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文
“憑欄倚瑣窗,看雨落安昌。橋下流水皺,屋前桐葉黃。游人舉花傘,亭榭接長廊。吹面秋風冷,茶鐺煮暖湯。”嘉興有烏鎮,紹興有安昌。安昌古鎮是紹興有名的四大古鎮之一,是浙江省第一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鎮。安昌古鎮始建于北宋,后因戰亂,多次焚毀,又于明清時期重建,其古樸典型的建筑風格傳承了典型的江南水鄉特色,一衣帶水,古樸典雅。
醉美安昌,醉在那夜色籠罩的古鎮。當夜幕降臨后,這古樸的小鎮就顯得格外的靜謐平和,絢麗的彩燈瞬息萬變,勾勒出古建筑群的玲瓏的身姿,飛檐翹角,綻放著古鎮的典雅幽靜。“水水相連,橋橋相望”抑或兩橋相依相偎。石拱橋上的各種燈光頗有層次感,橋洞內色彩變幻如虹,與沿河懸掛的燈籠和飄逸的五彩招牌,還有那渾身掛滿了LED燈的老建筑,在夜晚的水中炫酷。水面倒映著五彩的燈光,光影呼應,水波飄蕩。夜色中的古鎮夢幻、唯美,令人陶醉,引入遐想。
夜色中的安昌古鎮少了西塘古鎮的商業繁華,少了南潯古鎮隔河對峙的豪放,也少了嘉興烏鎮的喧囂高調,卻自帶一份遠離塵囂的清幽高雅。經歷了歲月的沉淀,以它深厚的文化底蘊,默默地吸引著天南海北的游客。
走在夜色中的古鎮,耳畔不時飄來各類樂器彈奏的音樂,或激蕩或舒緩,伴隨著各類小販和店鋪的美味小品,還有那一個個在夜色中舞蹈的健身愛好者。在璀璨的光影下,整個古鎮的街道、建筑、小橋、弄巷,此時,正散發其獨有的韻味,顯色悠遠,深邃,恍如隔世,醉在其中……
風情安昌,自帶一份江南的優雅和包容。來到這里,你可以尋找一種安靜熟悉的生活。漫步老街,白天的古鎮又自有一番韻味,河中偶爾還有烏篷船劃過,那醒目的“當”鋪似乎帶你還原了古鎮當年的風情。
空氣中彌漫著古老的懷舊韻味,坐在烏篷船上,品一品紹興老酒,隨手搓幾顆孔乙己茴香豆,在櫓聲中回望兩岸人家,感受魯迅筆下的老紹興的風情,聆聽安昌千年以來跳動的文化脈搏。
“三山萬戶巷盤曲,百橋千街水縱橫”,最有特色的是安昌的小橋。淺淺的波光輝映著白墻竹影,蔥蘢的山色含蘊著村莊城郭,所有的含蓄都因曲折而生動,一切的嫵媚都在蜿蜒中達到極致。紹興之橋,生來便是風景,據說,平均每平方公里有橋3.71座。老街依河而建,全長1747米,河之南為民居,河之北是商市,兩岸之間古橋相連。河之南有帶著頂棚的長廊,遮陽擋雨,各種傳統特色的店鋪作坊,翻軒騎樓錯落有致。東起高橋,西至清墩橋,瀕河設街,街河相依,街面全由紹興當地的青石板鋪成。古樸舊貌的民宅,逼仄幽深的小弄。店鋪作坊、拱橋石梁,臺門弄堂、千姿百態。分散在街上的深宅大院,尤其風情館、石雕館、宣卷館等,民風雅俗豐厚;城隍殿、中國銀行舊址、穗康錢莊、安康寺等足可使入內的游客沉浸在濃濃的水鄉風情之中。在安昌古鎮,還能以船為交通工具,賞沿河風景,看湛藍天空,真的是相當美好了。這里,具有水鄉風情的水上婚禮也是別具特色。
安昌是紹興師爺的故鄉,紹興師爺是中國古代官場中有一群特殊的人物。古鎮內的老街河道兩側還分布著眾多的師爺故居,在安昌古鎮里則有一個國內獨一無二的“師爺館”。而每年最值得期待的,就是一年一度的臘月風情節,每年一月古鎮就會舉辦熱鬧非凡的活動。每年臘腸都是當地居民手工制作,香腸灌好后就掛在自家房前的河邊,這里通風,可以很快吹干水份,便于保存。一到了臘月里,一串串臘腸掛在門前,自然就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了。沿鋪高掛的醬肉醬鴨,其特產安昌臘腸、扯白糖遠近聞名。這是安昌街道在浙江省5A級景區鎮創建中,圍繞“年味古鎮、地道安昌”主題定位。
沿河的咖啡店、茶吧,點綴著江南民居,文創園與老戲臺“相互唱和”,研學游親子游風生水起,千年古鎮遇見新文旅綜合體,既悠久又顯年輕。古鎮求新,新在文旅商融合發展,以文化創意催生文化業態,又借力文化業態厚植景觀內涵,展示形象、提升品位。紹興首家古鎮主題的星巴克入駐安昌古鎮,開元觀堂、華美達酒店等一批高檔品牌酒店拔地而起,紅塵再、穗安客棧、律行慈舍等主題民宿相繼落成……截至目前,安昌街道共落地了49個文旅項目,總投資15.25億元,推動古鎮由單一的觀光旅游向多元化休閑度假轉型,成為盡數傳遞柯橋傳統、時尚與新銳的特色文化旅游新地標。
作為浙江省首批公布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之一,安昌將充分發揮古鎮旅游的輻射效應,加大旅游產業融合開放力度,強調互動體驗的特色文旅綜合體,形成處處是景、業業融合、人人共享的全域旅游發展格局。“賡續紅色血脈,傳承文化精神,擔當時代責任。”現存古鎮老街開市于明弘治二年( 1489年),棉、布、米集散旺盛,錢莊鼎盛,當時為越北大市重鎮。安昌街道人大代表聯絡站就坐落在這里。
青石板鋪就的地面彰顯年代感,簡約的木質結構和錯落坊架相得益彰,素雅赤底的燈籠下“天官第”三個字格外醒目……如今,位于安昌古鎮的天官第醬米文創園火了!而在數年前,這里還是一塊閑置已久的老舊廠房。
“千年古鎮,夢里老家”,安昌猶如一本老畫冊,以其淳樸的古鎮風貌,深厚的文化積淀,多姿的越地風情,迎接著四方來客。讓我們用情懷去品讀古鎮的獨特味道,感受那流淌千年的江南風情。
責任編輯:高士林299084E8-C576-4F40-9FAD-102E1E018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