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曉霞?王彥
摘要:目的:探討骨科護理的安全隱患,通過分析具體的安全隱患類型,提出相應的人性化護理措施,并對護理干預前后的護理效果進行對比分析。方法:選擇某醫院骨科患者,通過回顧分析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出相應的人性化護理對策。結果:骨科護理存在許多常見的安全隱患,患者易發生感染、深靜脈血栓形成、壓瘡、疼痛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采取人性化護理措施,可以預防安全隱患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促進預后。通過感染、壓瘡、疼痛、深靜脈血栓形成等性護理對策的實施,降低了不安全事件的發生率,獲得了理想的護理滿意度。結果表明:護理安全隱患分析后,護理滿意度顯著提高(P<0.05);骨科不安全事件發生率在實施前為10.00%,實施后為2.86%,顯著低于實施前(P<0.05)。結論:骨科在護理過程中面臨更多的護理風險,護理人員必須加強風險防控,針對常見的潛在風險采取人性化護理措施,以提高護理質量,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
關鍵詞:骨科護理;安全隱患;人性化護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9--0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選擇我院骨科70例患者分析。男36例,女34例,年齡34~76歲,平均(57.10±5.30)歲?;颊吲懦龂乐鼐窦捌髻|性病變。
1.2方法
值班護士和患者及家屬談話,詢問治療和護理情況,總結護理安全隱患,調查護理滿意度。
骨科護理中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
1.2.1壓瘡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
當患者的皮膚或皮下組織被長期擠壓時,會出現凹陷或凹陷,從而導致皮膚血液循環的補償,進而誘發急性壓瘡的產生。為了更好地提高皮膚護理的效果,減少壓瘡的發生,護士應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做好皮膚護理,避免皮膚損傷。同時,應在關節和其他區域放置海綿,并在海面鋪設無菌棉墊,以控制擠壓程度并維持正常血液循環。在固定患者四肢的過程中,還應在手腕和腳踝等關鍵部位放置海綿墊,以避免在移動關節的過程中皮膚磨損和感染。在護理環節,還要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在消毒環節,我們需要控制消毒劑的用量,避免用量過多和對患者皮膚的損害。護理人員應注意動作的輕巧和靈活,避免不合理的護理操作,這將給受傷患者帶來額外的負擔。在護理過程中,應加強對患者關鍵部位的常規保護,避免護理過程中出現過度牽引或伸展,減少不必要的運動。
1.2.2深靜脈血栓形成隱患及人性化護理
(1)術后抬高患肢以防止深靜脈回流阻塞。(2)在使用醫用彈力襪護理時,護士應指導患者正確使用醫用彈力襪。為了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患者應在早上起床后穿彈力襪,晚上脫掉彈力襪。在穿彈力襪的初始階段,應根據護理人員的指導進行穿著,以免誤操作,影響最終的穿著效果。及時向護理人員講解彈力襪,幫助他們了解穿彈力襪時的必要注意事項。(3)按摩護理可以進一步提高患者肢體血液循環水平,有效應對血流停滯的情況,從而預防血栓的發生。(4)對于穿刺和藥物護理,需要合理規劃穿刺區域,避免在某個區域重復穿刺。同時,靜脈穿刺應盡量避開下肢靜脈,避免靜脈炎。術后加強巡回檢查,結合患者下肢遠端情況進行相關護理。一旦發現異常情況,應做出積極反應,將信息反饋給醫生,以確保異常情況處理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1.2.3感染隱患及人性化護理
骨科患者的身體免疫力相對較低。護士要經常做好消毒滅菌工作,避免交叉感染。針對這種情況,護士在科學實用的原則框架下,按規定進行消毒。例如,控制病房環境,如合理劃分床位密度,避免密度過大,導致病房環境惡劣,增加感染幾率。同時,按照醫生的要求,做好抗生素的使用,禁止各種抗生素成分的濫用,確保患者自身耐藥性的整體改善。當溫度較低時,患者應保持溫暖,以避免患者自身免疫力在低溫環境中下降,并給病毒一個利用它的機會。管理病房環境,保持地面清潔干燥,防止患者因地面積水滑倒,及時清潔病房衛生。加固床護欄,防止患者從床上跌落。此外,應注意盡量避免在病房內放置尖銳物品,否則會對患者造成意外傷害。
1.3統計學方法
SPSS19.0數據分析,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P<0.05差異顯著。
2結果
2.1對比實施安全隱患干預前后護理滿意度
開展護理安全隱患分析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88.57%(62/70),開展護理安全隱患分析后,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升高,為97.14%(68/70)(χ2=20.14,P<0.05)。
2.2實施安全隱患對策前后不安全事件發生率比較
實施前骨科不安全事件發生率10.00%(7/70),實施后2.86%(2/70),比實施前顯著降低(P<0.05)。
3討論
骨科護理難度大,事故多,護理安全隱患高,尤其是部分急危重患者,護理依從性差。此外,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導致感染等并發癥,安全隱患較高。本研究查閱骨科安全隱患護理相關文獻,結合日常工作實踐中積累的護理經驗,指導患者術后護理干預。安全隱患的護理應注意預防,提前預測可能出現的問題。骨科患者容易感染、深靜脈血栓形成、壓瘡、疼痛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采取人性化護理措施,可以預防安全隱患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促進預后。作為骨科護士,必須認識到護理風險管理的重要性,積極做好護理風險防范工作,減少護理風險的發生。在護患關系敏感的時刻,護士必須做好對患者的護理服務,在管理風險的同時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權和隱私權,做好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此外,我們應該分析患者的臨床數據。只有掌握患者的具體資料,才能實施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提高護理措施的有效性。
結論
綜上所述,科學應用人性化護理可以顯著提高骨科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充分減少跌倒、壓瘡、深靜脈血栓形成等一系列不良事件,實現骨科患者的有效預后和良好康復。
參考文獻:
[1]王丹丹,梅龍飛,王慧琴,等.疼痛管理在創傷骨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J].中外醫學研究,2020,18(4):84-85.
[2]金耀華.骨科病房人文關懷護理模式的構建及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20,11(1):162-163.
[3]蔡靜純,黃新麗,古小娜,等.基于早期改良預警評分的分級分區護理在骨科病房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0,17(6):74-76.
[4]張秀錦.護理風險管理在骨科老年患者臨床護理中應用價值研究[J].中國農村衛生,2020,12(5):73.
[5]滕云,徐愛花,孫文莉.預見性護理在骨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齊魯護理雜志,2020,26(4):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