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新華社? ?王鵬? 攝)
3月17日,國內IDC(互聯網數據中心)的龍頭企業、云計算數據中心服務提供商數據港發布了2021年年度報告。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06億元,同比增長32.55%;實現歸母凈利潤約1.11億元,同比減少18.59%;實現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7.15億元,同比增長327.25%;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約8.16億元,同比增長50.83%。
3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其中包括圍繞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等8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以及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
“東數西算”工程的正式全面啟動,意味著IDC產業進入到了3.0階段,以全國能源結構為基礎的新型數據中心布局即將徐徐展開。作為國內IDC產業的龍頭企業之一,數據港已實現了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東部樞紐及西部相應核心區域的提前布局,尤其是在京津冀輻射圈。
“東數西算”工程通過將東部發達地區的數據傳輸到西部算力資源豐富的地區進行運算、存儲,解決我國東西部算力供需失衡問題。寧夏作為國家八個算力樞紐節點之一,出臺了關于促進大數據產業發展應用的實施意見,以加快推進寧夏樞紐建設,打造面向全國的算力保障基地。
圖為西部云基地國家(中衛)數據中心中國聯通數據中心機房。
(圖片來源:CNSPHOTO? ?鄭賢列? ?攝)
3月14日,白鶴灘至江蘇±800千伏特高壓輸電工程在安徽蕪湖成功跨越長江,標志著工程四次跨江關鍵施工難點全部完成。白鶴灘至江蘇特高壓輸電工程是我國“西電東送”戰略的重點工程,線路全長2087公里,途經四川、重慶、湖北、安徽、江蘇5省市,將于2022年底前正式投運。投運后,工程每年可向華東地區輸送清潔電力超過300億千瓦時。
圖為安徽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施工人員在270米高空中進行特高壓輸電線路跨江作業。
(圖片來源:CNSPHOTO? ?周秀魚春? ?攝)
3月,德國聯邦經濟與氣候保護部提出《可再生能源法》(EEG)立法修正案草案,擬加速德國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根據該草案,到2030年德國國內風能或太陽能供給份額占比應達到80%。屆時,德國陸上風能容量將翻一番,達到110吉瓦;海上風能將增加一倍以上,達到30吉瓦;太陽能將增加三倍以上,達到200吉瓦。到2035年,德國將實現100%可再生能源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