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姓名:呂目庭(1977.07--);性別:男,民族:漢,籍貫:河南夏邑人,學歷:大專;研究方向:企業管理。
摘要:伴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得不斷深化,在全球范圍內開始高度關注生態經濟,在整個過程中,也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模式和這一發展目標出現脫節。因此為了有效迎合企業發展的全新趨勢,綠色管理理念應運而生。該概念的提出既能夠保障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利潤空間,也能推動企業實現健康穩定的可持續發展。基于此,文章將對企業發展的綠色管理就是展開相應的探討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綠色管理;企業發展;發展趨勢;發展策略
引言:在綠色管理理念中,除了保障基礎的生產經營之外,對于生態管理也更加關注和重視,實現了生態保護和生產經營兩者之間的高度融合,保障整個社會經濟實現健康穩定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在21世紀,我國企業為了保障長遠發展,改善競爭能力,需要了解到綠色管理的發展趨勢,以及其展現出來的價值優勢,通過進一步改善自身的生態實力,建立出更為標準化以及規范化的綠色管理模式,以幫助企業建立完善的管理形象,并獲得長足的進步和發展。
一、企業實施綠色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在我國現代工業高速發展的社會背景之下,對環境造成地污染無法避免,同時伴隨越來越嚴重的發展趨勢。能源的過渡消耗、過量投入,也會為環境帶來較大的破壞,加上過度強調工業領域的發展數量和發展速度,導致自然中的不可再生資源被過度開采,排放出來的污染物也超出生態環境的承受標準,各種不可再生資源較為短缺,生態環境被嚴重破壞。由此可以得知,在工業的發展過程中,不能夠將損害人類的生活質量和生態環境作為基礎,而是需要進一步強化企業的綠色管理模式,走上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開展循環經濟發展。但是發展綠色管理對于企業來說,也會帶來較多的限制。長久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粗放式管理模式,為環境帶來了較大的壓力,除了對環境造成污染,還導致不可再生資源被嚴重浪費,如各種煤炭資源被過度開發,生態系統損害較為嚴重,尤其是對于煤礦企業來說,除了在發展過程中對環境造成了嚴重地污染,還導致很多自然資源被大量消耗。
二、我國企業在綠色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挑戰
首先是基于國家層面,在綠色管理理論及概念的宣傳力度上存在不足,導致很多企業還沒有了解到綠色管理的價值和優勢,過度關注短期利益,在綠色管理工作上較為消極,甚至是為了企業利益持抵觸態度。對一些技術能力不足、規模較小的中小型企業來說,也因為在生產設備上的約束,導致其在綠色管理發展上無法向前推進。
其次是基于企業層面,傳統的企業經營發展管理概念已經較為根深蒂固,始終秉承著先污染環境后治理的發展原,則自身在環保理念上較為薄弱,經營發展理念較為滯后,這樣的經濟增長模式除了導致我國大量的自然資源和不可再生能源被浪費,對企業未來的發展也會帶來一定的限制和阻礙。很多企業的管理人員都沒有了解到將破壞環境作為代價的企業發展只是短期的,在常規化的管理工作和生產過程中,也沒有融入綠色管理理念,導致綠色管理理念缺失,無法幫助企業實現健康穩定的可持續發展。
最后就是基于社會層面,國家公民在環保意識上較為薄弱,雖然近些年來已經開始關注環保,但是在思想認知上并沒有將生活和環境保護進行有機融合。在很多綠色產品和綠色生產工藝上,標準和要求還停留在傳統層面,消費意識也不夠綠色環保,而這一消費群體的價值觀念,也為社會企業地供給方向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三、企業實現綠色管理的有效途徑
1.政府鼓勵企業建立綠色管理體系
基于政府層面,除了需要對法律法規進行不斷的完善和調整之外,還需要進一步強化對綠色管理理念的宣揚,鼓勵社會企業建立綠色管理相關的部門崗位,形成更為標準化的綠色管理體系,相關部門應該通過制度和條例保障企業在實現綠色管理過程中有章可依,并形成更為長期性的環保價值觀念體系。
2.企業加強對綠色管理意識的培養
基于企業層次,首先應該從自身的思想認知上了解到綠色管理的重要性,改變企業的發展概念,逐步向著綠色化的方向進行轉移,將綠色管理概念和企業文化進行深度融合,并將其潛移默化地根植在員工的思想中,并幫助企業員工建立出綠色管理的社會責任感。不管是內部什么部門,都應該了解到綠色管理的價值和優勢,并明確其發展潛力,不管是生產過程中所用到的什么材料,都應該率先考慮環保這一要素,也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實現上行下效,開展高效有序的綠色管理工作。
3.引進綠色管理專業人才
人才是企業展開綠色管理的關鍵,因此應該進一步強化對綠色管理人才的引進和培育,可以通過高薪聘請人才的方式,對企業的綠色管理模式展開統籌規劃,強化監督水平。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和高校進行合作,定期展開人才培訓以及相關的知識講座,同時設定適當的獎懲措施以及監督機制,對員工的綠色管理行為進行考核,改善員工的綠色管理水平。
4.明確依法治企理念,推進綠色管理法治化
首先就要建立出標準化的廢棄物回收法律法規,可以積極借鑒日本等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對于能夠進行循環運用的資源展開再次回收,包括建筑施工所用到的廢料以及人們日常生活中丟棄的老舊電器等等。基于法律法規制定這一層次,積極鼓勵社會中出現更多的資源節約型企業,并頒布對應的優惠政策。而對于一些在日常生產過程中資源浪費較為嚴重的企業來說,可以適當地對其進行法律處罰。在法律法規的強制影響下,幫助企業養成更為主動的綠色生產行為。其次是需要進一步強化企業綠色管理的立法,目前我國在相關法律法規中,暫未針對企業的綠色管理制定出專門的法律內容,因此為了進一步改善我國企業綠色管理工作的落實成果,需要盡快制定出與其相關的法律法規。
四、結語
綜上所述,綠色管理理念更加符合我國現代化企業的發展趨勢,能夠確保國內企業實現健康穩定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現代企業需要了解到綠色管理的重要性,并明確綠色管理現階段存在的問題,制定出針對性地管理策略,以保障企業實現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邱宇,劉藝萱.綠色管理:企業管理發展的新趨勢[J].商業文化,2021(28):49-50.
[2]劉娜.綠色管理——企業管理發展的新趨勢[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9(1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