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裕浩,范子琦,邢成鑫
(廣西民族大學 管理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3)
在過去的數十年中,我國圖書情報學科得到了長足發展,我國圖書情報學科發展到今天,已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完整教育體系[1]。 但是,如何對圖書情報學科發展進行科學評估,已經成為具有研究價值的重要課題,成為國內廣大圖情學者深入開展研究的方向之一。 筆者運用布拉德福定律分區理論,對國內期刊刊發有關圖書情報學科論文的數量進行歸納與統計,并對上述期刊是否為核心期刊進行識別,從而比較全面地評價圖書情報學科的科研成果,為開展圖書情報學研究的科研人員提供參考依據。
文獻計量學是文獻情報學與數學、統計學等相互交叉和結合產生的交叉學科,1969 年英國A·普里查德提出“文獻計量學”概念[2]。 1934 年,塞繆爾·布拉德福首先描述了一個特定主題的信息是如何根據參考文獻的分布而分散的,隨后該發現伴隨著學科的發展被總結成為布拉德福定律[3]:“在龐大數量的文獻系統中,文獻資源按一定規律的分布模型分散。 如果將期刊按刊載某一專業論文的數量多少,按遞減的順序排位,即可劃分出一個核心區和相繼的幾個區域,每區刊載的論文量相等,此時核心期刊和相繼區域期刊數量成1 ∶a∶a2∶……的比例關系。”布拉德福定律是對出版該文獻的專業期刊中專業文獻數量分布規律的總結,并與洛特卡定律、齊夫定律并稱為文獻計量學中最重要的三大基本定律。
文獻計量學研究對象的數據源主要為出版具有該學科相關文獻的期刊數量和相關文獻數量。 由于相關文獻數量一般是以年為時間單位統計平均值,同時,期刊按照出版周期分類,可以分為周刊、半月刊、月刊、雙月刊以及季刊等刊物, 若以單個年份收集被統計的數據,時間跨度太短導致不同期刊發表的圖書情報學科相關學術論文數量可能出現較大差異,因此本次研究以5 年作為時間跨度。 互聯網上存在多種檢索途徑與工具, 但為了保證數據的可比性與統一性,本次研究數據均從CNKI 數據庫獲取,檢索策略為:KY=“圖書情報”OR TI=“圖書情報”,檢索對象選擇期刊,檢索時間為2016 年1 月1 日—2020年12 月31 日。
利用CNKI 數據庫的檢索功能, 檢索有關 “圖書情報”的論文信息,將文獻題名、作者、文獻來源期刊名稱、發表時間、來源庫名稱等元數據項目導出到Excel 文件中。 2016—2020 年共收集到1 951 條論文條目,經過將不規范的、不符合圖書情報學科主題的、重復發表的論文條目剔除后,最后剩下1 594 條論文條目。 統計分析發現,1 594 條以“圖書情報”為主題的論文條目共分布在288 種期刊上,統計出每種期刊的相關論文對應篇數,按照單個期刊相關論文對應篇數的多寡為原則進行遞減順序排列,得出圖書情報學科的文獻數據排序(見表1)。
如表1 所示,1 594 篇圖書情報學科相關的學術文獻分布288 種期刊上,其中,單個期刊最高載文為102 篇,期刊名稱為《圖書情報工作》,最低載文量為1 篇,共有132 種期刊。

表1 布拉福德統計的圖書情報文獻數據
表2 總結了圖書情報學科文獻的布氏分布情況,根據布拉德福定律,將所有被統計的期刊按照刊載論文數量相等的原則分為3 個區域:第1 個區域包含11種期刊,每種期刊的文章數量高(大于30 篇);第2 個區域包含48 種期刊,每種期刊的文章數量中等(9~25 篇);第3 個區域包含229 種期刊,每種期刊的文章數量較低(小于9 篇)。 3 個區域的期刊數量之比為11 ∶48 ∶229,接近1 ∶4.6 ∶4.62。 在各分區論文占比大致相等的情況下,期刊數量呈現1 ∶n∶n2數量的區域分布,基本符合布拉德福定律的定義。 因此,圖書情報學科期刊服從布拉德福定律分布。

表2 圖書情報文獻的布氏分布
筆者根據表1 的統計數據,繪制“圖書情報”學術論文的布拉德福分布圖(見圖1),其中,橫坐標為期刊數量累計和的對數刻度,縱坐標為所有期刊所刊載的學術論文累加數量的線性刻度。 該分布圖可以分為3 個區域:第1 個為FG 段,每種期刊的相關載文量最高,屬于核心期刊;第2 個為GH 段,每種期刊的相關載文量次之,屬于普通期刊;第3 個為HI 段,每種期刊的相關載文量最少,屬于圖書情報學科的邊緣期刊。 由圖1 可知,通過添加趨勢線,GH 段和HI 段與趨勢線顯示出密切的線性關系,因此,該曲線基本符合布拉德福分布定律。

圖1 圖書情報文獻的布拉德福分散曲線
核心期刊的劃定有多種方法,其中,布拉德福分區理論作為劃定核心期刊的重要方法之一,被多位學者廣泛使用。 由圖1 可以確定分散曲線與趨勢線的切合點G,其橫坐標為圖書情報的期刊數量累計數的自然對數,利用情報學家埃格黑的布拉德福核心區數量計算法[4],即:

式中:r0為核心數量;E為歐拉系數,E=0.577 2;Y為最大載文量期刊的載文量。r0=2ln(1.78?102)≈11,位于核心分區的期刊有11 種,這也與圖書情報文獻布氏分布的核心分區期刊數量一致。 根據上述期刊的載文量多少依次劃定核心期刊的順序分別是《圖書情報工作》《情報科學》《圖書館學研究》《情報探索》《圖書館》《內蒙古科技與經濟》《情報理論與實踐》《現代情報》《情報雜志》《圖書與情報》和《情報資料工作》。 這11 種期刊占期刊總量的3.8%,而文獻卻占文獻總量的31.93%。 由此可知,上述期刊屬于圖書情報學科專題文獻分布集中度較高的期刊。
《CSSCI 來源期刊目錄》(2021—2022)中圖書館學、情報學類核心期刊共有18 種[5],核心期刊目錄可以指導圖書情報學科研究人員選擇高效的期刊,并為研究圖書情報學科的某一主題提供一個起點。 同樣的,在該學科內具有較高學術影響力的學者僅需通過檢索少量的期刊便可發現學科最新的發展。 通過比較得知,除《內蒙古科技與經濟》《情報探索》以及《圖書館》3 家期刊外,《CSSCI 來源期刊目錄》(2021—2022)與利用布拉德福定律對圖書情報學科確定的核心期刊基本符合,其中《內蒙古科技與經濟》是一個半月刊出版物,在5 年時間內,發表圖書情報相關的文獻數量與其他月刊和雙月刊出版物相比,存在較大的數量優勢,因此入選了布拉德福核心期刊。
在學科文獻資源不斷累積的情況下,為各個專業學科選擇適合的核心期刊可能會成為一項具有挑戰性的工作,筆者以“圖書情報”學科為研究對象,探討圖書情報學科的文獻分布規律。 研究結果顯示,圖書情報學科論文的分布基本符合布拉德福定律;另外,根據埃格黑的布拉德福定律核心期刊數量計算方法,測定位于核心區域的11 種期刊也與圖書情報文獻布氏分布的核心分區期刊數量一致,在核心區期刊數量僅占期刊總量3.8%的情況下,文獻數量卻占文獻總量的31.93%,反映多數的文獻資源集中分布在少數期刊節點上,多數期刊節點刊載了少數的文獻資源,呈現出圖書情報文獻資源集中分布的規律。
利用布拉德福定律劃定的核心期刊目錄與《CSSCI 來源期刊目錄》(2021—2022)中該學科的核心期刊目錄存在一定區別,例如,《內蒙古科技與經濟》這個省級非核心期刊入選了布拉德福核心期刊,還有《中國圖書館學報》等一些影響因子較高的CSSCI 來源期刊沒有被入選,其主要原因在于不同出版物在相同時間內的出版文獻數量具有明顯的差異。同時,《CSSCI 來源期刊目錄》(2021—2022)統計指標也比較廣泛,如期刊自引量、被引量、互引量等文獻信息計量指標,并且除了定量指標(文獻信息計量指標),還加入了定性(學科專家)評價共同形成核心期刊遴選原則。 另外,筆者在利用布拉德福定律劃定圖書情報學科核心期刊時,存在選擇數據庫單一、數據分析較為簡單等問題,導致后續數據分析過程難免存在偏差。最后,基于布拉德福定律的圖書情報學術論文分布研究深度有待進一步探索,如利用多種確定核心期刊的方法,將多種期刊的文獻信息計量指標納入統計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