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建國
4月20日至22日,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中央銀行行長會議在華盛頓舉行,此次會議以線下和線上相結合的方式舉辦。據俄媒報道,俄羅斯財政部長計劃以線上方式參加G20財長和央行行長的部分會議。與此同時,美國財長耶倫卻公開稱,將避開有俄羅斯人參加的會議以示抗議,還要利用G20會議加大對俄施壓。此前,美加澳等國在多個場合不斷同今年G20峰會的東道國印度尼西亞溝通,意欲將俄羅斯排除在今年G20峰會之外。由此可見,美國是想通過操縱G20機制,使之成為美國主導影響世界的工具。
當前俄烏沖突尚未結束,但這場沖突引發的世界政治格局的變化和全球治理的矛盾已十分明顯,在經濟方面帶來的影響更是深遠。全球經濟面臨高通脹的威脅和經濟增長的下調已成定局,能源危機和糧食危機正在向我們逼近,全球貿易受到重創成如果這場沖突持續下去,世界經濟將一步步滑向危險的邊緣,國際社會期盼此時召開的G20財長會議能發揮其應有的協調機制的作用,各國聯合采取行動,確保世界經濟的復蘇與繁榮。但目前G20機制的分裂與內斗,令人感到痛惜無奈,而美國作為全球頭號大國所發揮的負面作用更是讓國際社會看到其真實目的。
G20財長會議和中央銀行行長會議是全球重要的經濟協調機制,他們負責向本年度稍后舉行的領導人峰會提出經濟政策建議,經領導人認可后,采取協調一致的政策,有效抑制影響經濟增長的負面因素,推動全球經濟更加穩定協調發展。自該機制建立以來;在推動世界經濟復蘇與發展方面曾發揮過積極作用,并產生一定的影響力。當前世界經濟面臨的矛盾和困難更為復雜嚴峻,需要討論和決策的內容也更顯緊迫。
首先,全球能源供給矛盾迫在眉睫。如不能盡快恢復能源生產的有序供給,不僅將影響部分國家的正常生產和生活,而且會導致能源價格長期居高不下,推高各國的物價水平,這將為全球經濟復蘇和增長埋下巨大陰影。美國不要以為自己是能源大國就可以高枕無憂,要知道高成本、高物價是有傳導性的,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國,很難擺脫全球高物價推動高通脹帶來的負面影響。
其次,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直接涉及全球經濟的穩定發展和繁榮。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國家自以為依托本國高技術產業優勢,通過高技術貿易的封鎖和限制就可以制約其競爭對手的發展和進步。而實際情況是,采取這種做法不僅難以達到限制對手發展的目的,反而會約束本國自身優勢企業的發展和進步。一因為從社會生產力進步的角度分析,任何高技術產業要想實現長足發展,先決條件就是要實現其市場價值。如果產品銷不掉,那么企業的再生產安排和擴張就會受到制約,因此真正基于商業考慮的企業是無法執行產業脫鉤政策的,而且脫鉤涉及的產業越多,國別范圍越廣,則產業鏈的穩定性越差。由此不難看出,美國等國出現產業鏈供應鏈的紊亂,同政府動員的脫鉤政策緊密相關,這一矛盾已經影響到全球經濟貿易的正常發展,理應納入會球經濟政策的協調之內。
第三,關于頻繁使用經濟制裁措施的破壞性作用。近年來,世界經濟的紊亂與無序同美國頻繁使用經濟制裁和貿易限制措施不無關系。世界各國都應尊重多邊貿易體制確立的貿易措施和相關授權的報復措施,任何單邊制裁和報復都是不符合多邊貿易規則的,而且容易造成貿易的扭曲和市場的震蕩,不利于全球貿易的穩定發展。因此反對單邊制裁這種行為應提上今年G20財長會的議事日程,這有利于緩解當前全球貿易發展的現實困難。
總之,當前制約全球經濟發展的矛盾和問題可以列出很多,有些還是非常迫切需要解決的。本次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應該聚焦當前的突出矛盾和全球經濟面臨的現實困難,盡全力排除影響經濟增長的負面因素,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重回正軌做出積極努力,而不要把精力都集中在地緣政治矛盾的分歧上,更不要成為美國實現其地緣政治私利的工具。▲(作者是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原院長)
環球時報2022-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