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資源不僅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同時也是維護自然環境穩定的關鍵資源。新時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人們思想意識不斷提高,對于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森林病蟲害是制約林業工作有序進行的重要因素。木里藏族自治縣地處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水資源、土地資源豐富,林木面積廣闊,是長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林,生態優勢明顯。當前,該地區十分關注林木生態環境建設工作,重視林木資源保護,采取針對性防治對策,以降低病蟲害對于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的不利影響,優化林業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1維護林業生態系統穩定性
林業生態系統建設工作可有效降低病蟲害發生概率,縮小影響范圍,避免病蟲害大規模爆發,對于提高生態環境穩定性及林業生態系統建設穩定性具有重要意義。由于林業生態系統結構相對復雜,物種多樣,一旦發生病蟲害,非常不利于森林植被的生長,嚴重時還會對森林內部生態系統產生威脅,影響森林系統的防御能力。在病蟲害潛伏期加大防治工作力度,保證植被種類數量不受影響,發揮出應有的生態作用。林業生態環境部門可運用高新技術設備監測病蟲害,并為工作人員提供有效的工作依據。例如遙感技術可精準判斷病蟲害出現位置,在未擴散前及時做好預警,并結合具體情況及時采取措施。現階段將GPS、GIS、RS技術進行融合,能夠有效提高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精準度和便捷性。
2保護森林樹種多樣性
林業生態系統結構比較復雜,不僅有植物,還包括動物、微生物等,動物對于對植物資源的依賴性較強,若難以有效控制森林病蟲害,植物生長會威脅動物,植被資源減少可能導致其他生物種類銳減。所以,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有助于促進森林資源生長,并為其他生物提供良好的環境,繼而有助于豐富森林物種多樣性,促進生態平衡。新時期,由于生態環境差、培育手段不科學、忽視病蟲害防治工作等因素,導致森林物種減少甚至消失,對林業事業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
工作人員需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維護森林物種多樣性。首先,要明確病蟲害防治和育苗采種、規劃計劃間的聯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蟲害,例如在防治病蟲害時,林農都會使用化學防治方式,雖然防治效果較好,但是長期使用會威脅生態環境或使病蟲害產生耐藥性,不利于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可持續發展。當前,工作人員可選擇高效低毒的藥物防治病蟲害。木里縣林木覆蓋面積較廣,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要充分發揮林業部門的作用,制定完善的工作責任制,細化責任分工,保證各項工作都由專人負責。
3增強生態環境自我調節性
林業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嚴重的病蟲害會導致林業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受到影響,繼而影響其在資源循環中的能力,導致生態系統失去平衡,對人類生存造成不利影響。所以,林業部門需重視林業生態系統資源調節優勢,提高林業工作人員綜合素質,設置相關部門,有序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不斷提高防治效率。同時,還需不斷完善管理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技術人員的作用,為其提供發展平臺。積極引導工作人員強化學習意識,學習病蟲害專業防治知識,提高病蟲害防治效果。積極響應上級領導部門的號召,做好封山育林、植樹造林、退耕還林等工作。農業部門需強化危險處理能力,在病蟲害爆發時,能夠及時做出反應,將病蟲害危險性降到最低。
4合理規劃造林工程
現階段,林木種類單一是林業生態建設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盡管各林區有專門的養護管理人員,但是病蟲害還是會在短時間內在林區中迅速擴散,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需結合林區實際,推進林木多樣化種植工作,使得林木間、林木和環境間形成具備修復等多功能的森林生態屏障,后期在面對病蟲害時,能夠有一定的抵御能力,降低蔓延速度。
5提高林業生態系統效益
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由于很多病蟲害潛伏期較長、影響范圍大且后期擴散速度快,一定要早發現、早預防,盡早采取措施降低不良影響。林業部門在進行森林資源開發利用時,同樣要關注資源保護工作,促進可持續發展,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林業生態系統在解決水土流失、抑制土地沙漠化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森林資源減少導致水土流失,經濟損失巨大,還有可能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需要強化森林病蟲害防治,增加林業資源覆蓋面積,保持水土,避免水土流失,促進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的和諧相處。做好造林調查、育苗選種、樹種搭配、規劃栽培等工作,提高植被對于病蟲害的抵御能力,提高病蟲害防治效果。
綜上所述,病蟲害問題會嚴重制約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的發展,針對當前林業生態環境建設過程中病蟲害高發的情況,相關部門工作人員需給予重視,充分意識到森林病蟲害防治對于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的作用,落實好病蟲害防治工作,降低病蟲害對林業生態環境可能造成的損失,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縣固增苗族鄉人民政府扎西偏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