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鳳偉
摘要:高中物理知識包羅萬象且復雜繁冗、晦澀抽象,需要教師優化教學思路,寓教于樂,轉變教學形式,基于高中學生學習特點和需求優化高中物理教學策略,提升學生物理素養。下面,我將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經驗,對此加以闡述。
關鍵詞:高中物理;學生;物理素養;策略探究
下面,我將以實際情況的教學內容為例,自“以生為本,立足實際,關心學生物理學習需求”“信息教學,趣味展示,提升學生物理學習興趣”“小組合作,交流探究,提升學生物理學習能力”三方面入手,對于如何寓教于樂,優化高中物理教學策略的問題進行研究,望能引起讀者深思。
一、以生為本,立足實際,關心學生物理學習需求
高中物理教師應當以生為本,把握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優勢、學習心理,立足實際,關心學生物理學習需求,優化物理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物理實驗學習能力、物理交流熱情、物理知識理解水平,進而提升其物理素養。另外,教師還應當帶領班上的學生一起對近年的重要物理試題進行分析,得出結論,關心學生物理學習需求,為大家進行針對性指導。例如,班上學生對于電路、電表的物理問題及相關知識、例題不甚理解,因此,我為學生進行了針對性講解,告知學生道:“我來解釋一下半偏法的誤差問題,首先是電壓表,在斷開開關S2后串聯滑動變阻器,導致這一路電阻增大,與滑動變阻器左側并聯的總電阻增大,那么左側分壓增大(即電壓大于V的滿偏電壓),這就導致在V半偏時滑動變阻器的分壓大于Vg/2,電阻之比等于電壓之比,這就得出所測電阻偏大。其次,再來說一下電流表,簡單點說,閉合S2后,并聯電阻減小,總電阻減小,電流增大(大于Ig),則滑動變阻器電流大于Ig/2,電阻之比等于電流的反比,那么所測電阻偏小。最后,對于一些電路知識也可以這么速記,電路串聯分壓并聯分流,所以電壓表擴大量程串聯電阻,電流表并聯電阻,串聯總電阻是相加關系,所以加的電阻是(n-1)Rg,并聯是R1R2/R1+R2,有比值,所以加的電阻是1/(n-1)Rg。”隨后,我便以電學為主題,為班上學生進行了實際的總結性探究和分析,對相關的物理知識、物理考題、物理題型進行了歸納整理。
二、信息教學,趣味展示,提升學生物理學習興趣
高中物理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檢索播放物理學習app、物理學習交流網站、高中物理論壇上所涉及到的相關實驗知識和觀點,或者結合學生的課堂問題及回答,基于信息技術,在互聯網上檢索各種物理實驗和教學視頻,為學生進行展示,提升學生的物理實驗數據觀察、驗證能力。
例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基于信息化教學的方式,構建了物理知識智慧樹,以智慧樹的外形特征展示了相關知識點思維導圖,基于趣味性的展示方式,為學生歸納整理和展示了如下重點信息:
1.電表讀數為歐姆表→不均勻→不估讀→數值x檔位,1→下位估讀→最小單位x估讀個數,非1→本位估讀→最小單位x個數。
2.選取原則為測量值在量程的1/3-2/3之間。
3.電表改裝為(A)(V)→本質(G)→本質R,串聯分壓(R越大越能分壓),并聯分流(R越小越能分流)。
4.多用電表為紅進黑出。機械調零→選檔→歐姆調零。
5.(A)內接、外接法為明確測量對象,大內偏大,小外偏?。≧X^2與RARV)。
6.R滑分壓、限流接法為分壓(0起,R小,燒表),限流(簡單、節能)。
7.UI法測量E,r時,大內等大,小外小小。
8.數據處理時,測量值→分離變量x,y。
9.誤差分析時,實際電流表可以等效為理想電流表和RA的串聯,實際電壓表可以等效為理想電壓表和RV的并聯。
10.等效電源為原電源=E+r,原電源+R=新電源,新電源=新E+新r,新E=路端電壓U,新r=R和r的串聯和并聯。
最后,我組織學生在視頻欣賞和知識總結的過程中,嘗試自主對智慧樹上的相關知識進行分析、整理、補充。班上一名學生便在智慧樹枝葉部分,補充了如下內容:串聯R大于任何R1和R2,且大于較大的,若R1和R2相差較大,則越接近較大的,并聯R小于任何R1和R2,且小于較小的,若R1和R2相差較大,則越接近較小的。這樣可以通過信息化的手段組織學生進行物理實驗交流,并且通過視頻展示、信息展示的形式,為學生理清物理實驗的概念,用物理實驗深化學生的印象,提升其物理素養。
三、小組合作,交流探究,提升學生物理學習能力
高中物理教師可以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進行交流探究,提升學生物理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習歐姆表的知識時,我為學生把所有的功能都簡單介紹了一下,在此之前,我引導學生回憶了歐姆表的知識和實驗內容,并且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了知識的梳理。其中每組學生對于相關的電表知識進行了組內合作性的總結,具體內容如下所示。首先,第一組學生總結了為歐姆表讀數的知識,為表盤數值×檔位倍數=讀數。而其他所有電表讀數的知識:第一步 總量程÷總的小格數=每小格代表的量(最小分度值),第二步 指針走過的格數×每小格的量=讀數(注意如果結尾有0千萬不要省略),第三步 關于估讀。每小格的量為10,1,0.1,0.01此類,需要估讀,否則不估讀。另外,第二組學生總結了關于電表選取原則,歐姆表,要保證指針在中間三分之一范圍內;其他表用到量程的一半∶5v的電源,選擇3v的表。最后,第三組學生總結了關于電表改裝的知識,同種改量程,ⅰ電壓表3v 1000Ω量程擴大倍數為電阻擴大倍數 ↓ → ↓ →串聯4000Ω,15v 5000Ω,ⅱ電流表,量程擴大倍數為電阻縮小倍數,互改時,V量程÷A量程=目標電阻?;谝陨闲〗M合作和知識梳理能夠幫助學生分析歐姆表,告知學生歐姆表的很多刻度對應各種各樣不同的功能。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師應當寓教于樂,深化物理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物理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劉嬋玉.新課改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模式的探索與評價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05-01.
[2]姚宗兵.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現狀的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以連云港市高中學校為例[D].山東師范大學,2015-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