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莉芳
摘要: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在全國各地陸續(xù)進入重大突發(fā)公共事件一級防御狀態(tài)下,選擇疫情期間在外科臨床實習護士為研究對象,對實習生管理和實習帶教工作流程的梳理,文章從實習生理論教學、教學計劃實施、實踐教學、線上教學等方面工作進行經驗總結,在不斷改變帶教的方式方法后,摸索出能適應疫情期間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一套教學流程,希望能為疫情期間普通病房教學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冠疫情;實習生;教學工作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9--01
臨床帶教是將在學校所學習的醫(yī)學理論應用到日常臨床診療實踐的過程,在醫(yī)學教育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臨床帶教的措施緊密銜接了臨床護理實踐以及在校階段的護理原理教學,將護生置于真實的護理實踐氛圍中,實現(xiàn)自身職業(yè)人文素養(yǎng)和綜合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1]。然而傳統(tǒng)的臨床帶教方式已不能滿足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下實習護士的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護生們因為疫情影響諸多臨床實踐難以完成,全國高校要求延遲實習時間,而根據(jù)教育部停課不停學、保證學生安全、疫情不蔓延等管理要求,為了能完成各項教學工作、保證實習生帶教質量,外科對疫情期間帶教采取了一系列應急措施,現(xiàn)將帶教方式轉變后的效果呈現(xiàn)如下。
1理論教學
1.1研究對象選擇疫情期間在外科臨床實習護士,2020年5月-2022年5月共48名各大院校大專及本科護理實習生為研究對象,平均年齡在19~24歲,由帶教老師一對一完成教學任務。
1.2師資團隊建立科室選擇具有帶教資格,護理部審核通過護師及以上職稱經驗豐富的帶教老師進行一對一帶教。作為帶教老師有必要讓護生們真正感受到厚重的人文氣息,而不應單純局限于淺層次的護理知識傳授,護生只有在感受到人文氣息與人文關懷的前提下,才能夠逐步提升自身先階段具備的人文素質。確保能夠凸顯本院獨有的人文特色與人文內涵,護生置身其中才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強烈感染。
1.3實習生基本信息收集在實習生入科之前,大外科提前一周分發(fā)實習生名單,護士長進行預排班,選擇帶教老師。當實習生下科室報道后,護士長進行入科宣教,填寫外科實習生入科登記表,并確認實習周數(shù)。總帶教老師介紹各個帶教老師,說明疫情期間教學計劃、需完成的教學目標表單,及實習結束自我評價及帶教效果評價。
1.4教學計劃實施整體教學計劃第一階段:第一周,學生進入病區(qū)后右?guī)Ы汤蠋熃榻B病區(qū)環(huán)境,規(guī)章制度,常用基礎護理操作及專科護理操作。第二階段:第二~三周,在帶教老師指導下,讓學生分管幾位患者,正確運用護理程序,對患者實施整體護理。第三階段:第四周,需要完成一篇護理計劃,組織帶教老師和學生進行評教評學會議一次。
2實踐教學
2.1專科技能培訓考核標準根據(jù)科室制定實習生實習周期內需要完成的操作考核項目進行考核,如:留置胃管、口腔護理、灌腸等操作,依據(jù)操作考核表進行評分記錄。日常護理技能運用,需要在帶教老師指導下完成并評價,總結經驗,確保操作的規(guī)范性
2.2常見病例討論實施以情景教學與案例討論相結合,講課本知識轉化為直觀內容,縮短理論與實踐聯(lián)系的時間,且活躍轉換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對護理問題思索的動力。突顯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強調實踐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目標。[2]
2.3疫情期間醫(yī)療救治應急演練實踐根據(jù)醫(yī)院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制定科室疫情期間醫(yī)療救治應急預案,精準推進突發(fā)事件發(fā)生時有序開展工作。實習生也是科室的一員,當科室發(fā)生緊急人員部署時,實習生全院參與,確保科室及醫(yī)院的正常運行。新冠疫情期間實習生入科宣教內容中,疫情期間醫(yī)療救治應急演練預案必須人人掌握,并進行演練。新冠疫情期間各科室實行嚴格的門禁管理,實習生入科后認真學習病區(qū)門禁管理條例,確保病區(qū)出入人員的流調情況復合醫(yī)院要求。
3線上教學
3.1胃腸外科實習護士小講課教學計劃實施新冠疫情期間為了減少聚集,無法做到如之前教學查房頻繁小組討論,為了有序推進教學工作,減課不減量原則,我科室結合線上教學,確保學生能按時按量完成實習任務,制定以下教學課程安排:第一周:星期一由護士長小組講課,主要包括入科宣教、醫(yī)院下發(fā)最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管理工作要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救治應急預案演練內容、醫(yī)院感控相關要求、發(fā)生職業(yè)暴露處置流程等。星期二帶教老師一對一講解,主要包括胃腸外科收治常見病、多發(fā)病類型、急腹癥種類處理流程、帶教老師責任組收治病人情況、疾病類型。星期三帶教老師一對一講解,主要包括外科常見護理操作介紹、指導實習生書寫胃腸外科實習生教學初計劃。星期四、星期五微信視頻授課,主要包括闌尾炎、腹股溝疝相關疾病介紹及治療、闌尾炎護理查房,帶教老師帶領本小組實習生共同完成、線上討論護理查房學習重點及存在問題反饋。第二周:星期一微信視頻授課,主要包括胃腸道腫瘤相關疾病介紹及治療。星期二、星期三帶教老師一對一講解,主要包括外科常見儀器作用及使用方法、辦公軟件的使用方法及護理文書書寫要求。星期四總帶教教學教師操作示范,主要包括出科考試操作示范:口腔護理、灌腸、胃腸減壓。星期五帶教老師一對一講解,主要包括講解口腔護理、灌腸、胃腸減壓操作要點及考試要求。第三周:星期一微信視頻授課,主要包括胃腸道腫瘤相關疾病介紹及治療腹腔手術后患者留置各種管道護理要點及注意事項。星期二總帶教病房示范,強調晨、晚間護理操作、檢查標準。星期三、星期四護士長微信視頻授課,主要包括醫(yī)患溝通技巧、教科書外拓展學習:腹腔手術患者相關知識新進展新方向。星期五帶教老師一對一講解,主要為醫(yī)護聯(lián)合查房方式及意義。第四周:星期一總帶教指導運用護理助手APP學習,手機護理助手APP學習出科考試操作考核表相關內容、理論考試題庫的學習。星期二指導老師監(jiān)督學習,運用手機護理助手APP學習中心靜脈置管維護及預防跌倒相關內容。星期三總帶教監(jiān)督掃碼考試,運用手機護理助手APP進行出科理論考試,時長20分鐘。星期四帶教老師一對一考試,運用護理助手APP完成實習生出科考試。星期五總帶教指導完成,完成胃腸外科實習評價表的書寫,并完成帶教互評。
3.2運用護理助手APP全程管理電子管理實習生教學講課簽到、理論考試、操作考試、習題練習、教學互評等,做到每一位實習生的學習考試情況、學習進度均有據(jù)可查,總帶教來時數(shù)據(jù)匯總分析簡便明了,實習生在手機上可完成各種考試學習,簡潔方便,真正實現(xiàn)講課堂搬回家,充分實現(xiàn)線上線下同步教學。
3.3教學評價工作在整個教學管理過重中起到關鍵作用,不僅能推進教學質量的發(fā)展,也反應出實習生的學習缺陷,根據(jù)護理部要求,結合科室特色制定臨床護理帶教質量評價表,要求每一位實習生在完成一個周期輪轉后如實填寫,總帶教老師進行匯總分析及反饋,不斷改進教學中的不足之處,促進教學質量達到新高度。臨床護理帶教質量評價表主要為:1、護士長或總帶教老師入科介紹工作。2、護士長或總帶教老師入科介紹時,是否特別強調查對制度的執(zhí)行。3,病區(qū)排班是否體現(xiàn)教學計劃性,有固定帶教老師,減少臨時帶教。4,帶教老師儀表、語言、行為規(guī)范及言傳身教。5、帶教老師主動幫助患者服務意識。6、帶教老師操作是否規(guī)范、標準。7,帶教老師是否做到放手不放眼。8、帶教老師是否做到有計劃、因人施教。9、你在執(zhí)行查對工作時,有簡化步驟現(xiàn)象時,帶教老師及時給予指導。10、帶教老師在工作中是否有簡化流程現(xiàn)象。11、新冠疫情期間科室線上教學時間安排是否合理。12、新冠疫情期間科室安排教學內容是否達到學校教學目標。效果評價為好、較好、一般、差4個等級。另有三個喜好選擇,分別為13、你認為最滿意的帶教老師。14、你在病區(qū)學到最滿意的學習內容。15、你對所在病區(qū)該改進的方面。
4小結
臨床教學可以使護生的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相結合,著重培養(yǎng)護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將現(xiàn)代信息化技術應用于護理實訓改革中對整個護理教學改革有著突破性的意義,醫(yī)療護理工作日新月異,信息化手段作為輔助護理實訓教學手段,同時也對教室的素質提出了更高一步的要求。[3]根據(jù)各院校實習大綱及實習時間,結合胃腸外科特點、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教學要求,制定了護理教學計劃,經疫情期間實習生對科室的評價反饋來看,科室教學計劃按時完成,能順利完成實習生教學大綱要求,實習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0感染、0職業(yè)暴露的發(fā)生,也緩解學生因疫情期間學習所帶來的身心壓力,希望能為疫情期間普通病房教學管理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吳穎,劉麗娟,范桂紅,馬月仙,劉冬梅.臨床帶教與護生人文素質培養(yǎng)的研究綜述[J].健康大視野,2019,4(08):286.
[2]趙蕾.情景案例教學法在護理本科生臨床帶教中的應用,當代護士2018,5(25):171.
[3]郭瑩瑩淺談信息化教學在護理實訓中的應用分析,中國誤診學雜志2018,18(1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