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穎,寧佳寶
(新鄉市第一人民醫院 病理科,河南 新鄉 453000)
非小細胞肺癌(NSCLC)在肺癌中占比高達80%以上,多數患者就診時已處于中晚期,癌細胞發生擴散,失去手術治療機會。盡管化療是目前治療NSCLC的主要手段,但毒副作用大,部分患者難以耐受,影響治療效果[1]。研究[2]表明,以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為靶點的人體分子靶向治療藥物在癌癥治療中取得重要進展,其中以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類藥物為代表,突破傳統化療弊端,而EGFR基因突變是EGFR-TKI靶向治療是否有效的主要因素之一,檢測EGFR基因突變對NSCLC治療有重要意義。本研究旨在探討NSCLC患者EGFR基因突變情況及EGFR基因突變與臨床病理特征的相關性,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1例NSCLC患者,其中男103例,女68例;年齡35~82歲,平均(58.32±11.23)歲;腺癌126例,鱗癌35例,腺鱗癌7例,其他3例;樣本類型:手術切除(原發性肺癌、淋巴結等切除標本)130例,活檢組織(支氣管、肺粗針穿刺活檢組織)21例,細胞學材料(胸腔積液、細針穿刺的細胞學成分)20例。納入標準:經病理學檢查確診為NSCLC,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查、免疫組化染色證實為EGFR基因突變;臨床影像、病理等資料完整;患者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標準:其他惡性腫瘤;認知功能障礙。
1.2 方法①樣本準備:通過手術切除、活檢組織、細胞學材料獲取的樣本經10%中性福爾馬林固定,進行石蠟包埋,然后常規行HE染色,進行組織學分型;篩選腫瘤成分>80%的蠟塊,獲取8μm組織切片8~10張,不漂洗脫蠟,置于1.5 m L EP管備用;使用DNA抽提試劑盒(Qiagen公司,QIAamp DNA FFPE Tissue Kit),提取并純化石蠟組織DNA,按試劑盒說明書操作;提取的樣本基因組DNA通過分光光度儀檢測產物 濃 度、純 度,A260/A230≥1.7、A260/A280=1.8±0.2,DNA最終濃度20~50 mg/L。所有樣本需經兩位及以上資深病理醫師復診。②基因突變檢測:EGFR基因突變檢測采用優化寡核苷酸探針法,分別設計識別突變型EGFR基因及內參基因的探針,通過熒光定量PCR法檢測探針水解釋放熒光來判定基因突變狀態,EGFR基因突變定性檢測試劑盒(原理為熒光定量PCR法)來自北京雅康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可檢測EGFR第18、19、20、21號基因突變,均設置陽性、陰性對照,依據各反應孔擴增曲線進行結果判讀。
1.3 觀察指標①NSCLC患者EGFR基因突變情況。②NSCLC患者EGFR基因突變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行χ2檢驗,多因素用Logistic回歸分析,α=0.05為檢驗標準。
2.1 EGFR基因檢測情況171例NSCLC患者EGFR基因突變率為40.94%(70/171),其中敏感突變占比38.01%(65/171),耐藥突變占比2.92% (5/171);整體以19del(20.47%)、21L858R(15.20%)為主要突變類型。
2.2 EGFR基因突變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EGFR突變型患者與EGFR野生型患者的性別、吸煙史、病理類型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NSCLC患者EGFR基因突變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n(%)]
2.3 多因素分析將EGFR基因突變作為因變量,以性別、病理類型、吸煙史作為自變量,納入Logistic回歸分析模型,結果顯示,女性、腺癌、無吸煙史是NSCLC患者EGFR基因突變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2。

表2 NSCLC患者EGFR基因突變的多因素分析
當NSCLC患者出現淋巴結轉移、胸膜侵犯時便失去根治性手術機會,臨床對此類患者多以放化療延長生存周期為主,但療效往往有限。近年分子靶向治療以特異性高、毒副作用輕的優點,在肺癌治療方面取得新進展,而對各類基因突變患者臨床病理特征研究利于篩查出可接受靶向治療的受益患者[3-5]。研究[6]表明,EGFR與腫瘤生長轉移密切相關,EGFR基因突變是NSCLC中最重要的驅動基因,被認為是NSCLC分子靶向治療的預測指標,針對EGFR基因突變而設計的EGFR-TKI可抑制腫瘤細胞增殖,促進癌細胞凋亡。
研究[7]表明,19del突變患者行EGFR-TKI治療的效果優于其他EGFR基因突變類型,深入分析NSCLC患者EGFR基因突變情況與EGFR-TKI治療密切相關。本研究結果顯示,171例NSCLC患者EGFR基因突變率為40.94%,敏感突變占比38.01%,耐藥突變占比2.92%,其中19del以20.47%的突變率居首位,其次為21L858R,占比15.20%,需注意的是本研究中有3例雙突變患者,其中19del/21L858R雙突變2例,18G719X/20S768I雙突變1例。本研究結果亦顯示,女性、無吸煙史、腺癌NSCLC患者EGFR基因突變率明顯高于男性、有吸煙史、其他病理類型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顯示女性、無吸煙史、腺癌是NSCLC患者EGFR基因突變的獨立危險因素,表明此類患者更易發生EGFR基因突變。
綜上所述,NSCLC患者中存在一定EGFR基因突變率,且EGFR基因突變在女性、腺癌、無吸煙史患者中發生率更高,分析臨床病理特征有助于為臨床EGFR-TKI治療提供依據,尤其對無條件行基因檢測患者的治療更具有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