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霞,閆澤華
(河南質量工程職業學院,河南平頂山 467000)
植酸酶在家禽日糧中已廣泛應用,尤其是在飼喂低水平礦物質或氨基酸日糧時,其作用尤為明顯。此外,肌醇也是幾種代謝途徑的關鍵元素,雖然大多數肌醇的生物需求是通過葡萄糖-6-磷酸生物合成來滿足的,但口服肌醇可以通過鈉離子和質子耦合肌醇轉運體吸收并產生代謝產物(Schneider,2015)。關于在蛋雞日糧中添加肌醇的研究很少。Zy?a等(2012)研究發現,添加0.1%肌醇并不影響蛋雞飼料效率,但會降低產蛋量。關于肌醇在蛋禽上的信息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以了解肉雞和蛋雞飼喂肌醇的生理影響,因為肌醇可能與日糧或飼養因素相互作用,產生不同的結果。盡管肌醇是日糧中植酸水解的最終產物,但植酸酶衍生的肌醇和純肌醇的代謝結果可能不一樣(李大剛等,2003)。Cowieson等(2013)認為,肌醇和植酸酶的作用可以是加性的、非加性的,甚至是拮抗的,如報道的蛋雞試驗中發現肌醇并不影響每克蛋黃的總膽固醇含量,而植酸酶則可降低這一水平。同樣,添加肌醇和植酸酶對蛋黃脂肪酸譜的影響也存在差異。在肉雞中,添加肌醇或植酸酶后,足趾灰分和血清甘油三酯存在一些差異,鈣、磷和堿性磷酸酶血清濃度也存在類似差異,表明植酸酶衍生的肌醇和日糧肌醇可能會以不同方式影響某些礦物質的代謝、可用性或吸收(Zyla等,2012)。因此,在添加植酸酶或肌醇時,在生理水平上觀察到的差異可能與植酸酶、純肌醇代謝、消化吸收環境不同有關。食糜中肌醇的存在是否影響消化道生理和形態,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本研究評估低蛋白質日糧補充植酸酶和肌醇對蛋雞生產性能、蛋品質及消化道發育的影響。
1.1 試驗動物與分組 試驗將288只產蛋性能一致的28周齡海蘭粉殼蛋雞隨機分為3組,每組4個重復,每個重復24只。各組蛋雞在為期8周的飼養試驗中分別飼喂基礎日糧(表1)、基礎日糧+2?mg/kg肌醇、基礎日糧 +2000?FTU/kg 植酸酶。

表1 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
1.2 飼養管理 蛋雞采用三層階梯式籠養,每籠3只。每天收集蛋雞產蛋數,并稱重,同時記錄每天蛋雞的死亡數,每周統計1次飼料用量,用于計算產蛋指標。
1.3 樣品采集與分析 每個重復隨機選擇6枚雞蛋,用全自動蛋品質分析儀測定蛋殼顏色、蛋黃顏色、蛋殼厚度、蛋殼強度和哈夫單位。同時翅靜脈采集全血,血液用加有抗凝劑的EP管分裝,參考Polson等(2003)的方法檢測蛋黃和血液中的肌醇含量。之后將蛋雞屠宰,分離組織器官并稱重,將整個腸段分為十二指腸、空腸、回腸、盲腸和結腸,用游標卡尺測定其長度。
1.4 數據分析 試驗數據采用SPSS軟件22.0版本中的單因素方差分析模型進行分析,組間采用Turkey法進行多重比較,P<0.05表示組間差異顯著。
2.1 植酸酶和肌醇對生產性能的影響 由表2可知,對照組與處理組對蛋雞產蛋率、蛋重、平均蛋重、均勻度、體重、異常蛋的影響均無顯著差異(P>0.05)。植酸酶組蛋雞的平均日采食量較對照組和肌醇組分別顯著提高2.45%和2.76%(P<0.05),該組料蛋比較對照組顯著提高2.72%(P<0.05),與肌醇組無顯著差異(P>0.05)。肌醇組蛋雞死亡率較對照組和植酸酶組分別顯著提高95.78%和85.26%(P<0.05)。

表2 低蛋白質日糧補充植酸酶和肌醇對蛋雞生產性能的影響
2.2 植酸酶和肌醇對蛋雞蛋品質的影響 由表3可知,對照組、肌醇組和植酸酶組對蛋雞蛋殼顏色、蛋黃顏色、蛋殼強度、蛋殼厚度、哈夫單位及血液肌醇含量的影響均無顯著差異(P>0.05)。與對照組相比,肌醇組和植酸酶組蛋黃肌醇含量分別顯著提高21.52%和19.62%(P<0.05)。

表3 低蛋白質日糧補充植酸酶和肌醇對蛋雞消化道發育的影響

表3 低蛋白質日糧補充植酸酶和肌醇對蛋雞蛋品質及血液肌醇含量的影響
2.3 植酸酶和肌醇對蛋雞消化道發育的影響 由表4可知,各組蛋雞腺胃、肌胃、十二指腸、空腸、回腸、盲腸、結腸、肝臟、心臟相對重量及十二指腸、空腸的相對長度均無顯著影響(P>0.05)。植酸酶組胰腺相對重量較肌醇顯著提高5.05%(P<0.05),植酸酶組回腸和盲腸相對長度較對照組分別顯著提高5.04%和6.45%(P<0.05),而肌醇組結腸相對長度較對照組和植酸酶組分別顯著提高6.23%和5.09%(P<0.05)。
本研究結果發現,對照組與處理組對蛋雞產蛋率、蛋重、平均蛋重、均勻度、體重、異常蛋均無顯著影響,但植酸酶組蛋雞的平均日采食量顯著高于對照組和肌醇組。Zy?a等(2012)發現,蛋雞飼糧中添加肌醇后產蛋量下降。Herwig等(2019)發現,添加肌醇后蛋雞死亡率顯著提高,這可能與肌醇提高了異常卵子患病率有關。
不同處理組蛋雞的蛋品質指標無顯著差異,血液中肌醇濃度也未表現出顯著差異。但肌醇組和植酸酶組蛋黃中肌醇濃度顯著升高。同時也觀察到各組血液中肌醇濃度遠高于蛋黃,這與本研究的設計似乎相矛盾,因為對照組和植酸酶組日糧均未添加肌醇。作者推測,除了日糧補充外,肌醇可能有部分是內源產生的(Deranieh和Greenberg,2009)。此外,肌醇和植酸酶的補充增加了蛋黃中肌醇的沉積,這一結果驗證了當前處理飼糧的有效性,因為無論來源如何,肌醇都能提高蛋黃肌醇濃度。
植酸酶組胰腺相對重量較肌醇顯著提高5.05%,同時植酸酶組回腸和盲腸相對長度也顯著高于對照組,但肌醇組結腸相對長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和植酸酶組。由于雞的結腸很短,其功能是吸收剩余食糜中的水分,因此,日糧添加肌醇可促進蛋雞的水分吸收。
日糧補充植酸酶可以提高蛋雞采食量和回腸、盲腸相對長度,但補充2?mg/kg的肌醇蛋雞死亡率顯著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