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珍
摘要:隨著全球一體化趨勢的發展,各國間的文化交流和貿易往來也日益增進。為充分落實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發展需求,高中教學中語言運用的地位也隨之提高。教師如何運用課堂教學模式的革新,以此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英語學科成績水平,達到滿足學生的教學需求的目的是當前英語教師所研究的重點方向。本文將從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現狀出發,以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為例,結合實際運用策略,幫助教師提高學生閱讀教學效率,希望對高中英語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閱讀教學;高中英語;教學策略;總結
高中英語是我國高中教育的三大科之一,高中英語成績一直以來也備受教師及家長的關注。目前我國的英語教學雖然已經形成完整的課程體系,但是教學效果仍然不盡人意,很多學校大量增加日常的英語課程鋪排但是學生的成績卻沒有明顯的提升。反而是造成學生學校上課,校外補課的現象,增加高中學生的學業壓力,顯然英語教學不止是大量的“聽、讀、背、寫”還應該深化各項內容的實際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案。
一、閱讀理解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英語閱讀理解作為英語考試中分數占比較大的經典題型,在英語學科教學中是教師最為重視的教學內容。教師無論是課前編制教案還是考前收集英語題庫都離不開對閱讀理解的深度研究,閱讀理解作為一個綜合知識極強的題型,不僅能夠快速提升學生對英語的應用能力,同時還能顯著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
1、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學生掌握語法
閱讀理解的深入學習對于學生的英語水平的提高是非常有成效的。眾所周知,語法對于每一種語言的學習都起到不可或缺的關鍵作用,同樣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不僅會增加學生對語法使用的閱讀量,還能夠通過閱讀技巧分析語法結構,讓學生在實戰中增加語法印象,從而提高英語成績。英語學科中最為重要的莫過于“口語、詞匯、語法”,而閱讀理解題型恰恰就是融入了大量語法和詞匯量等知識內容。因此閱讀理解對高中學生的基礎知識是一個巨大的考驗。現階段我國考試中閱讀理解占比較大,教師能夠有效的解決學生閱讀理解的困難,加強學生對語法知識的掌握深度,就能幫助學生深度理解文章。
2、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學生拓展知識視野
閱讀理解不只是培養學生對知識的綜合應用,還能拓寬學生的認知范圍。英語考試中經常會采用科普或者時事等文章作為考試題型,并且還會出現一些教材內容之外的學術單詞。學生不僅可以通過練習增加自己的詞匯量,還能在閱讀中收獲更多有趣、實用的知識。此外在拓寬知識面的同時,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還能鼓勵學生更多地去閱讀英文雜志和文章,學生一旦有更多的知識獲取渠道,就能提高學生對英語這門學科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3、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科自信
英語教學不像大部分的理科學科那樣枯燥無味,因此教師教學可以通過更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提高課堂效率。特別是高中階段的學生,要在課堂上提高聽課注意力首先要加強學生對英語學科的信心。學生一旦樹立學科信心就會產生積極的學習情緒,增加學習動力。特別是分數占比較大的閱讀理解,只要掌握閱讀理解的解題技巧就能夠快速的提高閱讀理解的分數。考試有明顯的的進步就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多積極的影響,鼓勵學生主動地學習英語學科。
二、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應用策略
高中英語作為主科之一,備受學校和教師的關注。加強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一方面是可以大幅度提升教師的課堂效率,另一方面閱讀理解也是學生對英語知識信息的一種總結方式。
1、多題型教學,組織專題技巧訓練
高中閱讀理解相比初中的教學內容,增加了更多富有邏輯性的題型,教師教學如果沒有針對性的專題訓練,也沒有教授學生解題技巧,光靠學生刷題不僅效率低而且對學生的知識基礎起不到夯實的作用,時間一長成績沒有得到提升還有可能會打擊學生學習信心,增大學業負擔甚至是幫助學生攻克閱讀中的“歧義詞”如,針對這樣的詞句需要學生結合上下文和文章情境來理解,否則在選擇正確選項過程中很容易受到誤導。以及閱讀理解頻繁出現的時事政治體裁題目會用到諸多歧義詞匯如“China policy”直譯為“中國政策”實際上在閱讀中是對華政策的意思,如“red tape”直譯為“紅色帶子”在此類文章中通常為“官僚習氣”的意思。綜上所述,除了日常基礎知識鞏固,教師還應該開展更多的專項練習來定點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專題訓練不僅是針對考試,還是對學生邏輯思維的一種培養,有利于學生的思維的成長。
2、多采用時事雜志報刊,加強學生的教學興趣
高中英語教材中許多文章的構建相對不合理,常常出現無意義、非真實的閱讀語料,而這些邏輯性不強的文章除了會導致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獲取錯誤的信息,還會破壞學生的邏輯思維,勢必會影響學習的有效性。英語閱讀理解不能只是停留在對英語知識的應用考察這種片面的作用上,還應增加學生的閱讀深度,在閱讀中獲取知識。因此教師還應該多采用社會報刊或科學雜志的文章進行講解,多引用如《Overhead bridges》、《Blue sky project》等科學文章,不僅能提高學生鍛煉閱讀能力的機會還給予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獲取渠道。當然教師搬運課外文章還要考驗教師的知識水平,在課前要評判文章的真實性,而不是無審核的照搬,虛構的、不真實的文章往往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是適得其反的。
3、運用電子信息技術,豐富課堂教學手段
高中階段課程壓力大,但是課堂時間短,教師很難在45分鐘的課堂實現知識傳授最大化。針對這種困難,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可以融入電子信息技術,幫助學生在課堂上方便理解,課后也能鞏固復習。例如現在電腦中的軟件工具:思維導圖。思維導圖作為教師授課的一種電子軟件,在課堂上可以更直觀的分析文章信息,還能用空間結構梳理課堂知識。相比言語教學,圖形教學會更直觀。尤其是學生在日積月累的閱讀中,一定會儲備巨大的閱讀量,單憑記憶是無法完成這樣大量的知識儲備。思維導圖的運用可以幫助教師在閱讀一遍文章時,用圖框的形式分析閱讀步驟,解析閱讀技巧。而學生在運用這樣的軟件時也能在課后閱讀文章時,邊閱讀邊梳理,逐漸培養出成型的閱讀流程,以此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只有在構建出自己的一套成熟的閱讀體系,才能夠在更復雜的知識和題型上有所突破。
三、總結
現階段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已經是教育中重要的教學目的。尤其是國際化貿易發展越來越迅速,英語作為全世界的通用語種其在日常工作和學習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是當前高中學生所需要的掌握的必備技能。雖然我國高中英語教學的教學模式已經日益成熟,甚至衍生出多種課外教學機構,但是高中課堂教學仍然需要廣大的一線教師為提高學生的英語教學的搞效性而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周慧.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中閱讀語料的真實性研究[D],中南大學,2014.05
[2]陸榮.運用思維導圖促進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05
[3]許靜美.廈門市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現狀調研及改進建議[D].福建師范大學.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