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臨床帶教工作組織開展的關鍵在于開展實習生思維視野、豐富實習生臨床經驗、強化實習生工作能力、提高實習生專業素養,為醫療衛生事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培養高素質、高能力人才。因此,做好臨床帶教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文章以晚期妊娠未足月胎膜早破妊娠結局分析教學為例,就臨床帶教方法、效果進行了簡要分析,以期為臨床帶教工作優化發展提供指導,不斷促進臨床帶教工作質量提升。
關鍵詞:胎膜早破;妊娠結局;臨床帶教;綜合能力
【中圖分類號】R71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9--01
引言:臨床帶教是培養高素質、高能力臨床醫護人員的重要手段,是學生向專業醫護人員轉變的重要階段。多數研究證明,臨床帶教工作的有效開展對實習生個體化、全面化發展具有積極影響,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師生溝通,促進師生共同進步。晚期妊娠未足月胎膜早破是產科常見現象,其對母嬰健康與安全的威脅較大,故在產科教學中應給予高度重視,使實習生能夠對其影響因素、妊娠結局、干預對策等具有全面、正確掌握。以下是筆者對晚期妊娠未足月胎膜早破妊娠結局分析臨床帶教工作的幾點體會,意在拋磚引玉。
一、臨床帶教方法分析
臨床帶教工作的有效開展對實習生優化培養存在積極影響。傳統臨床帶教主要是由經驗豐富帶教老師按照實習生實習大綱要求開展教學活動,雖然能夠促進學生專業知識內化、轉移,但整體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面對新時期臨床帶教高質量發展要求,有必要改革臨床帶教模式,積極探尋科學、高效、適宜臨床帶教方法。基于近些年臨床帶教研究的不斷深入,已形成多種臨床帶教模式,且取得較好成績。基于經驗歸納與總結發現,晚期妊娠未足月胎膜早破妊娠結局分析教學中,案例聯合情境教學法具有較好應用效果,現對其應用進行簡要介紹,具體如下:
首先,科學編寫案例。臨床帶教過程中案例編寫質量直接影響教學質量,這就需要臨床帶教老師做好案例選擇與編寫工作。通常情況下,案例選擇時應嚴格遵循真實性、典型性、探究性原則,即從臨床實際中選取真實案例;每個案例代表一種疾病或說明一項問題或圍繞一個主題;通過案例展示可有效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并讓學生獲得啟發、進步[1]。案例編寫時應保證病史描述清晰明了,同時根據教學目標按照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順序設置3~5個問題,逐步引導學生探究,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識、理解、掌握。例如,案例描述:患者,女性,36歲,停經37周,因“陰道流液1h,無誘因腹痛”入院。患者孕1產1,平時月經規律,停經8周出現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煩躁表現,停經10周癥狀消失,定期孕檢,血糖、血壓無異常。檢查顯示:血壓130/98mmHg,貧血貌,陰道流液量中,腹圍95cm,宮高31cm,宮口未開,無宮縮,胎兒頭位,胎心138次/min,陰道pH值4.8。入院診斷:胎膜早破?孕37周LOA先兆臨產?。因產婦主觀期望陰道分娩,使用催產素促進分娩,期間患者陰道流液增多,經檢查胎位臀位,胎膜早破,開通手術綠色通道,行剖宮產術,娩出女嬰一名,新生兒Apgar評分4分,產婦及其家屬口頭表示積極搶救治療。問題設置:(1)胎膜早破病因病機;(2)胎膜早破急救護理措施;(3)胎膜早破對妊娠結局影響;(4)病例中醫療護理不足之處;(5)病例中醫療護理操作潛在護理風險。
其次,有效開展教學。教學前向實習生發放案例,使其對案例內容、案例提問內容等具有全面掌握。為實習生分組,一般2~3名實習生為一組,要求實習生在小組探究中加深對案例的認識。教學時根據案例內容創建產科產婦急救情景,在情景模擬過程中針對產科急救護理工作中可能遇到緊急情況、突發狀況提出問題,讓學生根據問題進行觀察、思考、探究、模擬操作等。與此同時,由小組代表匯總并陳述小組觀點或意見,并說明理由。針對小組之間存在的不同觀點或意見,由教師針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在此過程中全體實習生均參與到教學中,且師生之間、實習生之間得以有效溝通。
最后,注重教學評價。教學評價是查缺補漏、揚長避短的重要手段,不僅利于臨床帶教質量提升,也利于實習生學習效果強化。故在晚期妊娠未足月胎膜早破妊娠結局分析的臨床帶教中,也注重教學評價工作的有效開展。例如,構建多元化臨床帶教評價模式,讓實習生在周評、月評;自評、小組評、教師評;理論考核、實踐考核等過程中得到優化發展。
二、臨床帶教效果分析
晚期妊娠未足月胎膜早破妊娠結局分析中基于案例聯合情景教學的臨床帶教效果是積極且顯著的。以40名產科實習生為研究對象進行探究分析,發現實習結束后采用本次研究臨床帶教方法的實習生理論成績、實踐成績大幅度提高,達到(92.25±3.36)分與(90.68±4.58)分,90%以上學生表示通過案例聯合情景教學對晚期妊娠未足月胎膜早破及其相關知識具有了全面掌握,具備了一定急救護理能力,能夠在臨床實踐中配合其他醫務人員完成專業操作、基礎操作。例如,通過案例教學發現胎膜早破與陰道感染、羊膜腔壓力增加、胎膜發育不良、創傷刺激等多種因素相關;常見陰道持續性排液、液體稀薄等表現;孕37周內臀位妊娠胎膜早破發生胎膜早破幾率較大;延長孕周,促進胎肺成熟,加強感染預防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妊娠結局,保障母嬰安全。此外,實習生實習結束后自學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團隊寫作能力、問題發現預處理能力等均得到提高,說明臨床帶教有效開展利于實習生綜合能力提高[2]。
結果:晚期妊娠未足月胎膜早破作為產科常見病,其形成因素較多,且對母嬰健康影響較大。臨床應給予高度重視,能夠及時發現并給予科學、專業、有效治療護理處理,以最大程度維護母嬰健康,保障母嬰安全。因此,在產科教學中需要將晚期妊娠未足月胎膜早破妊娠結局分析納入基礎教學中,以便實習生能夠深入認知晚期妊娠未足月胎膜早破,全面掌握其處理辦法,從而在實踐工作中改善以熟練的技巧、高超的能力改善母嬰結局。由上述分析可知,案例聯合情境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實習生專業知識掌握度,也能夠提高實習生綜合能力,故臨床帶教老師應給予重視,能夠運用該方法開展相關活動,促進臨床帶教質量提升。
參考文獻:
[1]王賀紅.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保胎時間對母嬰結局的影響[J].中外醫療,2019,38(09):58-60.
[2]許佩杏.教學方法運用于臨床助產專業帶教活動中的教學效果觀察[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03):42-43.
姓名:王影,出生年月:1981.11,女,漢,吉林四平,畢業院校:西安交通大學,畢業專業:臨床醫學,學歷:碩士研究生,工作單位:陜西省人民醫院產科,職稱: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婦科腫瘤、產科妊娠合并癥.C9DE8863-7C0E-47FB-A016-51D03276A55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