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天的上海,一切似乎被凍住了。一座約2500萬人口的大都市里,菜場、超市、飯店、外賣悉數封停,人們退回了自己的居所,寸步不出。如何獲得食物成為了許多市民心中的難題。在全力以赴“保供”的各方力量之外,社區團購應運而生?!皥F長”一夜之間成為小區明星般的存在。
4月2日是劉慶晨所在小區被封控的第10天。她打開冰箱,里面還剩兩根白蘿卜、一些生菜、一包蠶豆、一條海帶、一塊豆皮、兩斤豬肉和一斤牛肉,大約夠兩個人吃4天。但她仍控制不住內心的焦慮??爝f停運了,外賣商家悉數停業,小區里的菜場和超市被封控,手機上的大多數生鮮電商已關停了附近的站點。
和她一樣為買菜心慌的人還有很多。同一個小區的居民葉佳男在食物只能撐3天時打電話向居委會求助,工作人員登記了他的需求,承諾可以幫忙購買,但無法保證發放時間。
一個個地點開、加入,令人眼花繚亂的團購信息在手機屏幕上炸開。
劉慶晨激動地在“群接龍”中留下自己的地址并付款,甚至沒有時間仔細計算價格。這些購物群多由小區居民為解決“口糧”自發組織而來,其中,有一定渠道和人脈、愿意為大家牽頭購物的人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團長”。
小區里刮起一股社區團購的風潮,居民們躍躍欲試,都想做一次團長“過把癮”。但實際上,“團長”的職責遠比大家想象的瑣碎和復雜。
首先,你要變成客服和銷售,在數個微信群內發布信息,統計數據,收付賬款,解答問題;其次,你要充當采購,確認供應渠道的資質,把控貨品的質量和價格;你必須緊跟物流,了解司機的位置,向大家提供到貨時間;最后,你可能還要充當搬運工和消殺員,幫忙卸貨、消毒、分發,再統籌志愿者一一配送到訂購的居民手中。
王麗姿現在是一個小型社區的“團長”之一,她是一名家庭主婦,曾經在廣告公司負責執行,有一定采購和組織經驗。剛開始封控時,她加入了居委會組織的業主群。
她和另一個女孩共同承擔“團長”工作,一人負責找供應商,一人負責和大家溝通。另外還有一個財務工作的女孩負責統計、收款、核銷等。當貨物到達后,王麗姿會先卸貨、分揀,再用小推車搬運至各棟樓下,將貨物噴灑消毒水。靜置半小時后,每棟樓的志愿者再將貨物送到居民家門口。
王麗姿“從早上一睜眼,忙到晚上睡覺前,一直都在看手機、回微信、打電話”,家人也因此頗有微詞。
玉玲是一個小區的“大團長”,深得居民信任,組織過多次單數超過100單的大型團購。她原本是快遞站的工作人員,快遞停運后便開始組織團購,也賺取一些收入。她記得自己第一次當“團長”的時候,“整整一天都沒吃沒喝沒上廁所”。
(據上觀新聞 4.13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