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紅亮
美國白宮和柬埔寨外交與國際合作部日前相繼宣布,“美國-東盟特別峰會”將于5月12日至13,日在華盛頓舉行。會期的一波三折讓東南亞一些媒體不禁蠢慨,與前總統奧巴馬能夠主動了解東盟國家領導人的處境相比,拜登或將很難迎來美國-東盟“蜜月期”。
此次峰會旨在慶祝美國-東盟對話伙伴關系建立45周年,而根據白宮的聲明,美國也將通過此次峰會“向東盟國家展示美國對地區持久的承諾”。同時,東盟領導人和拜登將在此次峰會上討論應對新冠疫情和全球衛生安全、氣候變化、海事合作以及互聯互通和經濟聯系等領域的合#,而同時東盟和美國領導人還將確定東盟與美國關系的未來方向——推動東盟與美國建立互惠互利的戰略伙伴關系。
從會議的內容來看,峰會既符合拜登政府“重返”東南亞以來通過綜合手段修復和強化美國與東盟國家關系的需要,又符合東盟國家在不滿特朗普政府東南亞政策之后,對拜登加強與凍南亞接觸展現出的期待。從時間方面看,峰會舉行于新加坡下一任領導人剛確立和菲律賓大選結果出爐之際,美國似乎希望通過峰會對東盟部分國家下一屆政府傳遞信號。在邏輯結果來看,峰會或將延續拜登“重返”東南亞以來的勢頭,增強美國在地區的政治戰略影響力。有調查顯示,相比2021年的52.1%,東盟國家受訪者對美國在地區增強政治戰略影響力的支持度在2022年已增長到62.6%,其中在越南更是超過了80%。但這并不意味著,拜登在任內就能打造出美國-東盟“蜜月期”。
就美國主觀的角度而言,東盟在拜登政府地區戰略中的地位呈現出“絕對上升、相對下降”的態勢。在特朗普政府時期,美國各界并非沒有認識到東盟國家的戰略重要性,除了一再的安撫和口頭表達重視,東盟國家沒有感受到特朗普政府的誠意。拜登政府則不同,其在上臺之初就一再表達對東南亞地區的重視,甚至.強調要將東南亞從對中國的偏向中“奪回來”。'但所謂“印太戰略”卻又讓美國不得不對“美日印澳”的角色更予重視,就此而論,特朗普和拜登并無不同。“奧庫斯”安全同盟的組建就意味著,對于希望通過“印太戰略”加強對華遏制的美國來說,不愿在中美之間“選邊站”的東盟逐漸被美國放在了低于“美日印澳”“奧庫斯”機制的戰略位置。
就東盟客觀的角度來談,東盟對“中心性”地位的訴求及其與美國在地區追求領導地位的矛盾將使美國-東盟再難復制往日的“蜜月期”。東盟作為東南亞地區最大和最重要的政府間組織,在地區政治、安全、經濟與社會人文等方面的角色是顯而易見的,在長期-的地區事務治理中創造了“東盟奇跡”,更在“東盟制度”“東盟方式”基礎上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東盟模式中心性”地位已成為東盟繼續主導地區事務治理和開展對外交往的重‘要原則,也構成了東盟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彰顯影響力的目標所在。
鑒于此,以“重振”美國在全球領導地位為目標的拜登政府哪怕是嘴上一再表達對東盟“中心性”地位的尊重,二者存在的結構性矛盾均將難以忽視。與此同時,東盟不得不從中美戰略競爭的時代背景下考慮與拜登政府的關系。拜登政府“重返”東南亞,名義上旨在回歸多邊主義、促進美國和地區國家的合作,但實際上卻是在以“印太戰略”促使地區出現進一步的分化失衡,以“美日印澳”“奧庫斯”在地區搞封閉的“小圈子”“俱樂部”。這讓東盟國家長久以來所面臨的在中美戰略競爭中“選邊站”的壓力不但沒有消失,反而更加沉重。所以,確保美國對東盟國家的態度和政策有利于東盟“中心性”建設,以及中美在地區內管控好分歧,確保東南亞不置身由大國競爭帶來的安全風險,才是東盟所愿。▲(作者是廣西民族大學東盟學院副院長)
環球時報2022-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