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宇,陳李靜,楊艷艷
(洛陽市第五人民醫院1抑郁癥病區,2重癥一科,3臨床心理科,河南 洛陽 471000)
雙相情感障礙(bipolar disorder,BD)作為心境障礙的一種,疾病發作呈反復性,嚴重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目前,臨床常采用精神穩定劑治療雙相情感障礙,富馬酸喹硫平作為該病常用的治療藥物,起效較快,鎮靜效果較好,能有效穩定患者的精神狀態,但長期服用容易引發其他臟器功能障礙,影響患者康復[1]。電針療法是通過局部穴位刺激作用來改善患者神經、內分泌功能,在臨床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2]。基于此,本研究探討電針聯合富馬酸喹硫平治療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115例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納入標準:①符合《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中雙相情感障礙的診斷標準[3];②肝腎功能正常;③能夠遵醫囑服藥、配合治療;④可耐受本研究藥物;⑤患者及其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針刺部位有破潰及感染者;②合并凝血功能障礙者;③暈針或對針刺過敏者;④合并其他精神疾病者。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將入選患者分為對照組(n=57)和觀察組(n=58)。對照組中男24例,女33例;年齡19~36歲,平均 (25.52±2.84)歲;病程0.7~4.6年,平均病程(2.65±0.65)年。觀察組中男23例,女35例;年齡20~35歲,平均 (25.53±2.53)歲;病程0.8~4.2年,平均病程 (2.51±0.58)年。兩組的一般資料均衡性良好(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富馬酸喹硫平(湖南洞庭藥業;生產批號:20180315,20190821;規格:25 mg/片)治療,飯后口服,治療第1 d劑量為25 mg/次,2次/d,間隔1~3 d調整為50 mg/次,逐漸增加劑量為100 mg/次,2次/d,或依據病情調整劑量,持續治療2個月。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北京中科電上研究所生產的ZCEA型電針儀治療。取穴百會穴、印堂穴,進針后連接電針儀,調整電針數值,頻率2 Hz,強度以患者最大耐受限度為準,每次45 min,1次/d,持續治療5次為1個療程,休息2 d后進入下一療程,持續治療2個月。
1.3 評價指標①抑郁情況:采用抑郁自評量表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4]對兩組患者的抑郁情況進行評估,該量表共20個項目,采用4級評分法,分界值為53分,分值越高表示抑郁情緒越嚴重。②躁狂情況:采用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 (Bech-Rafaelsdn mania rating scale,BRMS)[5]對兩組患者的躁狂情況進行評估,該量表共13個項目,采用5級評分法,0~4分,總分52分,6分以上有躁狂癥狀,分數越高表示躁狂程度越嚴重。③不良反應:統計兩組治療期間的便秘、嗜睡、食欲不振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4.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SDS評分比較治療前,兩組的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2個月后,兩組的SDS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的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SDS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的SDS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2個月后 t P觀察組 58 53.35±5.24 31.45±3.16 27.257 0.000對照組 57 54.06±5.29 34.62±3.67 22.796 0.000 t 0.723 4.966 P 0.471 0.000
2.2 兩組的BRMS評分比較治療前,兩組的BRM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治療2個月后,兩組的BRMS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的BRM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BRMS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的BRMS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2個月后 t P觀察組 58 17.46±2.42 13.57±1.34 10.710 0.000對照組 57 17.37±2.50 14.76±1.56 6.687 0.000 t 0.196 4.391 P 0.845 0.000
2.3 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治療期間,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雙相情感障礙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確,臨床多認為與患者的中樞系統5-羥色胺作用降低及多巴胺作用亢進有關[6]。目前,臨床對于雙相情感障礙的治療方式以調節患者體內5-羥色胺水平及多巴胺功能為主,且常用抗精神病、抗抑郁類藥物來改善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臨床癥狀。富馬酸喹硫平屬于二苯并噻氮卓類衍生物,具有良好的鎮靜及抗精神病作用,且口服吸收較好,代謝完全,但單一用藥治療效果不甚理想[7]。電針療法主要通過局部針刺刺激及電流作用影響腦神經信號的傳導,從而達到改善患者精神癥狀的目的[8]。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2個月后,兩組的SDS評分、BRMS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的SDS評分、BRM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電針聯合富馬酸喹硫平可有效改善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抑郁情緒及躁狂癥狀。分析原因在于,富馬酸喹硫平能夠與5-羥色胺及去甲腎上腺素受體結合,調節神經遞質的傳遞,發揮抗抑郁效應;且該藥物進入人體后能夠降低神經興奮性的傳導,有效抑制患者的躁狂癥狀。在電針治療中,百會穴位于頂部,屬于督脈,與足三里、肝等匯集,具有清熱開竅、健腦寧神、平肝熄風等作用;印堂穴具有活血疏風、鎮靜安神之效,利用電針儀刺激對應穴位有助于改善腦血液循環,提升腦組織供血供氧。富馬酸喹硫平與電針療法聯用可提升治療效果,進而緩解患者的抑郁、躁狂癥狀。本研究結果亦顯示,治療期間,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在富馬酸喹硫平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電針并未明顯增加不良反應。分析原因在于,電針是通過針刺相關穴位同時應用小電流局部刺激達到治療效果,對患者無較大損傷,因此電針聯合富馬酸喹硫平治療的安全性較好。
綜上所述,電針聯合富馬酸喹硫平可有效改善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抑郁、躁狂癥狀,且不會明顯增加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