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醫院門急診具有患者流動快、疾病種類多等特點,護理管理難度較高,其服務質量體現著醫院整體醫療水平。輸液作為一種基本的治療方式,在門急診中應用率非常高,但輸液量大和管理上的缺陷導致門急診輸液存在較多安全隱患,如何提高門急診輸液安全性是醫療界重點關注的一個問題。本文對國內近年來門急診輸液護理安全管理的等內容進行闡述,以探究門急診輸液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門診;急診;輸液護理;安全管理
輸液治療是一種基本的、常用的治療方式,在門急診治療中占據著重要地位。近年來隨著人們對于身體健康的重視度越來越高,門急診的輸液量也呈逐漸升高趨勢。靜脈輸液是一種侵入性治療方式,可給患者帶來一定的刺激,且門急診輸液患者眾多,流動性強,輸液時間久,管理難度較高,導致輸液過程中患者產生不適感的情況時有發生,另外,由于輸液藥物較多,增加了輸液的風險,有的可能會出現過敏、憋喘、發熱、嘔吐、腹瀉等不來反應,甚至出現嚴重并發癥,嚴重者會導致死亡,影響患者身體健康[1-2]。因此,加強門急診輸液安全管理對提高護理質量,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保護患者生命安全非常具有必要性,為此,本文結合國內外有個文獻,對門急診輸液護理的安全管理進行探討。
一、門急診輸液護理中存在的安全問題
門急診的輸液量較大,對于護理質量的要求也相對較高,要求護理人員不僅要嚴格無菌操作,而且還要熟練掌握穿刺方法,爭取一次穿刺成功,減少患者及家屬因多次穿刺而產生的護患糾紛,特別是對于患兒的靜脈穿刺,患兒家長迫切藥到病除,立刻解除患兒的癥狀,若一次穿刺不成功,有的患兒家長對護理人員不信任,甚至作出影響工作的偏激行為,因此,護理人員要練好本領,提高工作效率及準確性。但目前門急診普遍存在一定的安全管理缺陷,其主要問題包括輸液區管理不規范,如輸液區域布局不合理、洗手位置不合理、輸液區面積偏小、通風差、環境差等;巡回護士巡視力度不夠,有的巡回護士應付工作,巡回次數和巡回效果差,影響了輸液的安全;輸液流程管理不規范,有的護理人員不按操作規程操作,違反護理程序,增加了輸液的風險;護理人員專業性不足,有的護理人員沒有參加繼續教育,不重視學習的重要性,對護理知識不更新,不能適應新時期護理的要求;另外穿刺技術差,有的護理人員基本功較差,不善于學習、總結,導致多次穿刺靜脈,增加了護患矛盾,影響了護理工作;服務意識不足,沒有轉變思想,沒有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不能很好的為患者服務,另外服務態度差等,導致穿刺不成功、用藥錯誤、輸液速度不合理、輸液局部紅腫以及其他不良反應等不良情況的出現,嚴重影響患者的護理滿意度[3-4]。劉春菊等人在研究中指出[5],門急診輸液安全問題的原因在于護理管理缺陷,各項管理制度合理性與科學性有提升空間,管理制度的執行力度不夠,護理人員的素質也有待提高,此外,門急診護理工作強度大、難度高、工作負擔重也是導致門急診輸液護理安全隱患的重要影響因素,有些護理人員由于高強度的工作,休息難以保障,再加上本身護理工作就是一項高風險的工作,導致護理人員精神壓力大,過大的精神壓力,沒有得到減壓或發泄,護理人員的不良情緒較多,甚至影響到護理各項操作,增加了錯誤的幾率,影響整體護理質量。
二、改善門急診輸液安全性的措施
(1)加強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
專業技能培訓對于門急診護理人員十分具有必要性。輸液不良反應是門急診安全隱患的一個主要問題,主要是因護理人員對于用藥安全知識的欠缺以及自身專業性不足,導致未能及時對不良反應進行預防和干預[6]。例如,在使用抗生素治療前未對患者進行皮試,導致患者出現過敏反應的可能性增高;部分藥物混合后可引發不良反應,但護理人員對于此方面知識欠缺,未單獨使用不同輸液器進行輸液,導致患者產生不良反應等[7]。因此,必須加強護理人員各方面的專業培訓,可定期邀請藥學專家開展用藥安全知識講座,組織護理人員積極參加,并通過考試,以提高護理人員對于藥物知識的了解,并定時由年資高、專業水平高的護理人員或護士長開展專業技能培訓,并定期考核,確保護理人員具有良好地專業水平,對考核過程中出現的成績優秀的護理人員要給予表彰,可以拿出一定的獎勵金額進行鼓勵,也可以作為年度考核加分的項目之一,以鼓勵護理人員參加培訓,提高培訓效果,以提升輸液穿刺成功率和穿刺質量,減少患者不適感[8]。為提高門急診輸液服務質量,林青娥[9]在門急診輸液護理管理中應用優化護理服務流程,對護理人員進行溝通技巧、疾病知識、藥物知識、操作技能等各方面的培訓與考核,結合其他管理措施,有效提升了醫院門急診的輸液護理質量,患者滿意度達到95.38%。可見提升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對于門急診輸液護理質量的效果顯著。
(2)規范門急診輸液流程
門急診患者流動速度快,輸液患者多,護理人員輸液時需滿足速度快、輸液準確、穿刺質量好等多種要求,通過規范輸液流程可提高輸液準確性和安全性,提升輸液工作效率[10]。護理人員進行輸液操作時必須耐心、細致地查對,規范操作流程可避免護理人員忙中出錯,工作時刻保持嚴謹的態度,養成良好的查對習慣,確保工作無誤,提高護理質量。詹麗娜等人[11]在研究中采取優化輸液流程對門診輸液室進行管理,其結果顯示,采用優化輸液流程的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靜脈炎、接錯瓶等不良情況的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輸液等待時間短于對照組,可見優化輸液流程后門診輸液室的護理質量以及工作效率均得到顯著提升。該研究優化輸液流程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嚴格按照“三查七對”的原則進行操作,配藥者需嚴格按照消毒隔離操作要求進行配藥,配藥完成后于打印憑貼處簽字;輸液前采用“問名制”核對患者信息,患者應答完全符合后再進行穿刺操作;穿刺時首先選擇良好的血管,堅持快、穩、準的原則進行穿刺,以減少患者不適感;采用責任制護理,責任護士需每30分鐘對患者巡視1次,仔細觀察患者狀態、輸液速度、剩余液量等,更應注意需要避光和滴速的患者要重點觀察,并在巡視卡上簽名;輸液時采用精密過濾輸液器,不會導致空氣進入,且輸液完成后自動止液,以提高輸液安全性。
(3)改善門急診輸液環境
因門急診輸液量大,輸液室多為大通間,其硬件設施較為簡陋,在輸液高峰期可出現擁擠和空氣不流通情況,且輸液期間的干擾因素較多,護理人員巡視時難以完全顧及到整個大輸液室[12]。為改善輸液環境,可對大通間結構的輸液室進行分區管理,將普通患者、高危患者、輸注特殊藥物的患者分別分配在不同區域,便于巡回護士巡回觀察,以滿足不同需求,便于管理,減少不利因素的干擾,還可設置部分輸液床,以滿足身體虛弱患者的需求[13]。此外,還需改善輸液室硬件設施,輸液椅采用人性化設計,而輸液室可以播放動畫片等節目,轉移患兒的注意力,既能防止患兒多動導致輸液外滲,又能減少患兒的不耐煩情緒,提高患者舒適度,在輸液室提供開水、一次性紙杯等物資,給患者帶來便利[14]。在周艷等人的研究中[15],在急診輸液安全管理中采用分級分區的模式,將輸液區分成高危輸液區與普通輸液區,在高危輸液區安排高年資、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護理人員進行輸液和巡視,以確保能夠及時發現患者的異常情況,及時進行干預,并在高危區配備急救平車、監護儀等設備,一旦遇到突發事件,能夠隨時啟動應急預案,這些監護設備隨時得到及時應用,提高救治成功率。該研究結果顯示,應用分級分區管理后,醫院急診科輸液意外事件的發生率由2.39%降至0.43%,且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95.87%)也顯著高于實施前(87.39%)。可見在門急診輸液室中采用分級分區的管理方法可使管理工作更為有序,減少意外情況。
(4)采用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
提高門急診輸液安全管理質量關鍵在于制定并落實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可成立門急診輸液委員會對輸液護理質量進行管理和監控,由藥房主任、輸液室護士長、醫務科主任等相關管理人員共同進行監督,定期檢查門急診患者病例及處方的檢查,以監控輸液治療質量[16-17]。對于嚴重意外情況、醫患糾紛等情況進行明確追責,并采取一定的懲罰措施,以提高門急診醫護人員的用藥安全意識以及責任心。此外,對于護理人員的管理也十分重要,應適當增加門急診護理人員數量,減輕工作強度和工作壓力,并充分考慮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的高低,合理的分配工作,進行科學的管理[18-19],讓他們團結協作,密切配合,將門診輸液工作做到精益求精。盧云等人[20]采用分層管理模式預防輸液患者感染,依據護理人員的工作經驗、學歷、工作表現等分為初、中、高三個等級,做好傳幫帶工作,讓高級護理人員主動帶領初、中級護理人員,手把手的傳授相關經驗,并進行工作指導和培訓,并由專人每周對輸液操作情況、消毒液情況、手指菌落等情況進行隨機抽查,以提高輸液規范性。該研究結果顯示,采用分層管理模式的各項檢查合格率均顯著高于患者,可見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對于提高門急診輸液護理質量的意義重大。
三、小結
總而言之,在門急診中普遍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醫院管理人員應充分認識到門急診輸液護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積極采取相應的改善措施,改善門急診輸液室環境,加強專業知識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并規范輸液操作流程,使輸液工作更為規范和有序,減少意外情況的發生,以提升門急診輸液護理安全性。
參考文獻:
[1]王宛儀,陳麗云,陳嬌燕.門急診患者輸液的安全管理[J].海南醫學,2017,28(7):1201-1202.
[2]李紅,白聯締.前置型輸液報警器在門急診患者靜脈輸液中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7,32(22):96-98.
[3]李婉.門急診輸液室護理安全隱患原因分析及處理措施[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6(6):18-19.
[4]阮愛霞.護理安全干預在急診輸液室用藥管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50):190-194.
[5]劉春菊,虞美娟,童雪燕.門急診輸液室護理安全隱患和應對措施[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25(23):161-163.
[6]楊雪平,楊燕妮,繆燕靈,等.移動輸液系統在門急診輸液廳的應用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6):144-145.
[7]樊網燕,顧黎渟.輸液流程再造對門急診護理質量的提升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31):147-148.
[8]吉云蘭,郁紅霞,張學梅,等.組長負責制在兒科輸液室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6(17):2410.
[9]林青娥.優化護理服務流程在門急診輸液室中的實施價值[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8(18):137-139.
[10]李虹.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在門急診輸液護理中應用[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7,3(6):177-178.
[11]詹麗娜,鄭小潔.優化輸液流程在門診輸液室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21):143-145.
[12]孫一敏.精細化管理在二級綜合醫院門急診輸液護理安全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81):260.
[13]繆美琴.門急診靜脈輸液精細化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1):89-90.
[14]王鳳艷,楊建蘭.探討優質護理在門急診輸液室的實踐與體會[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47):9234-9235.
[15]周艷,邱祥,汪玲玲.分級分區管理模式在急診輸液安全護理中的實施效果[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25(4):94-95.
[16]付莉霞.護理管理干預對門急診靜脈輸液質量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5):912-913.
[17]李紅,白聯締.前置型輸液報警器在門急診患者靜脈輸液中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7,32(22):96-98.
[18]趙美娜.探討門急診輸液室護理安全隱患的原因及相關處理措施[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38):154+163.
[19]李宏偉,戴巧平,盧建娣.門急診靜脈藥物配置中心與護理安全管理的相關性研究[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2):77-78.
[20]盧云,陳啟瓊,黃曉嫻,等.分層管理模式在門診輸液患者感染預防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8,28(23):145-148.
作者簡介:楊達燕,性別? 女? 1981.08.21 民族:漢籍貫:廣西貴港? 學歷:本科? 職稱:主管護師,單位:廣西貴港市港北區人民醫院 急診科 53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