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達 青木 陶短房 張靜 李天陽 陳康 柳玉鵬
(上接第一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出席會議并部署十項重要舉措。劉鶴表示,要足量發放使用全國統一通行證;核酸檢測結果48小時內全國五認,實行“即采即走即追”閉環管理,不得以等待核酸結果為由限制通行。通過2000億元科技創新再貸款和用于交通物流領域的1000億元再貸款,撬動1萬億元資金。
18日,中國人民銀行和外匯局出臺23條舉措對受疫情影響的產業紓困解難。工信部當天也表示,正抓緊建立汽軍、集成電路、裝備制造、農用物資、食品、醫藥等重點產業和外貿企業“白名單”制度。《金融時報》引述巴黎銀行新興市場團隊領導桑博的話稱:“我們相信,中國決策者將致力于確保實現增長目標。”
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對《環球時報》表示,出口、投資和消費是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從數據來看,三駕馬車至少有兩駕是給力的。從出口來看,今年一季度整個世界貿易是在收縮的,而中國在去年外貿增長21.5%的基礎上,仍然保持10.7%的增速。目前全國從事進出口貿易的市場主體有43.2萬家,涉及的就業總人數是1.8億人,對穩就業作出了重要貢獻。第二駕馬車一投資也在大幅增長。2022年前三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3%,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8.5%,制造業投資增長15.6%。特別是基礎設施投資方面,去年12月基建投資僅增長0.4%,而今年一季度的增長高達8.5%,增長了很多倍。這都將拉動中國經濟穩定增長。
世界銀行東亞和太平洋地區首席經濟學家阿迪特亞?馬圖稱,中國經濟具備很強的韌性,從疫情暴發前兩年的經濟表現來看,一旦中國控制住疫情,其經濟引擎可以迅速恢復。
更令世界其他國家羨慕的是,中國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表現溫和。彭博社日前稱,美國3月通脹率同比飆升8.5%,英國通脹率也升至7%,均創下幾十年來的新高。從最新的通脹數字來看,發達國家正變成“新興市場”。在應對通脹問題上,“中國可以給西方上一課”。▲
環球時報2022-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