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梅,王 培,吳麗萍,李康清
1.上饒市立醫院檢驗科,江西 上饒 334000;2.鄱陽縣人民醫院檢驗科,江西 鄱陽 333100;3.德興市婦幼保健院檢驗科,江西 上饒 334000;4.上饒市立醫院心內科,江西 上饒 334000
冠心病(CHD)是由于冠狀動脈的管腔狹窄甚至堵塞,或者因為冠狀動脈血供與心肌供氧不平衡從而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損傷甚至壞死引起的心臟病[1-2]。近年來,CHD發病率及死亡率呈顯著上升趨勢,嚴重威脅中老年健康安全,因此CHD的早期診斷與疾病進展監測顯得尤為重要。大量研究表明,CHD常見的危險因素繁多,且存在單一性、靈敏度不高等問題,因此從檢驗醫學角度探究一種綜合、高效的早期診斷方法顯得十分有必要。本研究旨在通過對外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 C)、紅細胞分布寬度(RDW)等因素與冠心病病情進展程度的研究,進一步探討其對冠心病的預測價值,為冠心病的早發現和治療提供可能的臨床依據,報告如下。
選取2019年10月—2021年1月上饒市立醫院收治的90例經冠脈造影確診為CHD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58例,女性32例,平均年齡(63.2±9.31)歲。根據冠狀動脈造影結果將病例組分為單支病變亞組(52例)、雙支病變亞組(21例)、多支病變亞組(17例)。根據患者病變程度計數Syntax積分[3],并將納入患者進行再分組:低風險組(≤22分)37例,中風險組(22~32分)32例,高風險組(≥32分)21例。排除標準:(1)合并其它心血管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瓣膜病及心肌疾病等,陳舊性心肌梗死患者或既往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或冠狀動脈內支架置人術史。(2)合并貧血、血液系統疾病、惡性腫瘤及自身免疫疾病。(3)合并嚴重肺部疾病及嚴重感染。(4)嚴重肝腎功能損害。另選取同期住院的冠狀動脈造影正常者30例為對照組,男性22例,女性8例,平均年齡(61.4±10.25)歲。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AU5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美國貝克曼公司),Hcy和Cys C試劑為北京九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BC-6900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深圳邁瑞公司)及配套試劑。
所有患者入院第二日清晨空腹采集靜脈血5 mL,2 mL放入EDTA-K2抗凝管中混勻,用于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檢測RDW。3 mL放入促凝管,分離血清,用于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Hcy和Cys C。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分析病例組與對照組RDW、Cys C、Hcy水平,結果顯示觀察組三項檢測指標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間RDW、Cys C、Hcy情況(±s)

表1 兩組患者間RDW、Cys C、Hcy情況(±s)
組別對照組(n=30)病例組(n=90)t值P值RDW(%)12.41±1.16 14.06±1.86 5.18<0.05 Cys C(mg/L)0.96±0.49 1.33±0.52 8.74<0.05 Hcy(umol/L)9.84±1.22 13.47±2.94 11.35<0.05
觀察組中各患者亞組RDW、Cys C、Hcy水平均高于對照組,Cys C、Hcy水平隨著病變支數增多呈上升趨勢,RDW在各亞組之間未見明顯差異,見表2。
表2 各患者亞組間RDW、Cys C、Hcy情況(±s)

表2 各患者亞組間RDW、Cys C、Hcy情況(±s)
a表示與正常對照組比較,P<0.05;b表示與單支病變組比較,P<0.05;c表示與雙支病變組比較,P<0.05。
組別對照組(n=30)單支病變組(n=52)雙支病變組(n=21)多支病變組(n=17)RDW(%)12.41±1.16 13.94±1.32a 13.97±1.13a 14.09±1.46a Cys C(mg/L)0.96±0.49 1.19±0.71a 1.30±0.82ab 1.34±0.69ab Hcy(umol/L)9.84±1.22 11.44±2.55a 12.61±2.72ab 13.78±3.02abc
對觀察組患者Syntax評分與三項檢測指標對比分析發現,高風險組中的RDW高于其它兩組,中、低風險組之間未見顯著差異。Cys C與Hcy水平隨著Syntax評分的增加逐漸上升,見表3。
表3 不同Syntax評分組間RDW、Cys C、Hcy情況(±s)

表3 不同Syntax評分組間RDW、Cys C、Hcy情況(±s)
a表示與正常對照組比較P<0.05;b表示與單支病變組比較P<0.05;c表示與雙支病變組比較P<0.05。
組別對照組(n=30)低風險組(n=52)中風險組(n=21)高風險組(n=17)RDW(%)12.41±1.16 13.11±1.49a 13.14±1.73a 13.95±1.76abc Cys C(mg/L)0.96±0.49 1.15±0.44a 1.28±0.89ab 1.42±0.47abc Hcy(umol/L)9.84±1.22 11.31±2.43a 12.57±2.89ab 13.64±3.19abc
Pearson直線分析顯示,RDW與Syntax評分呈正相關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r=0.302,P<0.01)。Cys C與Syntax評分呈正相關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r=0.511,P<0.01)。 Hcy與Syntax評分呈正相關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r=0.594,P<0.01)。
CHD是我國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對人們的健康危害極大,其發病的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癥狀、體征,容易被忽視,而造成不良后果,因此早期診斷、有效防治CHD是臨床面臨的嚴峻考驗。目前,CHD的診斷手段有很多,明確診斷的“金標準”是冠狀動脈造影術,由于冠狀動脈造影術為有創檢查,并且費用較高,不能作為常規篩查,因此,尋求新的更簡便、綜合、高效的檢測方式對于早期篩查和診斷CHD來說是極其必要的。
Hcy是一種含巰基的氨基酸,它可以破壞血管內皮細胞,刺激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增殖,增加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并促進血栓形成[4],高Hcy水平還可激活血小板和相關的炎性因子,使脂質沉積在動脈壁上,從而加速血管粥樣硬化,這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5-6]。本研究x結果顯示,CHD患者Hcy水平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有學者研究發現,患者血漿Hcy水平升高,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隨之增加[5],隨著CHD患者病變支數增加,Hcy水平逐漸升高[7]。通過試驗觀察到,Syntax評分高的患者Hcy同時也高,Hcy水平與CHD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并對疾病進展有預測價值,可將其看作監測冠心病嚴重程度的一個重要標志物[8]。
Cys C是由122個氨基酸構成的低分子蛋白,可以自由通過腎小球,既往主要作為評估腎功能的生物標記物。隨著研究的深入,發現Cys C在預測心血管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具體機制并未完全闡明,可能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過程中的Cys C失衡表達相關[9],還有研究表明,Cys C升高時,本質上是半胱氨酸蛋白酶的一種抑制物升高,這時候機體的平衡狀態被打破,血管壁內外基質層的合成、凋亡受到改變,相應合成抑制,導致血管內膜損傷,發生粥樣硬化[10]。本研究結果可以看出,病例組Cys C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而且隨著病變支數及病變程度的增加,Cys C水平也呈增加趨勢,CHD患者疾病嚴重程度與Cys C水平具有相關性,與文獻報道一致[11-12]。研究發現,Cys C對CHD患者病變程度的表達不受腎功能異常的影響[9],可作為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對疾病的預防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RDW是使用測得紅細胞體積的變異系數來反映紅細胞的大小分散,臨床上作為貧血鑒定和診斷的常用指標之一。近期研究表明,RDW的變化不僅僅與貧血相關,而且還與氧化應激、炎癥反應、心血管系統有著密切聯系[13]。RDW在CHD中的具體作用機制尚不明朗,多數學者認為與炎癥狀態、氧化應激有緊密聯系,炎性物質在CHD發病時釋放入血,促使紅細胞凋亡,骨髓中未成熟的紅細胞提前釋放到外周血循環中,導致外周紅細胞的大小不等,從而RDW增高[14-15]。本研究結果顯示,CHD組RDW高于對照組,但RDW在各病變亞組間未見明顯差異,分析其原因可能為本研究中雙支病變亞組與多支病變亞組患者數量較少,對結果具有一定影響。通過相關性分析發現,RDW水平與CHD呈相關性,但低于其它兩項檢測指標。高風險組RDW水平顯著高于中低風險組,據文獻報道[15],RDW與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呈正相關,由此可見,RDW在鑒別高危心血管疾病中具有重要意義。也有學者通過試驗發現[16-17],高RDW組與低RDW組比較,心肌梗死患者比例更高、病變程度更嚴重,可將其看作預測冠心病嚴重程度的一個新指標。
綜上所述,血清RDW、Cys C及Hcy在冠心病患者中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與疾病嚴重程度呈明顯的相關性,表明RDW、Cys C及Hcy可以作為臨床上一種簡便、綜合、高效的早期診斷體系,協助在CHD的篩查、診斷中提供依據,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