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暢?戴敏?吳晶磊?陳祎
摘要:目的 近年來,疫情反復暴發,護理實習生(下文簡稱護生)在醫院實習期間的人文執業能力培養成為當代醫學護理關注的焦點,本文意在探討人文關懷帶教在臨床護理教學過程中與護生臨床執業能力的相關性。方法 隨機選取在江蘇省內三甲醫院實習的護理專業學生200人進行問卷調查 結果 根據問卷調查分析,人文關懷帶教對護生人文執業能力具有顯著提升作用,可臨床大力推廣應用。
關鍵詞:護理實習生;人文關懷帶教;執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9--01
一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在江蘇省內各三甲醫院實習的本科護理學生,包括實習初期(1-3個月),實習中期(4-6個月)以及實習后期(6個月以上)三個階段的實習護生共200人作為研究對象,進行不記名問卷調查。排除標準:①非全日制本科實習護生;②大專實習護生;③已畢業護生
1.2研究方法
調查開始之前,研究人員對被調查者進行了研究內容的解釋與說明,同時說明了問卷的目的、匿名性和保密性,在被調查者知情同意的基礎上,向被研究同學發放了相關的調查問卷,研究人員在護生填寫完成后進行了回收統計。共發放調查問卷200份,收回有效問卷168份,有效回收率84%。
二、研究工具與指標
2.1實習護生一般資料調查問卷
該問卷由研究者自主設計,包括了護生的性別、年齡、實習時長、居住地、是否為學生干部、是否為獨生子女、家中有無醫療相關從業人員、就業意向等。
2.2 實習護生人文執業能力調查問卷
研究者根據顏海萍[3]等編制的護士人文執業能力測評量表的基礎上,查閱相關資料,并結合護生的基本情況進行修改,形成人文執業能力調查問卷,主要包括:人文關懷能力、護患溝通能力、法律實踐能力、實習環境適應能力和執業危機管理能力等為內容。采用Likert5級評分法,得分范圍為23~115分,得分越高,說明其護生人文執業能力越好。
2.3 人文關懷帶教的單因素調查問卷
該問卷由研究者根據走訪醫院的實習帶教情況、查找資料、研究分析自主設計,包括帶教模式、帶教計劃、是否信任帶教老師、和帶教老師相處的模式等10個條目。
三、資料回收與數據分析研究
本次研究共發放200份調查問卷,對被研究者的性別、實習時長、居住地等項目進行分類調查。同時考慮到護生個人因素對研究結果的影響,在問卷中設置了相關的調查信息。最后回收168份有效問卷,根據回收的有效問卷對護生的一般資料進行了匯總。
四、人文關懷帶教與人文執業能力培養討論
4.1人文關懷帶教和人文執業能力的相關性
人文關懷帶教是護生在臨床實習過程中,帶教老師對其施行人性化的關懷,以幫助護生盡快適應臨床生活,并逐步提高其執業能力。護生初次來到臨床實習崗位工作,從一名在校學生過渡到在醫院工作的實習生,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用物,會緊張、會焦慮、會恐懼,而每天和護生接觸最多的就是帶教老師,當帶教老師主動去關心護生,幫助護生消除心中的擔憂時,這能夠讓護生感受到溫暖與關愛,激發她們的學習熱情,領悟到人文關懷的核心內容。
4.2 提高帶教老師的關懷能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帶教老師在進行臨床護理帶教之前應該經過專業的培訓,掌握人文關懷的技能。護生來到臨床實習的同時仍是一名學生,雖然和帶教老師一起上班,但不能一昧地把她們當作免費的勞動力,吆五喝六地使喚她們,這會讓她們從內心厭惡護理這一崗位,失去學習的熱情。當有一些護理工作要交給護生去完成時,帶教老師應該親自示范,并在一旁指導護生完成操作,若遇到工作實在忙碌沒有辦法親自指導時,和護生講話的態度要和藹,不可用暴躁的語氣命令護生,要尊重護生。現在的護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不曾受過屈辱,也不太會關心患者,臨床護理的工作強度大,護生的感受容易被忽視,難免因一時適應不了而產生壓力,這時候帶教老師可以多關心護生,及時與護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護生內心的想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幫助護生建立信心,盡快適應臨床的工作,提高其執業能力,這對護生未來進入工作崗位后,對護理事業秉持積極的態度具有重要意義。
4.3 提高帶教老師自身綜合素質
人文關懷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教育的引導和經驗的積累才能逐步形成。俗話說“言傳身教”,帶教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影響著護生,護生也大多以自己的帶教老師為榜樣,老師的言行及對護理工作的態度都是對護生的教導,是護生實習期間執業能力養成的決定性因素,因此帶教老師本身應該熱愛護理事業,對待患者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同情心,既要具備精湛的專業知識,過硬的操作技術,嚴謹的工作作風,還要具備優秀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同時不斷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掌握最新的帶教方法,做到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幫助護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良好的執業能力,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提高護生的人文執業能力。
五、小結
綜上所述,實習護生是護理事業的接班人,臨床護理帶教質量的高低,對護生執業能力及執業態度的養成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人文關懷帶教模式是將人文關懷理念融入到臨床護理帶教工作中的新型帶教模式,給予護生人性化的關懷,使其在護理工作中感受到溫暖和幸福,從而將這份溫暖傳遞給患者,提高人文關懷執業能力。護生在實習期間感受到關懷后,從某些方面來看,明顯降低了實習的緊張感和焦慮感,這使得護生發生護理差錯的幾率大大減少了,使護生護理工作的質量得到了提高。
參考文獻:
[1]王賀芳,趙遇輝,張金華,劉麗,陳艷.護士人文執業能力評價工具的信效度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20):24-27.
[2]肖敏,何嘉.臨床帶教老師對實習護生實施人文關懷的舉措與效果[J].全科護理,2018,16(18):2288-2289.
[3]顏海萍,崔宇婷,張禹念,翟惠敏.護士人文執業能力的概念與結構要素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