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勇喆
現在,互聯網面臨的挑戰已經遠遠超過了第二代“快遞系統”的能力范圍。基于IPv6和IPv6+的第三代“快遞系統”閃亮登場。
MWC22巴塞羅那世界移動大會期間,華為數據通信產品線副總裁趙志鵬在IPv6論壇的主題演講中提到:從人人互聯到萬物互聯,IPv6+已經在全球實現了一百多個商用化的案例,有效支撐金融、制造、能源、教育、醫療等各個行業的數字化發展。
IPv6+的前世今生
離萬物互聯的時代愈來愈近,人們不禁對IPv6+這一“幕后推手”產生好奇:IPv6+到底是什么?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以互聯網為分界線,世界出現了兩種類型:人們把線下的世界稱為物理世界,把線上的世界稱為虛擬世界。
在物理世界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記,比如身份證。虛擬世界如同物理世界一樣,也需要身份系統。IP地址就是虛擬世界中的身份證,而互聯網則是一套“快遞系統”,IP協議是“快遞系統”的“工作流程和制度”。所有我們需要傳遞的信息,包括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都需要被打包成一個個“快遞包裹”,然后經過快遞系統的運輸,送到最終目的地。
互聯網誕生后,長期使用v4版本的IP協議,也就是大家熟知的IPv4,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第一代“快遞系統”。后來,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原始的IPv4暴露出很多的問題,“快遞系統”因此升級到了第二代,引入了MPLS(多協議標簽交換)技術。
現在,互聯網面臨的挑戰已經遠遠超過了第二代“快遞系統”的能力范圍。基于IPv6和IPv6+的第三代“快遞系統”閃亮登場。
IPv6是互聯網協議的第6版,是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ETF)設計的用于替代IPv4的下一代IP協議。由于IPv4地址不足的問題,已經嚴重制約了互聯網的應用和發展,IPv6的使用解決網絡地址資源數量的問題,甚至到了可以給地球上的每粒沙子都分配一個IP地址的程度。
IPv6+是IPv6的增強創新,是對基于IPv6的網絡能力全面升級。在2020年8月ETSI(歐洲電信標準協會)發布的IPv6白皮書中,ETSI認為,IPv6+包括了基于IPv6的協議創新,并把IPv6和AI(人工智能)結合起來。以SRv6等協議創新為代表,結合網絡分析、智能調優等網絡智能創新技術,實現智能路徑規劃、業務快速部署、運維自動化、質量可視化、SLA(服務等級協議)保障、應用感知等。
在2021年8月ETSI發布的Gap Analysis報告中,ETSI總結:IPv6+從超寬、廣聯接、確定性、低時延、自動化和安全六個維度全面提升IP網絡能力。
面向未來
IPv6和IPv6+的引入,正在為我們打造面向未來的第三代“快遞系統”。
基于IPv6的“快遞系統”,每個用戶都有屬于自己的身份標識,“快遞員”可以直接將“包裹”送到用戶手中。這樣不再需要“門衛”或者“快遞柜”做二次傳遞,“快遞包裹”丟失的風險降低,也簡化了流程。
IPv6的第二個重大改進,在于“快遞包裝”的升級。IPv6報文頭更長,可以記錄更多的內容和信息。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在“快遞包裝”上貼更多的“標簽”,標識“貨物”屬性,例如“重貨”“易碎品”“緊急”等。
“快遞系統”可以快速判斷這個“快遞包裹”所需的服務,例如需要“加急”、需要“小心輕放”等。這樣,“快遞公司”可以根據“包裹”顯示的信息,為不同的客戶提供更精細化的服務,采用差異化的收費標準。“快遞公司”還可以走精品路線,提供專屬的快遞通道,實現高端用戶的資源獨享。
IPv6+在IPv6上進行了全面能力提升,可以對IPv6數據包屬性進行精準識別,并提供對應的服務,從而其能幫助運營商更好地掌握整個網絡中的數據情況,更好地調動和分配資源。其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IPv6+升級了導航能力。
傳統“快遞系統”的運輸路徑,是相對固定和死板的。“運輸車”從起點到終點,經過每一個“路口”,都由“路口”指定下一步前進的方向。
IPv6通過與SR(Segment Routing,分段路由)技術、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軟件定義網絡)技術進行結合,可以對路徑進行最優規劃。也就是說,“快遞包裹”在出發時,就已經從管理中心獲得了從起點到終點的最佳路徑。每一次“選路”,都按照規劃進行,可以避開“擁堵”,也可以避免“繞路”。超強的路徑編排能力,可以大幅提升效率。
第二,IPv6+可以為業務提供專屬通道。
IPv6通過與網絡切片(Network Slicing)技術結合,可以為關鍵業務在道路上開辟一條專屬通道。例如,從A地到B 地的視頻大顆粒傳輸需求很多,那么,就可以建立視頻大顆粒業務專線,更好地滿足傳輸需求。這就好像從A地到B地的海鮮運輸需求很多,那快遞公司就采購更多的冷鏈運輸車,專門投入到這條線路上,賺取更多的利潤。
第三,IPv6+升級了網絡運維能力。
IPv6+可以方便地將配置意圖轉換成腳本,自動部署給各個網絡節點,在引入AI之后,能夠對故障現象進行自動分析,更快地找到原因;還可以根據對故障模型的學習,主動提前識別網絡中潛在的故障風險,實現事故預防。
集中管理+AI管理,大幅降低了網絡的維護難度,提升了運維效率,減少了維護成本。
第四,IPv6+的安全防御能力相比IPv4有了很大的提升,真正實現了云、網、安一體化防御。
傳統網絡中,因為IPv4地址稀缺,導致大量私網存在惡意行為,很難溯源。這就好比壞人躲在暗處,發出有問題的包裹,對快遞系統造成破壞,但是卻無法發現是誰干的。
支持IPv6+的網絡,可以采用公網地址取代私網地址,這就意味著,在“快遞系統”中運輸的每一個包裹,都有真實可溯源的寄件人信息。失去了私網的偽裝,破壞行為將無所遁形。升級后的“快遞包裝”(數據報文結構),也大幅增加了破壞分子對“包裹”進行惡意偽造和竊聽的難度,增強了包裹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總而言之,IPv6+將支持下一代互聯網高速、高效、靈活、智能地升級。它可以提供滿足千行百業應用需求的差異化服務能力,適配不同行業的業務承載需求,支撐各個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助力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升級,推動整個數字經濟的發展。
鏈接
IPv6+:與時俱進? ?迎潮踏浪
文│徐勇 馬赫
“我國移動網絡IPv6流量從無到有,占比達到22.87%,提前超額完成年度目標。”在2021中國IPv6創新發展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韓夏向業界發布了一組重磅數據。截至2021年底,我國移動網絡IPv6流量占比從2020年底的17.21%提升至35.15%,固定網絡IPv6流量占比從2020年底的4.3%提升至9.38%,均實現了同比翻番增長,超額完成預定目標。
我國IPv6規模部署為IPv6+的創新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IPv6+對全行業數字化升級的重要價值正在逐步顯現,IPv6+成為全球網絡技術創新熱點。
為了進一步推動IPv6規模部署,推進IPv6規模部署專家委員會成立了IPv6+創新推進組。IPv6+創新推進組目前已經覆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政府機構、金融機構等40多家單位。
為有效促進IPv6+技術體系的發展,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在2021年9月啟動了“IPv6+Ready”評測項目,從SRv6基礎能力、性能容量、VPN(虛擬專用網絡)組網能力、資源可視化及調優能力、網絡可靠性等方面對網絡設備進行測試和驗證,全面評估網絡設備的IPv6+支持能力。
IPv6+標準體系也在加快創新步伐。目前,我國的IPv6+技術標準已經實現了和國際標準齊頭并進的發展態勢,在一些新應用和新場景下,國內的標準創新甚至已經走在世界前沿。不久前,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的指導推動下,IPv6標準工作組正式成立,標志著我國IPv6標準化工作邁入了新階段,IPv6+標準體系構建將進一步提速。
(編輯 宦菁 huanjing0511@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