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iculties and Paths of Integrating Party Building with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the New Stage
PEI Yang-jie
(SIPPR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Zhengzhou 450000, China)
【摘? 要】如何充分整合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的優勢和特點,找到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業務工作的最佳融合點,是國有企業黨組織需要探索和研究的重點課題。論文從實際工作出發,結合企業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相融合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剖析了當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并從4個方面提出了促進國企黨建與生產經營融合的建議。
【Abstract】How to fully integrate the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arty building work and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and find the best integration point between Party building work and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business work is a key topic that Party organizations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need to explore and study. Starting from the actual work, combined with the main methods and results of integrating Party building with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in enterpris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difficulties existing at present,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Party building with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from four aspects.
【關鍵詞】國企黨建;生產經營;路徑
【Keywords】Party building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paths
【中圖分類號】F276.1;D267.1?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2)02-0053-03
1 引言
隨著我國的發展步入新階段,各方面的發展形勢也發生著變化,對此,在中國共產黨十九大會議中,關于如何開展國企黨建工作,我黨也依據時代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進一步深化國企在企業黨政建設中領導地位的同時將黨建工作融入生產經營中,發現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問題,保證國企的健康發展。
2 國企黨建的新階段特點
在國家發展新階段進行國企黨政思想建設,反映了國企各級黨組織從思想和行動中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內容的貫徹落實,通過“學思踐悟”使得建黨目標更加明確清晰,體現了國企在黨建工作中的政治擔當、強大的戰斗凝聚力、貫徹落實雙軌并進的決心。
2.1 新階段新就新在國企黨建的政治擔當更加堅定不移
在國企的經營發展過程中,其發展的“根本”和“靈魂”關鍵在于要堅持黨的領導和加強黨的建設,體現著國企在發展過程中不忘初心、牢記自身使命的政治擔當。在中國共產黨十九大會議中,在進行黨的建設總體布局工作規劃中,首次明確了政治建設的首要地位,凸顯了其重要作用,顯現了黨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不斷的探索,對自身建設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如何加強政治建設,首先需要保證全黨服從中央,然后保證黨中央的統一領導地位,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領導地位,這體現了對最高政治原則、根本政治制度的維護。在黨政建設工作中,要檢驗最高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制度是否得到貫徹落實,首先檢查政治建設是否落實到位,其次則總攬全局看是否堅持黨的領導,貫徹執行黨的政策方針,而國有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在政治建設過程中,也必須以此為標桿,貫徹落實,從“四個意識和自信、兩個維護”方面認真檢驗。所以,在新的發展歷史時期,國企必須承擔起自身的使命,擔起國家在政治建設中的重任,在進行生產經營的過程中貫徹落實政治建設,堅持落實國家的方針政策,從嚴治黨,實現政治建設與生產經營的統一結合,做到全面協調發展。
2.2 新階段新就新在國企的做強做優做大和國企黨建的做強做優更加理直氣壯
在新的發展形勢下,國有企業要想實現自身發展,做強做優做大,其根本在于根據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堅持黨的領導,不忘初心,加強黨的建設,貫徹落實“四個堅持”,才能在發展中更加“理直氣壯”。簡而言之,堅持黨的領導就是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地位,使生產經營活動在正確領導下少走彎路,使在進行企業領導人選擇中有黨的嚴格把關,加強對領導組織的建設,為國企鑄就“六大力量”,鍛煉出強有力的領導組織提供保障。所以,在落實黨中央重要決策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思想指示方面,國企必須具有“理直氣壯”的態度,加強黨政建設,為后期的生產經營活動、企業的戰略發展提供正確的方向指示,更好地實現自身的發展。
2.3 新階段新就新在國企黨建的雙軌并進更加一以貫之
在國有企業的發展過程中,首先政治原則不能變,必須“一以貫之”,堅持黨的領導;其次國企為順應時代發展需要,進行企業改革,其改革方向必須“一以貫之”,建設現代企業制度。這兩個“一以貫之”是國企進行政治建設工作落實的表現,是歷史賦予的使命,光榮而重大,必須貫徹落實到黨的建設工作中去,體現到企業現代化改革的進程中去。對此,在貫徹落實“一以貫之”的過程中,第一,需要根據國家對國企黨的建設工作提出的重要思想進行正確的理解,并牢記于心落實到行動中去;第二,治理體系要從行動中得到落實,不能停留在口頭上、形式上,要切實看到效果,定期檢驗考核,做到思想與行動的統一;第三,國企的發展要做到推陳出新,創新方式方法,落實責任,統一話語體系;第四,勇擔重任,加強基層黨政建設,不要忽視群眾的力量,發揮基層的領導力、戰斗力;第五,改革需要落實到企業發展的各個方面,從管理、技術、到生產流程等需要進行創新的融入,這就要求其融入企業科研生產經營中,從而符合時代發展的主旋律。
3 新階段推進國企黨建與生產經營融合的意義
3.1 理論意義
在國有企業黨的建設過程中,黨中央和國家也給予了高度重視,做出了重要指示,需要國企認真執行。2016年,在召開的全國國企黨的建設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做出了重要指示,為國企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并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生產經營活動不能與黨建工作相剝離,需要深入融合。因此,為貫徹落實黨中央的重要指示,需要加強對黨建工作和國企生產經營活動的研究,為后期黨建工作的深入開展提供科學的思想指導。國有企業加強黨的建設,有利于發揮黨的“雙核心”地位,鞏固黨的執政地位,這是因為中國共產黨的建設離不開廣大的人民群眾,需要發揮人民群眾的力量。而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正是有利于發揮國企職工的群眾力量,所以,將黨的建設與國企的生產發展相結合,是推動國企黨建的體現,也是國企人民群眾凝聚力的體現,有利于黨的方針政策思想的貫徹落實。馬克思主義思想中國化在國企黨建中得到進一步的豐富。作為先進的馬克思政黨,我黨一直堅持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在進行國企黨的建設工作中,也不忘其生產經營的實際情況,相互交融,彼此促進,從實踐中得經驗得真知,進一步豐富我國的黨建理論,所以這是一次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探索的過程。
3.2 實踐意義
貫徹落實黨的建設工作,有利于為國企增加競爭力。為了在新階段的市場經濟中脫穎而出,必須擁有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它不僅是企業的一種硬實力,也是一種軟實力,而在新階段的發展中,“軟實力”可能更具核心競爭力,而軟實力則主要來自企業員工的素質。對此,為了提高企業員工的素質,在生產的過程中,為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企業的黨組織就可以通過舉辦一些有益的活動來吸引企業職工的參加,不僅可以調動企業職工積極工作的熱情,還可以增強企業對職工的凝聚力。那么為了更好地發揮活動的作用,需要進行一些相關文化和技能的宣傳與培訓,加強思想教育,使企業職工的素質得到一定提升,從而可以更好地投入將來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去,為生產經營貢獻智慧。有利于獲得經濟效益,推動國企的發展。在加強國企的黨建工作過程中,需要加強黨建工作與國企生產經營的融合,這樣才能更好地為黨建工作安排提供方向。目前,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其中心任務仍然沒有改變,還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而為了保證我國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離不開黨的領導,需要發揮黨的建設對企業職工的凝聚作用,發揮人與財、物等資源的有機結合,從而進一步促進經濟發展,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加強黨建工作有利企業文化的形成,為企業創造獨特的黨建文化。一個企業是否具有企業文化決定了企業是否具有企業精神。而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一種無形資產,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結合自身實踐情況不斷探索出來的,所以在企業發展的每個環節,都有企業文化的影子,而反過來企業文化也有利于推動企業的發展,彼此之間是相互成就關系。那在黨的建設與企業生產相融合的過程中,也有利于企業文化的形成與發揮。對此,企業文化為黨的建設提供思想陣地的同時也受到來自黨的建設的思想保障。在二者的相互促進、吸收與融合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企業文化與黨的建設,為企業發展探索了獨具特色的模式,有利于企業長期發展。
4 國企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的困難
近年來,我國越來越重視企業組織中黨的建設工作的開展,使得國企黨建意識不斷加強,推動了黨的建設。隨著“要不要融、想不想融”問題的解決,新的主要矛盾重新出現,那就是“怎么融”的方法問題,在探討的過程中,主要存在3個問題:第一,基層支部。自從國有企業開始加強黨的建設以來,其導向鮮明,在黨的指導要求下“大抓基層、大抓支部”,在這一階段也取得了較為明顯的作用,但與黨的要求還存在差距。主要是因為:一是缺乏全局思維。國企在進行基層支部建設的過程中,主要組織基層群眾進行黨日交流活動與實踐活動,活動主題一般圍繞復雜困難的任務進行展開,而開展的過程中,大多數基層群眾多從某個或某幾個方面進行考慮,極少有從全局性方面來考慮的。二是開展的過程缺乏較嚴格的監管。在進行掛牌攻堅、揭榜攻堅活動的開展中,一些基層支部大多從流程上進行了簡化或者走個過場,重點放在“年初申報、年底驗收”上,其他流程缺乏嚴格的監管。三是先進典型性宣傳不夠。雖然基層黨支部建設存在一定的問題,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典型的項目或工程,可是沒有有效地發揮其先進作用,缺乏深入的挖掘,也沒有有效地發揮現在新媒體的宣傳作用,從而無法達到有效的典型帶動作用。第二,黨員教育管理。由于過去對國企黨的建設工作不夠重視,造成國企在進行黨員管理上存在經驗不足的問題。主要存在以下3點問題:一是缺乏完善的量化考核制度。目前,在部分國企,有關對黨員的考核細則,存在指標劃分不明確,偏離實際的問題,也由于定性與定量的脫離導致可操作性不是很高。二是教育手段無法達到教育目的。目前,在黨的建設過程中,采用的教育手段主要是借助過去的“填鴨式”“灌輸式”的教育手段,缺乏創新,這容易使得受教育者“昏昏欲睡”,沒有達到教育的目的。三是培養路徑缺乏科學性。目前,一些國企在進行黨員培養中存在一些不好的風氣,注重“論資排輩”,這容易忽視對青年黨員的培養,造成黨員隊伍結構比例的不協調。第三,干部人才。目前,就全國整體來說,國企的干部隊伍素質水平較好,可是從某些方面來說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干部的晉升渠道不夠多樣化。有一些國企單位在晉升渠道方面還是采用過去的方法,由低到高進行,但這種多適用于行政晉升,而對一些技術型、科研型的員工則適用性不足,甚至會限制其發展,對工作積極性產生消極影響。二是干部隊伍主要成員以中年人為主。在進行人員調動方面考慮到一些原因使得過去干部多是一些年齡大的人員,所以當到了退休年齡的時候容易造成“連片式”的退休情況,使得許多崗位產生空缺,造成干部隊伍斷層,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三是培訓方式有待革新。一些國企在對人才的培訓上,主要采用過去的一幫一、師徒的形式,無法使員工得到更高層次的培訓,從而使得人員無法跟上時代發展步伐,影響人才隊伍建設。
5 國企黨建與生產經營融合的路徑
5.1 堅持雙向融合,加強同步發展
第一,從意識上牢固樹立雙向融合的目標。關于習近平總書記所作出的相關重要講話,要定期組織相關的人員進行學習研討,從思想和行動上進一步加強和落實。第二,勇擔重任,做好雙向推進工作。在加強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深化黨員干部的“黨建+”意識,把黨建工作規劃到企業中心工作中去,相互促進,利用黨建工作推動中心工作的完成。第三,從黨建氛圍中推進雙向融合工作。為了順利推進雙向融合工作的開展,可以適當地進行相關的宣傳、交流,尤其利用一些先進典型的模范作用,而對那些在雙向融合中不重視的可以進行相關的約談,從思想上進行提升進而落實到行動中去,共同促進雙向融合工作的開展。
5.2 提升能力,加強黨建隊伍建設
第一,發揮“領頭雁”在雙向融合中的作用。在黨的建設工作中,進行黨建隊伍建設時,可以把一些政治覺悟高的、工作能力較強的人才放到黨建工作的重要位置,例如,黨組織書記,根據不同人的能力進行有個性化的培訓,發揮人才的優勢地位;對黨支部書記按能力進行末位淘汰,促使其不斷提升能力,做到“三懂三會三過硬”。第二,培養骨干干部,健全黨建隊伍建設。在進行骨干培養的過程中,要注意建立嚴格的考核制度、采取多形式的培訓制度、觀摩學習典型優秀的黨建項目,切實提升企業的黨建能力;要合理科學的分配黨員干部職責、要求和標準,把合適的人才放在合適的領域不斷深耕學習,加強融合。第三,促進復合型素質的融合。加強不同崗位黨員干部的交流學習,在提升自身專業水平的同時實現跨專業水平的提升,促進融合全面開展。
5.3 精準落實,發揮融合的載體作用
第一,在融合的過程中,借助議事決策從源頭落實。在進行重大決策時,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辦法從黨委源頭進行落實,并且在對一些重大決策問題需要有相關的調研論證,從方向、政策和政治上嚴格把關,最后在決策落實時要加大宣傳力度,發揮決策的有效作用。第二,做好“三基”工作,做好基層融合。要堅持黨支部、黨小組和黨員帶領下對基層建設、基礎工作、基本功訓練的促進作用,做到分工明確,認真落實,促進“三基”工作的順利開展。第三,創新活動形式,推進融合。不斷完善黨員工作體系,創建黨建品牌,發揮其示范作用,激勵黨員群眾的先鋒作用,鼓勵黨員群眾在黨建工作中提出合理化的意見建議,把黨建與生產經營融合工作落實到群眾中去,發揮人們的力量。第四,豐富企業文化,推進融合。在進行企業現代化改革中,不能忽視企業文化的作用,例如,石油精神、石化傳統都是優秀的企業文化,激勵著企業的發展,所以要加大企業文化的建設和宣傳力度,發揮其激勵、鼓舞作用。
5.4 加強融合機制建設,發揮融合效果
第一,從目標角度完善融合機制。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要與黨建工作步調一致,而黨建工作方案的制定也要與生產經營目標相聯系,這樣才能在黨建工作的開展和生產經營活動保持方向一致性,做到精準建設。第二,從過程角度完善融合機制。在共同進行黨建工作開展和生產經營活動時,要把目標、任務、責任、措施清晰明確到位,使黨員干部在思想和行動上達到一致,保證各項事務的順利完成并達到預期目標。第三,從考核角度完善融合機制。在建立考核指標的過程中,不僅要做到指標劃分明晰還要相互聯系、相互牽制,做到考核有據可證,考核結果也要與年度考核相聯系,把年度考核納入黨建考核中去,借助考核來激勵約束領導干部,促進領導干部的積極性,除此之外,還可以把企業的改革發展成果納入考核體系中,驗證黨建工作效果,那就需要不斷深化考核指標,借助政治優勢促進企業發展。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許懷成.解決國企黨建“四化”問題須創新思想理念和體制機制——習總書記全國國企黨建講話背景下對加強國企黨的建設的新思考[J].現代國企研究,2016(22):266-267.
【3】李新虎.國企黨建與生產經營有機結合[J].現代國企研究,2019(02):264-265.
【4】李潔,周蓓蓓,張博聿.互聯網+“黨建”:新時代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建設模式創新研究——以川西北氣礦黨建工作創新模式為例[J].兵團黨校學報,2020(04):95-100.
【5】楊躍.試論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創新實踐[J].現代國企研究,2019(16):35-36.
【作者簡介】裴陽潔(1982-),女,河南安陽人,從事企業黨務管理研究。