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詠赟
溧陽市人民醫院藥劑科,江蘇溧陽 213300
質子泵抑制劑(PPIs)是臨床用于治療消化道潰瘍等多種基本的常用藥物之一, 可對H+-K+-ATP 酶活性產生抑制作用,以達到抑制胃酸分泌效果,進而緩解患者各項癥狀[1-2]。 機體在多種嚴重應激狀態下如復雜手術、嚴重創傷及危重疾病等可出現酸分泌增加、 黏膜保護作用降低及神經內分泌失調等,進而引起急性消化道黏膜糜爛、出血及潰瘍等應激性黏膜病變(SRMD)[3]。 近年來,PPIs 被廣泛應用于預防SRMD 治療中,但隨著臨床應用越來越多,不合理用藥情況隨之增多。 藥師是醫院用藥服務質量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進一步提高促進PPIs 注射劑在預防SRMD 合理應用的效果, 醫院可嘗試發揮藥師干預作用[4-5]。該次選取2020 年3 月—2021 年3 月該院收治的105例患者, 研究藥師干預對促進PPIs 注射劑在預防圍術期SRMD 中合理應用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收治的105 例患者為研究對象。 納入標準:①均用藥PPIs 注射劑治療;②患者資料完整;③患者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①合并精神疾病者;②中途退出者;③對該研究藥物過敏者;④合并心肝腎功能嚴重不全者;⑤合并惡性腫瘤者;⑥近期接受其他藥物治療者。 按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52 例)和觀察組(53 例),其中對照組男27例,女25 例;年齡18~70 歲,平均(39.59±5.24)歲。 觀察組男28 例,女25 例;年齡20~69 歲,平均(39.16±5.32)歲。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該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對照組由醫生指導患者用藥PPIs 注射液, 囑咐患者嚴格遵照醫囑用藥,指導患者用藥次數、劑量及方法等,告知患者用藥注意事項,無藥師干預。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藥師干預,具體為:①召開會議:由藥師與科室醫生共同參與會議,一同探討并研究PPIs 的安全用藥問題;會議中,藥師與醫生需從藥物規格、種類、溶媒、不良反應及用法用量等方面進行討論, 分析可對藥物合理使用產生影響的因素;②問題分析:選取不合理用藥PPIs 注射劑的病例為依據, 對不合理用藥原因進行分析; ③制訂方案:由醫生與藥師定期參與培訓,將循證醫學理論應用于藥物合理性研究過程中, 一同制訂出PPIs 注射劑合理用藥方案;④方案實施:當確定患者需使用PPIs 治療時,醫生需以患者實際病情為依據,結合患者癥狀表現等,與藥師一同討論給藥方案; 由藥師定期開展PPIs 注射劑用藥點評工作,針對不合理用藥情況進行通報,并將用藥合理性納入科室管理考核中; 針對點評中不合理用藥情況較多科室,藥師需定期開展用藥宣教,并積極與醫生進行交流;與醫院信息科聯合,于醫院HIS 系統中嵌入醫囑智能審核模塊;用藥期間,由藥師對患者不良反應、療效等進行監測和跟蹤,一旦發現異常情況,立即處理。
①不良反應情況:記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肝功能反應、胃腸道反應及心血管反應。
②SRMD 發生情況及預防SRMD 合理用藥:記錄患者SRMD 發生情況,評估預防圍術期SRMD 合理用藥需嚴格遵循藥品說明書, 并結合國內外對于預防SRMD 使用PPIs 的詢證指南。
③不合理用藥:記錄PPIs 不合理用藥情況,包括無指征用藥、聯合用藥不當、用法用量不合理及療程不當。
采用SPSS 19.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7.55%)低于對照組(23.0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比較[n(%)]Table 1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n(%)]
所有PPIs 藥物中, 注射用奧美拉唑使用率最高為53.73%,其次為注射用泮托拉唑鈉(37.31%),各種PPIs 使用比例見表2。

表2 患者SRMD 發生情況及預防SRMD 合理用藥情況Table 2 Occurrence of SRMD in patients and rational drug use to prevent SRMD
觀察組不合理用藥率(7.55%)低于對照組(53.8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合理用藥情況比較[n(%)]Table 3 Comparison of irrational drug us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n(%)]
PPIs 是目前臨床治療多種疾病的常用抑酸藥物,合理用藥可抑制胃部分泌過多酸液, 可清除或殺滅幽門螺桿菌,以達到治療潰瘍目的[6]。 但由于藥物的藥理作用較為復雜,一旦發生藥物使用不合理情況,會對藥物療效產生不利影響[7-9]。 因此臨床需采取科學、有效干預措施,以促進PPIs 注射劑在預防SRMD 中合理應用。
SRMD 指機體于各類創傷、 手術及危重癥等應激狀態下所發生的急性消化道潰瘍、糜爛等病變,若無法得到及時治療,可導致消化道穿孔、出血等,進而提高病死率[10-12]。該研究發現,105 例患者均未發生SRMD,其中38 例未預防用藥,其余67 例均使用PPIs;術前用藥17 例,術后用藥50 例;提示預防用藥PPIs 與無預防用藥PPIs 的患者,SRMD 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針對無高危因素SRMD 患者,預防用藥PPIs 并非必要。該研究還發現,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觀察組(7.55%)低于對照組(23.08%)(P<0.05);不合理用藥率比較,觀察組(7.55%)低于對照組(53.85%)(P<0.05);提示藥師干預應用于臨床,可促進PPIs 注射劑在預防圍術期SRMD 的合理使用,降低不合理用藥率及不良反應發生率, 并促進醫生對藥物知識掌握程度提高。 范洪[13]選取64 例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對照組、干預組分別行醫生給予PPIs 注射劑用藥、醫生給予PPIs 注射劑用藥聯合藥師干預,結果顯示,干預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13%, 低于對照組的18.75%(P<0.05),與該研究結果一致。 分析原因,藥師干預中通過組織藥師與醫生一同召開會議, 針對PPIs 注射劑合理用藥進行商討,不僅能提高醫生對藥物知識掌握程度,還可促使藥師了解藥物的實際應用情況,以便指導合理用藥[14-16]。其次,藥師是藥學服務的執行者,通過藥師干預,藥師可隨時為患者提供藥學咨詢服務,并為醫護人員提供用藥指導、監測不良反應等,對促進臨床合理用藥,意義重大[17]。此外,藥師干預可于用藥過程中對患者進行藥學監護,并行藥學查房,以了解患者實際用藥情況,參與到藥物治療方案調整中, 以最大限度地提高PPIs 注射劑在預防SRMD 中的合理使用[18]。
綜上所述, 藥師干預可促進PPIs 注射劑在預防SRMD 中的合理使用,提高用藥合理性,減少不良反應,確保藥物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