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剛
基于常態教學活動及調查分析發現,小學生運算能力偏低主要緣于輕視口算、算理不明及策略單一三大問題。當下,題海戰術顯然已經無法解決學生計算中出現的問題。而教師依托信息技術手段的獨特優勢,可以有效提升學生運算能力,直面學生的困惑。
一、巧用信息技術手段強化口算能力
1.保持口算興趣
長期的教學實踐告訴我們,保持口算興趣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信息技術手段的使用,讓學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更專注、更持久。一年級下冊“美麗的田園”一課安排了12道口算題,目的是讓學生鞏固20以內的加減法,并能正確熟練地計算。教學時,教師可以設置闖關游戲的學習情境,學生親自到設備前操作,回答正確就會獲得金幣,同時出現勝利的音樂。這種通過多媒體技術直奔主題的教學呈現方式為學生提供了生動、活潑、鮮明的形象,使枯燥的口算學習更加形象化,確保了注意力的持久性,提高了口算的學習效果。
2.提升口算質量
口算教學中,教師大多關注速度而忽視質量,那么如何在保證一定速度的同時,確保學生的計算正確率呢?“快樂的小鴨子”一課的學習內容是20以內的退位減法,其中有一組練習是用撲克牌做口算。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隨機出示兩張撲克牌,讓全班學生都參與到口算練習中。這樣,在同樣的時間里,不僅提高了出牌的速度,同時增加了練習的密度。口算練習結束后,教師設置訂正環節,讓學生自己找出錯誤,這樣既能發現普遍性錯誤,也能對典型性錯誤進行及時分析,提高了口算的質量。
二、巧用信息技術手段助力算理理解
1.化抽象為直觀
除法的算理是比較抽象的,對學生的原有思維具有一定的挑戰。二年級下冊除法單元的第一課,一般的教學方法是讓學生借助手中的小棒來算一算、擺一擺。但教師在學生擺一擺的過程中,還應該及時地引導學生結合擺的過程想一想、說一說,并對算理進行總結。這個過程非常重要,是單純擺小棒所實現不了的。為此,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的動態演示清晰地將算理展現給學生,把抽象的算理變得更加直觀生動,除法的算理具體化了,思維層次提高了,思維也就靈動起來了。
2.讓思維可視化
算理的教學其實就是思維訓練的過程。怎樣把思維訓練的隱性特征變得形象可視,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呢?教學“乘法分配律”時,筆者嘗試利用點子圖讓靜止畫面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可視化的特性,讓乘法分配律成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規律。筆者借助種樹和澆水這樣的情景,首先讓學生感受到求人數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用種樹人數加澆水人數。隨著點子圖的動態演示,當擴充到2組、10組、25組的時候,學生就能輕易地列出一組相等的算式。這里雖然僅僅是一幅動態的點子圖,但它蘊含的信息是相當豐富的。學生不是單純從一個例子得出這兩個算式是相等的,而是在點子圖動態的移動過程中不斷地擴充著學習素材。信息技術手段幫助學生理解了兩個算式相等的算理,為后續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讓規律有跡可尋
四年級下冊“有趣的算式”一課中,運算中找規律是對學生思維的挑戰。在教學中,由于計算的數據比較多,學生的觀察歸納會出現無序的現象。要想讓學生發現運算中的規律,就需要給學生可模仿的觀察方式。為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給課件做一個小小的改進:一次閃動可以提示學生橫向觀察;二次閃動可以提示學生縱向觀察;三次閃動可以提示學生從觀察乘數入手,找到乘數的特征;四次閃動可以提示學生從積入手,看到積數字的首尾特點、排序特點……有了多媒體技術的提示,學生便有了思考的方向,發現了運算的規律,為今后學習此類型的運算內容明確了思考策略。
三、依托信息技術手段觸發多種策略解決問題
1.學會運用多種運算策略解決問題
依托信息技術手段幫助學生運用多種策略來解決問題,能夠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組合圖形的面積”一課教學中,教師往往讓學生用自制的圖形講解自己的思路,作品多而雜亂,占用大量的時間。學生在分類的時候,將圖形和算式分開了,這既讓我們看不到計算的依據,也影響著算法多樣性的教學效果。筆者嘗試運用平板中的畫板功能,在圖形上連線,把圖形拼擺的情況呈現出來;利用保存功能,保留作圖痕跡,呈現過程對比;利用拖拽功能,實現圖形的分類。這樣一來,在實現數形同步的同時,也能夠讓學生隨時瀏覽到其他同學的想法,了解了多種運算策略的生成,學會了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
2.在實踐中優化運算策略
以信息技術手段為背景的運算策略的優化,能幫助我們解決哪些疑惑呢?“包裝的學問”是一節數學活動課,嘗試運用計算解決包裝中如何節省的問題。學生首先利用平板強大的教學輔助功能,把自己的方法拍照上傳。隨后學生在理解各種計算策略的基礎上進行優選,找到最節約的方法。筆者在教學中發現,四個磁帶包裝最節省的方法選擇難度比較大,在選擇最優方法時,有些學生會產生畏難情緒,干脆忽略了方法直接看計算結果。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降低難度,節省時間。教師可以在多媒體終端進行操作,根據學生的發言,選擇將對應的圖形進行放大和強化,并暫時屏蔽可能出現干擾的其他方法,把學生的發言和屏幕演示建立起一一對應的關系,強化對省料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在總結環節,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把教學過程中運算策略先分類比較、再優中選優的過程演示一遍,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其思維過程,突破教學難點。
總而言之,無論是簡單的實物展臺,還是動態的課件設計,甚至是一對一的數字化教學,教師只有在學生運算能力培養上恰當巧妙地使用信息技術手段,才能真切地感受到信息技術帶給課堂的靈動與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