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以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在結束了新興里和下碣隅里的戰斗之后,七連戰士們又接到了更艱巨的任務……

《長津湖之水門橋》還原了真實的殘酷,故事里的七連和九連,就是在外無增援補給、內無重器火力的困境中,以鋼鐵意志去抗擊鋼鐵的裝備。伍千里說:“只要橋在,我們的任務就沒有完成。”談子為說:“哪一場仗不難打?越難,就越要打!”他們前仆后繼,帶領打不垮、拖不爛的隊伍,一次次深入敵陣,與美軍殊死相搏,哪怕交付生命。
導演徐克同樣懂得通過鏡頭營造壓迫感。那接近于山頂的水門橋立于萬仞之上,在仰拍的鏡頭里,更給人一種無可戰勝之感。敵軍占據優勢地形,擁有重機槍、迫擊炮、火箭炮、噴火器等重武器,而我們的志愿軍一出現,敵軍的子彈、炮彈就傾瀉而下。冰天雪地里,戰斗一打響,志愿軍就置身于熊熊烈焰中。零下40℃天寒地凍的戰場環境,令人觸目驚心的傷亡率,使長津湖戰役成為人類歷史上最殘酷的戰役之一。戰火帶來了極大的犧牲,燃燒彈、火焰噴射器的烈焰吞噬著戰士們,極寒和極熱同時出現,不僅在視覺上形成了沖擊力,也讓觀眾感受到了取勝之艱難,戰爭之殘酷,英雄之無畏。

格蘭芬多:電影帶來的淚水,是真正的家國情懷。致敬,中國人民志愿軍。

有心打擾:一位又一位英雄的犧牲,總有一幕能擊中你內心柔軟的地方,讓你“破防”。而七連唯一生還的戰士的背影同樣令人心疼。

CITY:每一個犧牲的角色都讓我淚灑當場。想象一下,實際的戰爭肯定遠比拍出來的更殘酷。
《雪花》
“白雪皚皚的山崖,陰霾的天空下,回望著遠方的家,腳步不能停下……”歌曲《雪花》從年輕戰士伍萬里的視角展開,目光所及之處,是陌生的土地,是冰封的戰場,是遍體鱗傷的戰友,是漫天飛舞的雪花。而在他身后,便是日夜思念的溫暖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