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幼兒的教育不能只注重幼兒知識儲備的提高,更應該保證幼兒在教師和家長的引領下健康成長,擁有美好的童年。與此同時,教師要指導幼兒主動加入到餐點環節,培養幼兒對餐品的認知和選擇能力,并形成良好的餐桌文化氛圍,促使幼兒輕松、快樂地用餐。本文探討提高幼兒餐點自助能力的策略,為幼教行業的工作者提供幫助。
關鍵詞:幼兒園;幼兒自主餐點;餐點自助能力
引言:
以往幼兒在午飯環節往往是被動的,而如今各大幼兒園開展了餐點自助活動,這對幼兒來講是一個極大的挑戰,這要求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達到更高標準。幼兒不會選用工具、不理解規則等問題都阻礙了餐點自助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應該為幼兒提高餐點自助能力創造條件,鼓勵支持幼兒并賦予他們信心,讓幼兒找到餐點自助的樂趣,從而獲得更好地用餐習慣。
一、設置學習流程
餐點自助不能要求幼兒在初期就達到全面自助,要循序漸進的學習餐點自助技能,最終達到完全自助的狀態。在剛開始進行午餐自助時,教師要明確幼兒需要掌握的技能,然后按照難度從低到高的順序開始學習。比如,第一階段先讓幼兒嘗試盛米飯、端湯,可能一開始幼兒做不好這些動作,會把米飯和湯撒的到處都是,但是在持續練習后,幼兒的動作就會變得熟練。第二階段教師可指導幼兒進行夾面條、夾蛋糕等夾的動作,讓幼兒在不斷練習中找到夾的技巧。第三階段,教師可讓幼兒練習倒果汁、擦桌子等動作。在不斷練習中,幼兒會掌握各種取餐技能,并且手眼配合的能力逐漸提高,這為幼兒餐點的全面自助奠定了重要基礎。
二、合理創設環境
由于幼兒年齡過小,家長在家會對幼兒格外照顧,導致幼兒缺乏自主餐點的意識,喪失了許多自主用餐的樂趣。教師可采取創設環境的方法幫助幼兒提高自主餐點的興趣,讓幼兒自愿加入到餐點中。首先,教師可以在幼兒園的餐廳墻面上貼上一些花朵圖案,在每個花朵上貼上班中幼兒的照片,這樣幼兒在吃飯時就會感覺自己置身于家中,便不會懼怕自主餐點。其次,教師可以在每一個花朵下方寫出一些話語,例如“花朵覺得蔬菜更好吃哦”“多吃水果的你最棒”等,這樣幼兒在看到這些話語時會無意識地記在心中,并改變日常行為。與此同時,要想讓幼兒快速產生自主餐點的興趣,教師還可以在墻上設置一塊繪畫區域,幼兒可以在墻上涂鴉,這樣餐廳的環境會讓幼兒產生歸屬感,從而愿意體驗自主餐點,提高餐點自助的能力。最后,幼兒園準備的食物通常會比較豐富,包括米飯、粥、包子、牛奶、水果、各種菜品等,教師可依據食物類型在餐廳創設“飲品吧”“蛋糕坊”“面屋”等區域,讓幼兒產生選取食物的興趣,并且在旁邊配備相應的盤子、碗、勺子、筷子等餐具,培養幼兒將食物放到相應容器的能力,為餐點自助打好基礎。
三、增強幼兒自信心
幼兒往往不能進行正確的自我評價,通常都是依據大人的想法評判自己,所以教師對幼兒的鼓勵和認可,會讓幼兒產生信心。幼兒剛開始嘗試餐點自助時,缺少自我服務的能力,會出現很多問題,導致幼兒的自信心丟失,不愿意再做嘗試。這時教師對幼兒的及時鼓勵和引導對幼兒餐點自助能力提高有重要作用。首先,在每天的午餐時間,教師都可以用鼓勵的話語讓幼兒主動加入到餐點自助中,例如“哪位小朋友是今天最棒的呢”“自助餐開始啦,快去挑選最愛吃的食物吧!”在某位幼兒餐點自助能力有提高時,教師要對幼兒提出表揚,例如“某某小朋友今天表現非常好”“某某小朋友今天比昨天有進步”經過教師的長期鼓勵,幼兒便會期待著每天的午餐時間。其次,在班級中教師可以舉辦一個“餐點大王”的評選活動,促使幼兒積極參與自主餐點,并讓幼兒主動熟悉餐點流程。教師可在餐廳墻面上張貼“餐點大王”的評選榜,在上面依次貼好每位幼兒的照片,在幼兒進步和學到新技能時,照片后面加蓋一個小印章,積攢到教師規定的數量時,幼兒就可以兌換一份小禮物,這種方式能有效提高幼兒的積極性,幫助幼兒學習自主餐點的技能。最后,每個幼兒的發育水平不同,班級里會存在餐點自助能力偏弱的幼兒,這些幼兒不能快速掌握餐點技能,需要教師給予必要的協助。比如,班級中有一些幼兒倒果汁時,常常會倒在杯子外面,嘗試多次后仍然沒有改善幼兒就會放棄倒果汁,當教師問起幼兒就會說自己不想喝,但教師明白這是幼兒不敢再次嘗試的情況。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并親自指導幼兒倒果汁,告訴幼兒要手眼并用,然后握住幼兒的手使其抓好壺柄,在指導幼兒做幾次動作后,幼兒便會掌握倒果汁的動作。教師的協助對幼兒掌握餐點技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有效促進餐點自助能力提高。
四、培養用餐習慣
在教師創設有利環境、合理引導后,幼兒應該達到完全投入自主餐點的狀態,并且享受其中的樂趣。所以教師要培養幼兒全流程餐點自助的習慣,這要求幼兒具備飯前洗手、飯后收拾的習慣,減少曾經“被服務”的現象,把良好的習慣帶到用餐時刻,加強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比如,教師可為幼兒布置一些用餐任務。在吃飯前,教師不做任何參與,讓幼兒自主分配食物、倒好飲品,杯子、椅子等一系列物品都要自己準備。之后教師可以指導幼兒洗手,去領取自己需要的餐具,之后用相應的餐具盛裝自己想吃的食物,在一切準備都做好后,幼兒便可以就餐。在吃完飯后,幼兒要做好整理桌子的工作,之后再離開餐廳。這樣幼兒的餐點自助能力會得到提高,同時還能挑選喜愛的食物,并擁有用餐的良好習慣。
結論:
綜上所述,幼兒進行自主餐點是培養自我服務能力和用餐習慣的必要環節,同時也能讓幼兒學習到更多禮儀文化。所以教師在培養幼兒餐點自助能力時,要依據幼兒的自身特點,應用合理的方法,發展性的看待問題。如此一來,餐點自助活動將成為幼兒發展的推動力,促進幼兒健康、愉悅地成長。
參考文獻:
[1]丁迎霞.幼兒自主餐點環節有效組織的策略[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21(04):28-30.
[2]朱薈宇.從自主餐點談3~4歲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J].兒童與健康,2020(09):32-33.
此文系張家港市2021~2022年微型課題“優化大班幼兒餐點活動中自我服務的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2101176)。
作者簡介:錢春蕾,女,江蘇人,漢族,1987年2月出生,學歷:本科,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結合大班幼兒自主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