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媚華,劉燕,鐘紀瓊,陳瀚海
[茂名市第三人民醫院1成人精神科(女區),2早期干預與少兒科,3情感障礙男科,廣東 茂名 525200]
抑郁癥屬于常見的精神疾病,患者常表現為持久的心境低落,中重度抑郁癥患者會出現自殘及自殺行為,嚴重影響家庭與社會穩定。心理療法是一種協助抑郁癥患者康復的常用方法,包括心理咨詢、集體干預等內容,可改善患者心理精神狀態,但在標準化程度上相對模糊,易受咨詢師主觀因素影響,單一使用效果不佳[1]。團體正念減壓訓練是一種以正念冥想為中心的標準團體訓練,可緩解抑郁癥患者的情緒、壓力等。鑒于此,本研究探討團體正念減壓訓練聯合心理療法在中重度抑郁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2018審(023)號]。選擇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中重度抑郁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39例。對照組男13例,女26例;年齡19~40歲,平均年齡(34.98±3.25)歲;病程1~8年,平均病程 (5.24±0.76)年。觀察組男12例,女27例;年齡20~41歲,平均年齡(35.01±3.24)歲;病程1~9年,平均病程 (5.27±0.75)年。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精神病學(第7版)》中抑郁癥的診斷標準[2];②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3]評分>24分。排除標準:①行為扭曲,無法配合研究的患者;②心腦血管疾病患者;③無法耐受基礎抗抑郁藥物的患者;④孕期或過敏體質的患者。
1.3 干預方法對照組采用心理療法,連續干預2個月,具體方法:①疾病知識宣傳:護理人員為患者及家屬講解抑郁癥的有關知識,建立微信群定期對患者的疑慮進行解答,提高患者對疾病知識的掌握度,減輕患者的顧慮;②成功病例暗示:護理人員邀請病情控制較好的患者講述治療及護理過程,使患者樹立堅定的治愈信念;③音樂療法:護理人員建議患者家屬為患者營造輕松的居住環境,并每日固定時間播放兩次舒緩情緒的音樂,每次播放30分鐘,以舒緩患者精神狀態。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團體正念減壓訓練,連續干預2個月。成立訓練小組,由1名心理咨詢師、1名護士長、5名護士組成,組長由護士長擔任,負責對組員進行專業培訓,心理咨詢師從旁協助。具體訓練方法:①小組成員為患者及患者家屬發放正念減壓訓練知識的宣傳手冊,并對手冊內容進行闡述,使患者能夠接納團體正念減壓訓練;②5名抑郁癥患者為一組,以團體的形式進行正念呼吸訓練,讓患者靜坐并感受呼吸,當抑郁情緒出現時,嘗試想象它隨著呼吸離開身體,20 min/次,1次/d;③由小組成員播放哈達瑜伽教學視頻并配合舒緩的音樂,指導患者完全放松,配合深沉的呼吸緩慢練習,并輕聲提醒患者感受身體與心理的變化,45 min/次,1次/d;④正念冥想應對未來心境:小組成員教導患者應對未來不愉快事情時,先深呼吸3次,讓身體放松下來,再將注意力從不愉快的事情中轉移,從而緩解負面情緒。
1.4 評價指標①抑郁評分:干預前、干預2個月后,應用HAMD評估兩組患者的抑郁程度,包含抑郁情緒、有罪感、自知力等17個項目,總分>24分為中重度抑郁癥,分數越高則抑郁情緒越嚴重。②睡眠質量:于干預前、干預2個月后應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4]評價患者的睡眠質量,量表由睡眠質量、睡眠障礙、睡眠時間、日間功能障礙等7個條目組成,每個條目0~3分,總分0~21分,得分越高表明睡眠質量越差。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0.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抑郁評分干預前,兩組患者的HAMD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2個月后,兩組患者的HAMD評分均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的HAMD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HAMD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的HAMD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干預前 干預2個月后 t P觀察組 39 35.36±6.33 16.33±1.17 30.521 0.000對照組 39 35.29±6.34 20.53±1.68 20.009 0.000 t 0.049 12.812 P 0.961 0.000
2.2 睡眠質量干預前,兩組患者的PSQ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2個月后,兩組患者的PSQI評分均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的PSQI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PSQI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的PSQI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干預前 干預2個月后 t P觀察組 39 16.35±2.96 8.02±2.03 24.820 0.000對照組 39 16.34±2.95 10.33±2.45 16.835 0.000 t 0.015 4.534 P 0.988 0.000
工作壓力、情感刺激等環境因素以及遺傳因素等均能誘發抑郁癥,導致患者精神狀態失常,睡眠質量下降,甚至出現自殺自殘行為,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故需要采取合理的干預措施緩解疾病癥狀。心理療法常用于減輕抑郁癥患者的抑郁情緒,但單獨使用效果不理想。團體正念減壓訓練是一套以正念技術為中心的標準團體訓練課程,可運用正念冥想的方法轉移患者負面情緒。基于此,推測團體正念減壓訓練聯合心理療法對中重度抑郁癥患者可能具有較好的干預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2個月后的HAMD評分低于對照組,表明團體正念減壓訓練聯合心理療法可有效緩解中重度抑郁癥患者的抑郁情緒。分析原因在于,心理療法中護理人員講解抑郁癥相關知識,建立微信群解答患者疑慮,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患者的負性情緒;邀請病情控制較好的抑郁癥患者講述治療及護理過程可增加其他患者的信心,提高患者護理的積極性;音樂療法通過運用音樂特有的生理、心理效應,轉移患者對負性情緒的過分注意,從而達到緩解患者抑郁情緒的目的[5]。團體正念減壓訓練中,小組成員發放訓練知識手冊并闡述手冊內容,可讓患者接納干預措施,消除不安情緒;引導患者自主將負性情緒隨著呼吸轉移,幫助患者減輕負性情緒;播放瑜伽視頻及音樂并引導患者跟隨視頻練習,可使患者集中注意力,緩解緊張情緒,達到放松身心的目的;研究[6]表明,引導患者采用正念冥想應對未來心境,可轉移患者歪曲的情緒,防止扭曲行為的發生,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本研究顯示,觀察組干預2個月后的PSQI評分低于對照組,表明團體正念減壓訓練聯合心理療法可改善中重度抑郁癥患者的睡眠質量。這是因為心理療法中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與鼓勵,可減輕患者的負性情緒,使患者更容易入眠。團體正念減壓訓練可促使患者放松身體,釋放壓力,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
綜上所述,團體正念減壓訓練聯合心理療法可有效降低中重度抑郁癥患者的抑郁程度,改善睡眠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