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長
摘要:為了使學生更好的掌握電梯維修與保養專業知識,提高專業素養,筆者結合學情分析與企業工作內容,探索符合電梯維修與保養課程的課堂模型,以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培訓學生的工匠精神。
關鍵詞:學情分析;電梯維修與保養;課堂模型
《電梯維修與保養》是機電設備安裝與維護(電梯方向)專業非常重要的一門專業課,目標是培養學生掌握電梯每個功能部位的保養內容及常見故障的診斷與處理方法,建立安全規范的操作意識,并且為考取電梯維保上崗證打下基礎。因此,構建符合本校機電專業學生的課堂勢在必行,本文將通過基于學情分析,詳細介紹《電梯維修與保養》課堂的構建方法。
一、學生學情分析
構建合適的課程措施需要對學生的學情有充足的了解,以下是對本校機電專業19級學生的學情分析。
1、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
由于大部分學生從小所處的學習環境、氛圍較差,導致基礎知識薄弱,對理論課程的學習容易厭倦,但學生的動手能力較強,大部分同學對實操課程有很大的興趣,能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對電梯維修與保養所要掌握的機械知識、鉗工技能與電氣控制原理等專業基礎知識有了一定的基礎。
2、當前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態度
在學習能力上,還是缺乏自學能力,對學習的時間安排,內容規劃都較生疏,大多學生缺少思考能力,對理論性知識的掌握較困難,但在實操內容的學習上,都有較大的興趣。相對于高中生,中職學生的基礎學科素質比較差,但這不代表他們沒有辦法投入學習,提升自己;在進行學情分析后,教師應該根據學生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構建適合學生的課堂,以幫助學生學習專業知識、掌握學習方法與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本校機電專業學生目前的現狀是:在學習態度、能力上主要呈現正態分布,中間大部分學生學習態度較端正,動手能力較好,能配合教師的教學進度,但理論知識水平較差,缺乏自主學習能力、少思考;有部分學生理論知識比較扎實,自學能力強,能獨自思考。
二、構建適合的課堂模式
基于以上學情分析,采用以下《電梯維修與保養》課堂的構建方法。
1、教學內容與企業工作內容相結合
《電梯維修與保養》課程是操作性很強的一門專業課程,主要學習如何對故障電梯進行檢修以及定期對電梯進行保養,以確保電梯在日常工作中能安全可靠地運行。通過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能完成電梯的檢修與保養。根據學生的學情,結合企業工作內容,在課堂的實施中,以工作項目為導向,在工作情境中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
2、教學方法的選擇
結合學生的學情,在教學方法的采用上,多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使學生能在做中學,學中做。增加學生動手實踐時間,發揮學生的特點,克服缺點。
1)演示法:因為大部分同學缺乏自學能力,在教學前教師通過直觀演示,展示電梯維修與保養的基本操作流程,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使學生快速了解相關專業知識。
2)仿真教學:使用電梯維修與保養仿真軟件,在學生進行實操訓練前進行仿真模擬操作,讓學生充分掌握檢修電梯的工作流程,以及相關的安全注意事項,帶動學生對實操訓練的興趣。
3)分組合作:以小組為單位,模擬公司工作模式,讓學生代入情境,更直觀地投入到檢修電梯的學習過程,并且了解公司的工作流程,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使用多種教學方法,才能構建合適的課堂措施,各種方法的優缺互補能更好的滿足學生的學習,多維度的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技能。
3、以評價帶動學生學習
評價是構建課堂措施的一個重要部分,好的評價模式能充分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主動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
對于本課程的學生評價,根據教學方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學評價,對于教師演示教學,使用隨機抽查提問來對學生掌握的情況進行檢查,以加強學生上課的專注力;在仿真訓練過程中,對每位學生的仿真過程進行實時觀察、實時打分,同時對不熟練的學生進行輔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分組學習時,采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以及教師評價,來對學生的最終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完善學生對自己的認知,從而完善學生對知識的建構。
結語
對于課堂教學措施的構建,使其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與興趣,正確的學情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再根據學生整體情況與個體差異的分析,從而設計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措施,來帶動學生投入到學習中,以促進學生能在學習中完善自己,發現自己,掌握專業的知識技能。
參考文獻:
[1]王丁惠. 學情分析與中職基礎課教學.考試周刊 2015
[2]朱琳. 中職學校學生學情分析及對策. 現代職業教育 2017
[3]劉迎春,李佳,許瑋,謝年春. 中職信息技術類教師學情分析的現狀研究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20
項目基金:本文是廣州市增城區東方職業技術學校校本課題《基于學情診斷的CAD技術教學設計研究》(課題號:KT20190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