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夏楠
近年來,媒體行業涌現出一大批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技術項目,對媒體內容生產進行全環節、全流程、全系統再造,大幅提高了媒體產品創意創新能力和生產傳播效率。在2020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中也指出,要以先進技術引領驅動融合發展,用好5G、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革命成果,加強新技術在新聞傳播領域的前瞻性研究和應用,推動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項目如新華社“智能化編輯部”在2019年12月12日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人工智能編輯部”在2019年12月25日正式啟用并持續發布系列創新產品。尤其在2021年“王選新聞科學技術獎”149個獲獎項目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項目與媒體融合相關,有近四分之一的項目與智能化技術相關。由此可見現階段智能化技術是媒體深度融合進程中明確的技術發展趨勢。
在此背景下,濟南日報報業集團于2020年底啟動“智能化融媒編輯部”項目建設,以加快推進新黃河客戶端建設,滿足省市一體化打造平臺型新媒體旗艦的需要,推動智能化新技術在新型主流媒體領域的前瞻性研究和應用。本文將以此項目為參考,分享智能化技術與新聞采編業務的多元化融合方面的經驗做法。
濟南日報報業集團“智能化融媒編輯部”項目以新一代智能化信息技術為基礎,開發建設智能化“策采編審發”全流程內容創作生產應用平臺及展示系統。項目涵蓋熱點發現、新聞大數據分析、圖文音視頻智能分析和生產、智能校審、傳播分析、輿情監控、3D可視化指揮調度、媒體物聯網應用等功能模塊,實現大數據智能分析及處理、智能審核、智能交互、智能硬件等在新聞信息服務、內容創作生產等領域的落地應用,推動新一代智能化信息技術在內容生產流程、場景等方面的創新發展,提高全媒體生產流程、業務場景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帶動新聞信息生產模式升級創新,開發文化產業中智能化數字經濟潛力,提升文化產業的創新能力、生產能力、傳播能力。
該媒體產品是對新聞大數據如何應用方面的探索,即在具備全網輿情信息抓取能力后,如何將龐大的數據轉化為可傳播、易閱讀的媒體產品。
首先我們基于“數字孿生”的理念,對大數據信息進行深度數據清洗。具體方式有對音視頻數據進行智能轉寫,對圖像視頻數據進行智能分析等,結合數據抓取的原始新聞標簽,得到新聞大數據文稿庫、熱點詞云及敏感詞、語義分析數據庫、唱詞時碼對應數據庫、地域分布標簽、信息來源標簽、場景識別標簽、人物識別標簽等特征數據庫,再對特征數據庫進行情感分析、輿情分析等智能化處理,由此完成在數字領域對新聞信息的多維度重構。
然后我們選取其中的地域分布標簽、情感分析、輿情分析等部分數據,通過算法智能分析篩選出該地域內熱點信息,整合成為輿情地圖。
輿情地圖讓用戶能夠從地理空間的角度直觀地獲取新聞資訊,這是對熱點分析與地域信息的融合應用。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可以繼續推出行業輿情地圖、職業輿情地圖、美食輿情地圖等更豐富的媒體產品。
濟南市掌上12345——泉城總客服是濟南日報報業集團和濟南市12345市民服務熱線聯合打造的掌上平臺。通過該平臺,用戶不僅可以反映問題、提出建議,還可以及時查詢這些事情辦理的結果和進度,對所有的投訴、建議一鍵督辦。

表1:輿情地圖數據后臺

圖1、2為輿情地圖展現形式

圖3

圖4

表2:政策歸集數據庫示例
在該項目中,對濟南市掌上12345平臺數據進行二次分析,整合出多種媒體產品。具體數據分析方式有民生全要素分類、為民辦事滿意度排行、政策歸集等。
展現形式如圖3、圖4。
其中政策歸集數據庫作為基礎信息,經智能分析處理,得到行業、職能部門、實行期限、政策服務對象等多模態數據標簽后,就可以與新聞采編相結合,通過模糊檢索,快速找到新聞內容涉及的相關政策,使得我們的新聞報道具備政策依據。
隨著我國企業的改革和創新的不斷推進,公司的治理結構也不斷優化,要想從財務治理結構透視財務管理目標。還需要積極轉變企業的經營管理理念,在治理結構的優化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對財務管理目標的關注,首先,企業的管理層要積極明確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性,并緊隨公司治理結構的調整,制定明確的財務管理目標,為財務管理工作的實施提供的導向。其次,也要積極加大對財務管理的關注。積極健全和優化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協同企業的治理結構,切實保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和企業改革的有序開展。
至此我們對濟南市掌上12345數據進行合理、合法、安全的智能分析處理,不僅能夠形成可視化分析報告,助力濟南市公共服務水平的提升,還能夠加強新聞報道的力度、深度。
“智能化唱詞拆條”目的是解決長視頻快速定位、截取片段的問題。目前常規的視頻拆條多應用于新聞播報等固定場景切換的視頻素材,但是對現場活動、黨建課堂、會議論壇等視頻素材不能很好地進行智能拆條處理,往往需要后期剪輯人員在視頻剪輯時間線上聽音定位。該項目將視頻語音轉寫、智能語義分析、時碼定位等信息進行融合,設計而成的唱詞具備時碼信息的拆條應用。
該應用具備以下特點:
1.視頻文稿通過語音轉寫自動生成。
2.視頻文稿通過語義分析進行智能分段,拆分成視頻唱詞。
3.視頻唱詞自動獲取在視頻中對應的時碼信息。
4.后期剪輯人員可以通過文字搜索,快速定位所需視頻畫面。
6.拆條視頻素材的前后時間余量可調整。
該應用目前處在研發階段,預計上線后在搶發重要新聞活動的短視頻海報等業務中,可以減少制作時間,提高生產效率。
本文所述智能化技術與新聞采編業務進行多元化融合的總體思路是將多種智能化技術進行融合再造,解決單一智能化媒體產品展現力受限的問題,同時與采編業務緊密結合,開發符合媒體業務需求的產品,構建技術與業務雙向賦能的發展模式,探索實現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路徑。
基于以上思路,后續我們還可以在智能輔助深度策劃、多類型智能創作、傳播預測算法、擬人化交互等方面進行深入探索。同時還可以在政府和社會的數字治理、行業的數字化轉型等方面,服務于智慧城市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