地盤點利用的分段特征導致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低等問題。直接降低了閑置宅基地的盤活利用的綜合效果。目前,中國村用地規模仍達到0.22億公頃,許多地區的新建住宅地仍缺乏統一計劃,頻繁發生違法占用耕地建設的現象。
2.閑置宅基地盤點使用機制不健全,且普遍存在管理不嚴格的情況。由于缺少相應的管理機制,現在中國的清閑宅地盤點利用還沒有實現規范化和制度化。具有主體性、個人性、隨意性強的特點,盤點主體的范圍過大,利益補償分配不合理,盤點方式不科學等問題發生,耕地擴大、土地污染、區域生態環境破壞等問題也發生。降低了閑置宅地的磁盤活性化利用效率。
三、結語
1.大力激活閑置宅基地,增加農村振興用地的庫存供應
隨著中國農村振興戰略的推進,農村振興用地的需求不斷增加,為了擴大農村振興用地的來源,更好地緩和農村建設用地和耕地保護的矛盾,有必要在農村振興中推進閑置用地的活性化利用。
(1)明確可有效利用閑置宅基地的基本信息。充分發揮地方政府推進閑置宅基地盤點利用的主體性,積極組織相關部門,清掃、更新定期盤活利用的宅地的規模、位置等信息,創造盤點利用所需的前提條件提供制定相關計劃所需的基礎數據。
(2)加強閑置宅基地的整理工作,改善閑置宅基地的活性化利用條件。整理閑置宅基地是一項復雜的工程,要順利完成這項復雜的工程,需要村民、村集體經濟組織、政府、項目主體、投資主體等相關主體的共同努力。(1)通過宣傳教育,提高村民、村集體經濟組織開展閑置宅地整理的主觀能動性。(2)根據鄉下上層規劃,結合區域土地利用結構,考慮到閑置宅地盤活后的利用方式,按照利用要求,特別是產業用地的要求整理閑置宅地,避免整理后的閑置宅地利用條件和產業發展要求不一致的問題。(3)合理構建游休宅基地的整理資金分擔機制,鼓勵村民、村的集團經濟組織、投資主體、政府等主體增加游休宅基地的整理資金投入,同時拓寬游休宅基地的整理資金籌措渠道鼓勵引入各種社會資本參加閑置宅基地的整理活動。解決閑置宅基地整理的資金投入難題。
2.整頓閑置宅基地活性化利用相關計劃
結合振興農村的"美麗農村"建設需求和"生態宜居"振興目標,鼓勵各地農村積極開展必要的用地計劃,實現"農村用地、計劃先行"。
(1)加快各地村用地計劃的制定。引導各地農村,特別是有條件的農村,加快編制村用地詳細規劃,明確可新建住宅基地的位置、面積等內容,從而減少宅地違法亂建行為,改善村建散亂、宅地利用配置混亂的情況減少將來可能發生的閑置宅地的活性化利用的難度。
(2)在村用地計劃中,詳細制作關于清點利用閑置宅地的信息內容。將閑置宅地的改造、盤活利用納入村用地計劃,明確了盤活利用的閑置宅地的位置、數量、可轉換用途等具體內容,進一步明確了盤活利用的閑置宅地的相關信息建議優化閑置宅地在農村振興發展用地的總體布局和規劃。
參考文獻:
[1]韓振華 . 閑置農宅盤活利用的北京探索[J]. 農村經營管理,2020(4):24-25.
[2]殷謙芊 . 當前我國農村閑置土地研究綜述[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1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